水质可调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830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质可调净水系统,包括膜系统组件,膜系统组件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路,进水管路上设有增压泵和水质传感器;所述膜系统组件的产水端设有产水电磁阀组件,膜系统组件的浓水端设有浓水电磁阀组件和废水比装置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生多种水质,满足不同的用户,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质可调净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质净化
,特别涉及一种水质可调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不论是工业生产,例如对水有严格要求的生物、医药、石油、化工、半导体等诸多行业的产品的生产,还是科研院所、实验室,甚至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对水质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因此,我们需要对水进行一定处理,去除其中存在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和杂质,从而满足我们应用的要求。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净水机逐渐普及,在净水机中,以反渗透,纳滤或者超滤为主的过滤技术逐步成为主流,但目前的净水系统的产水水质往往是由进水水质决定,而进水水质取决于自来水管网,自来水管网中的水质无法进行调整,从而无法得到不同水质用于满足不同的用途。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可调净水系统。本技术产生多种水质,满足不同的用户,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水质可调净水系统,包括膜系统组件,膜系统组件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路,进水管路上设有增压泵和水质传感器;所述膜系统组件的产水端设有产水电磁阀组件,膜系统组件的浓水端设有浓水电磁阀组件和废水比装置组件。
[0005]上述的水质可调净水系统,所述膜系统组件包括串联的第一膜系统和第二膜系统,或并联的第一膜系统和第二膜系统。
[0006]前述的水质可调净水系统,所述第一膜系统的进水端连接进水管路,第一膜系统的出水端连接第二膜系统的进水端;所述产水电磁阀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膜系统产水端的第一电磁阀和设置在第二膜系统产水端的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膜系统的浓水端分流有第一浓水水路、第二浓水水路和第三浓水水路;所述浓水电磁阀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浓水水路上的第三电磁阀、设置在第二浓水水路上的第四电磁阀和设置在第三浓水水路上的第五电磁阀;所述废水比装置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浓水水路上的第一废水比装置、设置在第二浓水水路上的第二废水比装置和设置在第三浓水水路上的第三废水比装置。
[0007]前述的水质可调净水系统,所述进水管路分别与第一膜系统和第二膜系统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膜系统产水端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膜系统的产水端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膜系统和第二膜系统的浓水端一同连接有浓水管路,浓水管路分流有第一浓水水路、第二浓水水路和第三浓水水路;所述浓水电磁阀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浓水水路上的第三电磁阀、设置在第二浓水水路上的第四电磁阀和设置在第三浓水水路上的第五电磁阀;所述废水比装置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浓水水路上的第一废水比装置、设置在第二浓水水路上的第二废水比装置和设置在第三浓水水路上的第三废水比装置。
[0008]前述的水质可调净水系统,所述进水管路分别与第一膜系统和第二膜系统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膜系统产水端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膜系统的产水端设有第二电磁
的进水端;所述产水电磁阀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膜系统4产水端的第一电磁阀6和设置在第二膜系统5产水端的第二电磁阀7;所述第二膜系统5的浓水端分流有第一浓水水路8、第二浓水水路9和第三浓水水路10;所述浓水电磁阀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浓水水路8上的第三电磁阀11、设置在第二浓水水路9上的第四电磁阀12和设置在第三浓水水路10上的第五电磁阀13;所述废水比装置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浓水水路8上的第一废水比装置14、设置在第二浓水水路9上的第二废水比装置15和设置在第三浓水水路10上的第三废水比装置 16。本实施例中,废水比装置组件可通过市售获得,其中第一废水比装置14中的废水比为1:1,第二废水比装置15的废水比为1:2,第三废水比装置16的废水比为1:3,通过具有第三电磁阀11和第一废水比装置14的第一浓水水路8、具有第四电磁阀12和第二废水比装置15的第二浓水水路9以及具有第五电磁阀13和第三废水比装置 16第三浓水水路10上进行电磁阀组件和废水比装置组件进行相应的开启和关闭,当不同的废水比装置对应的电磁阀开启时,其他浓水水路上的电磁阀关闭,每个浓水水路上的废水比规格不同,当不同的浓水水路开启时,整个膜系统组件的回收率体现出差别,从而保证在不同的进水水质或客户需求下对产水的水质进行调整,同时膜系统组件的产水端的产水电磁阀组件也可实现不同的产水开关启用,从而保证更多种水质的组合。
[0019]实施例2:水质可调净水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膜系统组件,膜系统组件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路1,进水管路1上设有增压泵2 和水质传感器3;所述膜系统组件的产水端设有产水电磁阀组件,膜系统组件的浓水端设有浓水电磁阀组件和废水比装置组件;所述膜系统组件包括并联的第一膜系统4和第二膜系统5,所述第一膜系统4 和第二膜系统5中的膜元件至少为1组,第一膜系统4的中的膜元件为反渗透膜,第二膜系统5中的膜元件为微滤膜;所述进水管路分别与第一膜系统4和第二膜系统5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膜系统4 产水端设有第一电磁阀6,所述第二膜系统5的产水端设有第二电磁阀7;所述第一膜系统4和第二膜系统5的浓水端一同连接有浓水管路17,浓水管路17分流有第一浓水水路8、第二浓水水路9和第三浓水水路10;所述浓水电磁阀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浓水水路8上的第三电磁阀11、设置在第二浓水水路9上的第四电磁阀12和设置在第三浓水水路10上的第五电磁阀13;所述废水比装置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浓水水路8上的第一废水比装置14、设置在第二浓水水路9 上的第二废水比装置15和设置在第三浓水水路10上的第三废水比装置16;本实施例中,废水比装置组件可通过市售获得,其中第一废水比装置14中的废水比为1:1,第二废水比装置15的废水比为1:2,第三废水比装置16的废水比为1:3,通过具有第三电磁阀11和第一废水比装置14的第一浓水水路8、具有第四电磁阀12和第二废水比装置15的第二浓水水路9以及具有第五电磁阀13和第三废水比装置 16第三浓水水路10上进行电磁阀组件和废水比装置组件进行相应的开启和关闭,当不同的废水比装置对应的电磁阀开启时,其他浓水水路上的电磁阀关闭,每个浓水水路上的废水比规格不同,当不同的浓水水路开启时,整个膜系统组件的回收率体现出差别,从而保证在不同的进水水质或客户需求下对产水的水质进行调整,同时膜系统组件的产水端的产水电磁阀组件也可实现不同的产水开关启用,从而保证更多种水质的组合。
[0020]实施例3:水质可调净水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膜系统组件,膜系统组件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路1,进水管路1上设有增压泵2 和水质传感器3;所述膜系统组件的产水端设有产水电磁阀组件,膜系统组件的浓水端设有浓水电磁阀组件和废水比装置组件;所述膜
系统组件包括并联的第一膜系统4和第二膜系统5,所述第一膜系统4 和第二膜系统5中的膜元件至少为1组,第一膜系统4的中的膜元件为反渗透膜,第二膜系统5中的膜元件为纳滤膜;所述进水管路分别与第一膜系统4和第二膜系统5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膜系统4 产水端设有第一电磁阀6,所述第二膜系统5的产水端设有第二电磁阀7;所述第一膜系统4的浓水端分流有第一浓水水路8和第二浓水水路9;所述第二膜系统5的浓水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质可调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膜系统组件,膜系统组件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路(1),进水管路(1)上设有增压泵(2)和水质传感器(3);所述膜系统组件的产水端设有产水电磁阀组件,膜系统组件的浓水端设有浓水电磁阀组件和废水比装置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可调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系统组件包括串联的第一膜系统(4)和第二膜系统(5);或并联的第一膜系统(4)和第二膜系统(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可调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系统(4)的进水端连接进水管路(1),第一膜系统(4)的出水端连接第二膜系统(5)的进水端;所述产水电磁阀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膜系统(4)产水端的第一电磁阀(6)和设置在第二膜系统(5)产水端的第二电磁阀(7);所述第二膜系统(5)的浓水端分流有第一浓水水路(8)、第二浓水水路(9)和第三浓水水路(10);所述浓水电磁阀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浓水水路(8)上的第三电磁阀(11)、设置在第二浓水水路(9)上的第四电磁阀(12)和设置在第三浓水水路(10)上的第五电磁阀(13);所述废水比装置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浓水水路(8)上的第一废水比装置(14)、设置在第二浓水水路(9)上的第二废水比装置(15)和设置在第三浓水水路(10)上的第三废水比装置(1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可调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分别与第一膜系统(4)和第二膜系统(5)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膜系统(4)产水端设有第一电磁阀(6),所述第二膜系统(5)的产水端设有第二电磁阀(7);所述第一膜系统(4)和第二膜系统(5)的浓水端一同连接有浓水管路(17),浓水管路(17)分流有第一浓水水路(8)、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壹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