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屏用基片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光屏技术

技术编号:271823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以有效防止像素电极的粘着性下降和透过显示用滤色器损伤等的多间隙型电光学屏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液晶装置及电子仪器。在玻璃等的透光性基板(101)上,在透过显示区域设置透过用滤色器层(120T),在反射显示区域上形成反射用滤色器层(120R)。在透过用滤色器层与反射用滤色器层上方形成覆盖它们全体的外敷层(127)。并且,外敷层具有多间隙构造,也就是在所述透射用滤色器层上方具有第一层厚,同时在所述反射用滤色器层上方形成比前述第一层厚更厚的第二膜厚。由于在这个液晶屏用基板上,在透射显示区域也设有外敷层,因而,在提高透明电极的粘着性的同时,也可以保护透射用滤色器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关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涉及将一个像素内的透射显示区域和反射显示区域之间液晶的层厚改变为适当的值的多间隙型液晶装置。这种半透射反射型液晶装置中,在表面形成了第一透明电极的透明的第一基片和在与第一电极相对的面上形成第二透明电极的透明的第二基片之间,夹持TN(扭转向列型)方式的液晶层。在第一基片上,在第一透明电极与第二透明电极相对的像素区域内,形成构成反射显示区域的光反射层,在与设于与该光反射层上的开口相当的区域形成透射显示区域。第一基片及第二基片各自的外侧设有偏振片。另外,在形成光反射层的第一基片侧,在偏振片的外侧,设置背光装置。在这种结构的液晶装置中,从背光装置射出的光之中,入射到透射显示区域的那部分光从第一基片入射到液晶层,由液晶层作光调制后,从第二基片侧作为透射显示光射出并显示图像(透射方式)。另外,从第二基片侧入射的外光之中,入射到反射显示区域的那部分光通过液晶层到达反射层,在反射层被反射后并再次通过液晶层并从第二基片作为反射显示光射出,显示图像(反射方式)。这里,由于形成反射显示区域和透射显示区域各自的反射显示用滤色器和透射显示用滤色器,所以,无论是透射方式还是反射方式都可以作彩色显示。这样一来,用液晶层进行光调制的时候,在把液晶的扭转角设定在小角度的情况下,偏振状态的变化是折射率差Δn与液晶层的层厚d之积(光程差Δn·d)的函数,所以,如果把这个值调整得适当,就可以进行视认性良好的显示。但是,在半透射反射型的液晶装置中,与透射显示光仅一次通过液晶层后就射出的情况相反,反射显示光是两次通过液晶层,所以,对于透射显示光及反射显示光二者,要同时将延迟Δn·d调整到最合适是困难的。因而,如果设定在反射方式中的显示达到视认性良好的液晶层的层厚d,则就要牺牲透射方式中的显示。相反,如果设定透过光式中的显示达到视认性良好的液晶层的层厚d,则也要牺牲反射方式中的显示。因此,在特开平11-242226号公报中,开示了把反射显示区域中的液晶层的层厚制成比透射显示区域中的液晶层的层厚更小的这样一种结构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装置。这样的液晶装置称为多间隙型。这种构造可以通过在所述的反射区域、更具体地说是在反射显示用滤色器的上方形成为了调整层厚的外敷层来实现。在透射显示用滤色器上方不形成外敷层。这样一来,与反射显示区域相比较,仅仅是外敷层的厚度差异,就使透射显示区域的液晶层厚度d增大,所以,对于透射显示光及反射显示光的双方都可以把光程差Δn·d最佳化,可以在透射方式和反射方式二者中得到视认性良好的图像显示。但是,在上述的多间隙型液晶装置中,为了调整透射显示区域与反射显示区域中的液晶层的层厚,在透射显示区域中的外敷层被省略。也就是说,在透射显示区域中,在透射显示用滤色器上方没有间隔以外敷层来形成像素电极。于是,在透射显示区域中,就没有完成作为外敷层本来的作用,也就是提高与像素电极的粘着性以及在像素电极形成工序中对透射显示用滤色器的保护的作用。因而,存在着像素电极的成膜困难、成膜精度下降,粘着性不充分的问题。另外,也存在着在像素电极形成工序中,透射显示用滤色器受到损伤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以上各点构思而成,旨在提供可以有效防止像素电极的粘着性降低和透射显示用滤色器的损伤的多间隙型的电光屏用基片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光屏及相关电器。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观点是,在电光屏用基片上设有基片,在透射显示区域中配置在所述基片上的透射用滤色器层,在反射显示区域中配置在所述基片上的反射用滤色器层,以及覆盖在所述透射用滤色器层及所述反射用滤色器层二者上方的外敷层;所述的外敷层在所述透射用滤器层上方具有第一层厚,同时在所述反射用滤色器层上方具有比所述的第一层厚更厚的第二膜厚。在上述电光屏用基片上,在玻璃等材料的透光性基片上设置透射显示区域的透射用滤色器层,在反射显示区域形成反射用滤色器层。在透射用滤色器层和反射用滤色器层的上方形成将它们整体覆盖的外敷层。另外,外敷层这样构成,在所述透射用滤色器层上方具有第一层厚,同时在所述反射用滤色器层上方具有比第一层厚更厚的第二膜厚。这种结构称为多间隙结构,通过调整透射显示区域上的液晶层的层厚和反射显示区域上的液晶层的层厚,使对透射显示光及反射显示光双方的光程差Δn·d(偏振状态的变化是折射率差Δn与液晶层的层厚d的积)达到最佳化,就可使透射方式和反射方式二者均具备视认性良好的图像显示能力。另外,在外敷层的上方设置透明电极,而外敷层同时具有稳定形成粘着性良好的透明电极的作用以及为了防止由于透明电极形成工序中的蚀刻液和清洗液对滤色器层的损伤、起到保护层的作用。这里,在普通的多间隙型的液晶装置中省略透射用滤色器上方的外敷层来造成透射显示区域和反射显示区域的液晶层的层厚差异,而在上述的液晶屏用基片上,在透射显示区域也设置了外敷层,所以,在提高透明电极的粘着性的同时,可以保护透射用滤色器层。在上述的电光屏用基片上,考虑到作为外敷层的保护膜的功能,亦即在透明电极形成工序中对于蚀刻液和清洗液的耐受性,所述第一层厚最好大致为0.05~0.2μm。另外,在多间隙构造中,为了适当地进行透射显示区域与反射显示区域中液晶层的层厚调整,所述第一层厚与所述第二层厚之差最好大致为1.4~2.6μm。可以利用上述的电光屏用基片构成电光屏,而且,可以构成用该电光屏作为显示部件的电器。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电光屏用基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在透射显示区域的基片上形成透射用滤色器层的工序,在反射显示区域的所述基片上形成反射用滤色器层的工序,以及形成覆盖在所述透射用滤色器层与所述反射用滤色器层二者上的外敷层的工序;所述的外敷层在所述透射用液晶层上方具有第一层厚,同时在所述的反射用液晶层上方形成比所述第一层厚更厚的第二膜厚。依据上述电光屏用基片的制造方法,在基片上形成将透射用滤色器层与反射用滤色器层的上方全部覆盖的外敷层。另外,外敷层的具有这样的结构在所述透射用滤色器层上具有第一层厚,同时在所述反射用滤色器层上具有比第一层厚更厚的第二膜厚。这种结构称为多间隙结构,它使得在透射方式与反射方式两方中均可进行视认性良好的图像显示。另外,在外敷层上设有透明电极,且外敷层同时具有稳定形成粘着性良好的透明电极的作用,以及在透明电极形成工序中防止蚀刻液和清洗液对滤色器层的损伤的保护层的作用。在上述的液晶屏用基片上,由于在透射显示区域也设置了外敷层,所以,在提高透明电极的粘着性的同时,也可以保护透射用滤色器层。这里,考虑到作为外敷层的保护膜的功能,即在透明电极形成工序中对蚀刻液和清洗液的耐受性,所述第一层厚最好大致取0.05~0.2μm。另外,在多间隙构造中,为了适当进行透射显示区域与反射显示区域中的液晶层的层厚调整,所述第一层厚与所述第二层厚之差最好大致为1.4~2.6μm。另外,在上述的电光屏用基片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形成外敷层的工序包括以所述第一层厚形成第一外敷层的步骤;在所述第一外敷层的上方以所述第二层厚形成第二外敷层的步骤;以及在所述透射显示区域中除去所述第二外敷层的步骤。依据这种实施方式,首先以形成在透射显示区域的第一层厚在透射显示区域和反射显示区域上形成外敷层。然后,在该层上以形成在反射显示区域上的第二层厚形成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光显示屏用基片,其特征在于: 设有基片, 在透射显示区中所述基片上设置的透射用滤色器层, 在反射显示区中所述基片上设置的反射用滤色器层,以及 将所述透射用滤色器层和所述反射用滤色器层这二者覆盖的外敷层; 所述外敷层在所述透射用滤色器层上具有第一层厚,同时在所述反射用滤色器层上具有厚于所述第一层厚的第二层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泽圭二小田切赖广中野智之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