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声光驱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8178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26
车载声光驱散装置,包括驱散器、云台和控制主机,驱散器设有外壳、强声机构、强光灯和摄像机构,云台设置底座、连接臂和旋转动力机构,控制主机包括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显示屏和控制按钮,云台通过连接臂连接驱散器的两侧,且驱散器可在连接臂上转动,控制器连接强声机构、强光灯、摄像机构和旋转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更好的发挥强声强光的打击作用,增大驱散打击的灵活性,且可实时监控现场情况,进行现场指挥,记录暴乱发生的犯罪证据,最终实现对周界安全、高率、先进的防护。先进的防护。先进的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声光驱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驱散器应用
,特别是车载声光驱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定向声波驱散器可以在较远距离上通过高声强声音的方式对特定目标或人群进行驱散或警示,也可以通过更高响度的声响使其暂时性失能。其使用具有超高声强,可有效驱散目标;高定向性,可有效锁定目标区域;非致命性,发出的声波既能达到驱散目的,又不会对人体产生永久性的伤害。所以在对抗恐怖主义活动、制止暴乱、打击非法集会等行动得到广泛应用。
[0003]但目前执法人员在使用驱散器过程中,驱散器主要是通过强声驱散,功能单一,震慑力不够,现有技术也存在将强声和强光设备组合的,但是产品体积较大,安装复杂,操作不便,且一般都固定在同一位置,但是由于犯罪分子会逃跑使得位置发生变化,驱散器无法及时转移位置对犯罪分子进行有效打击,无法移动驱散打击。
[0004]因此,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更好的发挥强声强光的打击作用,增大驱散打击的灵活性,且可实时监控现场情况,记录暴乱发生的犯罪证据,最终实现对周界安全、高率、先进的防护的车载声光驱散装置。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载声光驱散装置,包括驱散器、云台和控制主机;所述驱散器设有外壳、强声机构、强光灯和摄像机构,所述强声机构、强光灯和摄像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云台设置底座、连接臂和旋转动力机构,所述底座通过旋转动力机构连接所述连接臂,所述连接臂通过旋转动力机构可在底座上旋转;所述控制主机包括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输入/输出接口、显示屏和控制按钮均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云台通过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驱散器的两侧,且所述驱散器可在所述连接臂上转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强声机构、强光灯、摄像机构和旋转动力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所述强声机构、强光灯、摄像机构和旋转动力机构,所述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电缆连接所述强声机构、强光灯、摄像机构和旋转动力机构。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强声机构包括声波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所述声波发生器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连接所述扬声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声波发生器的声波频率为350Hz~10KHz,所述扬声器的干扰声波声压级在距离设备1米内可大于157dB,在距离设备1000米内可大于或等于80dB。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摄像机构为摄像头。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臂内设有俯仰动力机构,所述驱散器通过俯仰动力机构驱动可在所述连接臂上转动,所述俯仰动力机构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俯仰动力机构包括俯仰电机、蜗轮和蜗杆,所述蜗杆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俯仰电机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配合,所述驱散器通过轴杆连接所述蜗轮并可随蜗轮转动。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动力机构包括旋转轴和旋转电机,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底座,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连接臂内,所述旋转电机通过齿轮与所述旋转轴进行传动。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为铝板或不锈钢外壳。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主机上还设有警报模块,所述警报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主机的供电电压为DC24V或AC220V。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驱散器通过云台转动,可改变驱散器的方向,更好的发挥强声强光的打击作用,增大驱散打击的灵活性,且设置摄像机构,可实时监控现场情况,记录暴乱发生的犯罪证据,最终实现对周界安全、高率、先进的防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驱散器安装于云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驱散器安装于云台上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控制主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控制主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1驱散器、11外壳、12强声机构、13强光灯、14摄像机构、2云台、21底座、22连接臂、23旋转动力机构、231旋转电机、24俯仰动力机构、241俯仰电机、242蜗轮、243蜗杆、244第一齿轮、245第二齿轮、3控制主机、31输入/输出接口、32显示屏、33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本技术的详细描述:
[0024]参考图1至图4,车载声光驱散装置,包括驱散器1、云台2和控制主机3。
[0025]驱散器1设有外壳11、强声机构12、强光灯13和摄像机构14,强声机构12、强光灯13和摄像机构14均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强声机构12包括声波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声波发生器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连接所述扬声器,摄像机构为摄像头。
[0026]云台2设置底座21、连接臂22和旋转动力机构23,旋转动力机构23包括旋转轴(未标示)和旋转电机231,旋转轴连接所述底座21,所述旋转电机231设置在所述连接臂22内,旋转电机231通过齿轮与所述旋转轴进行传动,底座21通过旋转动力机构23连接所述连接臂22,连接臂22通过旋转动力机构23可在底座21上旋转;云台2通过所述连接臂22连接所述驱散器1的两侧,且连接臂22内设有俯仰动力机构24,俯仰动力机构24包括俯仰电机241、蜗轮242和蜗杆243,驱散器1通过轴承连接到连接臂22上并可转动,蜗杆243上设有第一齿轮
244,俯仰电机241连接有第二齿轮245,第一齿轮244与所述第二齿轮245啮合,蜗轮242和所述蜗杆243配合,驱散器1通过轴杆连接所述蜗轮242并可随蜗轮242转动,驱散器1通过俯仰动力机构24驱动可在所述连接臂22上转动。
[0027]控制主机3包括控制器(未标示)、输入/输出接口31、显示屏32和控制按钮33,输入/输出接口31、显示屏32和控制按钮33均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输入/输出接口31连接所述强声机构12、强光灯13、摄像机构14、俯仰动力机构242和旋转动力机构23,输入/输出接口31通过电缆连接所述强声机构12、强光灯13、摄像机构14、俯仰动力机构242和旋转动力机构23。
[0028]控制主机3上还设有警报模块,警报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
[0029]实施案例一
[0030]本实施案例中,控制器为单片机或控制芯片的一种,控制器的型号可为STM32F103RBT6,声波发生器的声波频率为350Hz~10KHz,扬声器的干扰声波声压级在距离设备1米内可大于157dB,在距离设备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声光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散器、云台和控制主机;所述驱散器设有外壳、强声机构、强光灯和摄像机构,所述强声机构、强光灯和摄像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云台设置底座、连接臂和旋转动力机构,所述底座通过旋转动力机构连接所述连接臂,所述连接臂通过旋转动力机构可在底座上旋转;所述控制主机包括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输入/输出接口、显示屏和控制按钮均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云台通过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驱散器的两侧,且所述驱散器可在所述连接臂上转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强声机构、强光灯、摄像机构和旋转动力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声光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所述强声机构、强光灯、摄像机构和旋转动力机构,所述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电缆连接所述强声机构、强光灯、摄像机构和旋转动力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声光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声机构包括声波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所述声波发生器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连接所述扬声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声光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发生器的声波频率为350Hz~10KHz,所述扬声器的干扰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水陈笛江海波孙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声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