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指纹锁的反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814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指纹锁的反锁装置,包括方钢、旋转扳手、旋转卡座、固定板、伸缩限位块;通过在反锁装置的旋转扳手上增加锁定机构,当旋转扳手位于锁定位时,伸缩限位块卡住旋转卡座,旋转扳手无法转动,只有将旋转扳手拉出后旋转至解锁位,将伸缩限位块顶出解锁,旋转扳手方可转动将门反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够有效防止儿童或宠物在家误反锁入户门。家误反锁入户门。家误反锁入户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指纹锁的反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指纹锁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指纹锁的反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指纹锁的反锁方式可分为机械式与电子式,机械式反锁为手动旋转门内的旋转扳手实现反锁,电子式为内门把手上有反锁按键,只需按压或推动反锁键,即可实现反锁;但无论机械式还是电子式,现有的反锁方式都过于简单,致使容易出现儿童或宠物在家误触旋转扳手或反锁键导致将自己反锁家中,而大人归来后从房门外使用钥匙无法打开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指纹锁的反锁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方钢、旋转扳手,所述方钢由旋转扳手驱动,进而驱动锁体内反锁机构,所述旋转扳手上有握柄,左侧圆周有凸起,中心通过伸缩机构与旋转卡座相连,所述旋转卡座为圆柱形,与旋转扳手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卡座右侧面有与旋转扳手的凸起相照应的锁定槽以及旋转扳手旋转后与凸起相照应的解锁槽,所述解锁槽贯穿旋转卡座;所述旋转卡座左侧连接方钢,所述方钢从固定板中穿过,与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在锁体上,右侧安装有与旋转卡座解锁槽相照应的可伸缩的伸缩限位块,所述伸缩限位块内通过弹簧连接能伸入解锁槽的活动块。
[000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扳手主体为圆筒形,圆筒形主体安装在匚字形握柄的方槽内,握柄两端的横向段向左延伸形成凸起;所述旋转扳手握柄纵截面为方形。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卡座右侧面有与旋转扳手相匹配的转动槽,所述旋转卡座的锁定槽与解锁槽均各有相对的两个,相互之间有90度夹角,且形状相同,成环形分布,锁定槽与转动槽深度相同,底面均与旋转卡座内底面相平,旋转卡座右侧面中心有与旋转扳手的圆筒形主体内侧面相照应的内芯。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限位块的活动块纵截面与旋转扳手握柄凸起纵截面相同。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段和活动段,所述固定段固定安装在旋转卡座右侧中心处,活动段通过轴承连接旋转扳手,固定段和活动段之间有拉伸弹簧。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为圆形,方钢与固定板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轴承为方孔轴承。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反锁装置的旋转扳手上增加锁定机构,当旋转扳手位于锁定位时,伸缩限位块卡住旋转卡座,旋转扳手无法转动,只有将旋转扳手拉出后旋转至解锁位,将伸缩限位块顶出解锁,旋转扳手方可转动将门反锁;本实用新
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够有效防止儿童或宠物在家误反锁入户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结构爆炸图;
[0012]图3为本技术旋转卡座结构示意图之图一;
[0013]图4为本技术旋转卡座结构示意图之图二;
[0014]图5为本技术旋转扳手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方钢、2-旋转扳手、3-旋转卡座、301-转动槽、302-内芯、303-锁定槽、 304-解锁槽、4-固定板、5-伸缩限位块、501-弹簧、502-活动块、503-轴承、6-伸缩机构、 601-固定段、602-拉伸弹簧、603-活动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指纹锁的反锁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方钢1、旋转扳手2,所述方钢1由旋转扳手2驱动,进而驱动锁体内反锁机构,所述旋转扳手2上有握柄,左侧圆周有凸起,中心通过伸缩机构6与旋转卡座3相连,所述旋转卡座3为圆柱形,与旋转扳手2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卡座3右侧面有与旋转扳手2的凸起相照应的锁定槽303以及旋转扳手2旋转后与凸起相照应的解锁槽304,所述解锁槽304 贯穿旋转卡座3;所述旋转卡座3左侧连接方钢1,所述方钢1从固定板4中穿过,与固定板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4固定在锁体上,右侧安装有与旋转卡座3解锁槽304相照应的可伸缩的伸缩限位块5,所述伸缩限位块5内通过弹簧501连接能伸入解锁槽304的活动块502。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扳手2主体为圆筒形,圆筒形主体安装在匚字形握柄的方槽内,握柄两端的横向段向左延伸形成凸起;所述旋转扳手2握柄纵截面为方形。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卡座3右侧面有与旋转扳手2相匹配的转动槽301,所述旋转卡座3的锁定槽303与解锁槽304均各有相对的两个,相互之间有90度夹角,且形状相同,成环形分布,锁定槽303与转动槽301深度相同,底面均与旋转卡座3内底面相平,旋转卡座3右侧面中心有与旋转扳手2的圆筒形主体内侧面相照应的内芯302。
[00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限位块5的活动块502纵截面与旋转扳手2握柄凸起纵截面相同。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机构6包括固定段601和活动段 603,所述固定段601固定安装在旋转卡座3右侧中心处,活动段603通过轴承连接旋转扳手2,固定段601和活动段603之间有拉伸弹簧602。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4为圆形,方钢1与固定板4之间通过轴承503相连,所述轴承503为方孔轴承。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大人离家时,可将旋转扳手2旋转至锁定位,此时旋转扳手2的握柄为水平方向,握柄上的凸起位于旋转卡座3的锁定槽303中,伸缩限位块5的活动块502在解锁槽304中,当旋转旋转扳手2时,旋转扳手2向旋转卡座3施加切线方向的推
力,但由于通过固定板4安装在锁体上的伸缩限位块5的活动块502阻挡,导致旋转卡座3无法转动,从而实现锁定;当需要反锁门时,只需捏住旋转扳手2的握柄向外拉出旋转卡座3的转动槽301,拉出过程中,旋转扳手2与旋转卡座3之间的伸缩机构6出现伸长,固定段601与活动段603之间的拉伸弹簧602被拉伸,旋转旋转扳手2,旋转扳手2与伸缩机构6之间由于轴连接而发生相对转动,当旋转扳手2的握柄凸起正对旋转卡座3的解锁槽 304时,手指逐渐卸去作用在旋转扳手2上的拉力,旋转扳手2在拉伸弹簧2的作用下再次进入旋转卡座3的转动槽301中,旋转扳手2套住内芯302,此时旋转扳手2的握柄凸起将解锁槽304中的伸缩限位块5活动块502向左顶出,伸缩限位块5发生收缩,活动块502压缩弹簧501,此时旋转旋转扳手2,由于不再有伸缩限位块5的阻挡,旋转扳手2能够带动旋转卡座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方钢1在轴承503的作用下发生相对固定板4的转动实现锁体反锁,解除反锁时,将旋转扳手2转回,此时伸缩限位块5再次对齐解锁槽304,将旋转扳手2从转动槽301中拉出,随着旋转扳手2离开解锁槽304,伸缩限位块5在弹簧501的作用下顶出活动块502,旋转扳手2拉出后旋转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指纹锁的反锁装置,包括方钢(1)、旋转扳手(2),所述方钢(1)由旋转扳手(2)驱动,进而驱动锁体内反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扳手(2)上有握柄,左侧圆周有凸起,中心通过伸缩机构(6)与旋转卡座(3)相连,所述旋转卡座(3)为圆柱形,与旋转扳手(2)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卡座(3)右侧面有与旋转扳手(2)的凸起相照应的锁定槽(303)以及旋转扳手(2)旋转后与凸起相照应的解锁槽(304),所述解锁槽(304)贯穿旋转卡座(3);所述旋转卡座(3)左侧连接方钢(1),所述方钢(1)从固定板(4)中穿过,与固定板(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4)固定在锁体上,右侧安装有与旋转卡座(3)解锁槽(304)相照应的可伸缩的伸缩限位块(5),所述伸缩限位块(5)内通过弹簧(501)连接能伸入解锁槽(304)的活动块(5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指纹锁的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扳手(2)主体为圆筒形,圆筒形主体安装在匚字形握柄的方槽内,握柄两端的横向段向左延伸形成凸起;所述旋转扳手(2)握柄纵截面为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指纹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斯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市博佳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