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的园林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803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园林灌溉装置,包括硬质水管,所述硬质水管外套设有蓄水筒,蓄水筒下底部设置有底板,硬质水管下端穿过底板并伸出,硬质水管下端开设有与地下水管连接的入水口,硬质水管上端开设有出水口,地面上开设有安装孔,硬质水管竖直设置在安装孔中,蓄水筒、硬质水管和底板围成能够蓄水的空腔,蓄水筒和底板密封连接,硬质水管和底板的连接处为密封连接,蓄水筒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使空腔内积水流出的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硬质水管外设置蓄水筒并形成空腔,在蓄水筒上开设出水孔,使空腔内的水能够从出水孔中流出,具有能够直接将灌溉水引导至植物根茎所在的地表下的效果。的地表下的效果。的地表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的园林灌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灌溉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园林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园林灌溉是补充园林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以改善其生长条件的技术措施。利用人工的方法或机械的方法以不同的灌水形式,能补充园林绿地的土壤水分,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
[0003]申请公布号为CN1108040818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园林灌溉装置,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滑轨,第二筒体水平设置且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连通多个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的侧面设置有壳体,壳体和第二筒体的另一侧面均固定有滑块,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壳体顶端设置有水箱,水箱底端设置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穿过滑块与水平的第二水管连通,第二水管竖直通过第一杆和第二杆固定在第二筒体底部,第二水管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第一喷头。水箱里的水能够通过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流动至第一喷头中,实现灌溉植物的效果。
[0004]但在上述结构中,用于灌溉的水流从植物上方流下至植物上和地面,无法直接抵达植物根茎所在的地表下,大量水源堆积在地表并蒸发,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园林灌溉装置,其具有能够直接将灌溉水引导至植物根茎所在的地表下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高效节能的园林灌溉装置,包括硬质水管,所述硬质水管外套设有蓄水筒,蓄水筒下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的直径等于蓄水筒的直径,硬质水管下端穿过底板并伸出,硬质水管下端开设有与地下水管连接的入水口,硬质水管上端开设有出水口,地面上开设有安装孔,硬质水管竖直埋设在安装孔中,出水口与地面平齐,蓄水筒、硬质水管和底板围成能够蓄水的空腔,蓄水筒和底板密封连接,硬质水管和底板的连接处为密封连接,蓄水筒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使空腔内积水流出的出水孔,出水孔的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硬质水管外套设蓄水筒,在蓄水筒底部密封连接底板,使空腔能够收集和存储从地面上流入的积水,通过在蓄水筒上开设若干出水孔,使空腔内的积水能够通过出水孔流出,通过将蓄水筒埋设在安装孔中,使积水能够从出水孔流出至蓄水筒外的泥土中,增加植物根茎的吸水效率,防止积水在地表快速蒸发而造成浪费,具有能够直接将灌溉水引导至植物根茎所在的地表下的效果。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孔的高度和长度方向均不相同。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出水孔的高度和长度方向设置为均不相同,使空腔内的积水能够从不同高度和方向上从出水孔中流出,使空腔内的积水能够浸润不同方向
和高度的泥土,增加植物的吸水效率和灌溉水的利用率。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四个隔板,隔板竖直设置在底板上表面上,隔板一个侧面固定在硬质水管的外壁上,另一个侧面固定在蓄水筒的内壁上,隔板将空腔分割为四个蓄水腔,每个蓄水腔的底部高度均不相同,每个蓄水腔内均开设有一个出水孔。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腔内设置四个隔板,使隔板将空腔分割为四个蓄水腔,通过将四个蓄水腔的底部高度设置为均不相同,使每个蓄水腔的水位线和出水孔的方向均不相同。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孔开设在所在蓄水腔的底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出水孔开设在蓄水腔的底部,使出水孔能够将蓄水腔内的积水全部排出,防止积水在蓄水腔内堆积而滋生有害微生物和蚊虫。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个出水孔内设置有一根吸水棉绳,吸水棉绳一端设置在蓄水腔内,另一端穿过出水孔伸出蓄水筒外。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每个出水孔内设置吸水棉绳,使吸水棉绳一端设置在蓄水腔内,另一端穿过出水孔伸出蓄水筒外,使吸水棉绳能够吸收蓄水腔内的积水并使积水沿吸水棉绳传输至吸水棉绳在蓄水筒外的一端上,从而能够将蓄水腔内的积水全部排出。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棉绳与出水孔过盈配合。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吸水棉绳与出水孔设置为过盈配合,使吸水棉绳能够堵住出水孔,进而减少蓄水筒外的泥土从出水孔中进入蓄水腔内。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口上连接有喷头,喷头上顶面上开设有圆弧面,喷头的下底面与地面平齐,圆弧面上沿圆周一圈均匀开设有喷孔,喷孔与出水口连通。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出水口上连接喷头,在喷头上开设圆弧面,使圆弧面起到保护游客的效果,防止游客因踢到或踩到喷头的上顶端而受伤,通过在喷头上沿圆周均匀开设喷孔,使用人员能够通过将自来水接到入水口上,使自来水从喷孔中喷出,起到均匀灌溉的效果。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筒上表面上设置有引水罩,引水罩为圆台形结构,引水罩下端的直径等于蓄水筒的直径,引水罩的上端的直径大于蓄水筒的直径,引水罩的上端面与地面平齐。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蓄水筒的上表面上设置引水罩,将引水罩的上端设置为与地面平齐,使地面上的积水能够流入引水罩内,将引水罩的上端直径设置为大于引水罩下端的直径,增大引水罩上端开口的面积,提升了能够沿引水罩流入空腔中的水量。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4]1. 通过在硬质水管外套设蓄水筒,在蓄水筒底部密封连接底板,使空腔能够收集和存储从地面上流入的积水,通过在蓄水筒上开设若干出水孔,使空腔内的积水能够通过出水孔流出,通过将蓄水筒埋设在安装孔中,使积水能够从出水孔流出至蓄水筒外的泥土中,增加植物根茎的吸水效率,防止积水在地表快速蒸发而造成浪费,具有能够直接将灌溉水引导至植物根茎所在的地表下的效果;
[0025]2. 通过在空腔内设置四个隔板,使隔板将空腔分割为四个蓄水腔,通过将四个蓄
水腔的底部高度设置为均不相同,使每个蓄水腔的水位线和出水孔的方向均不相同,通过将出水孔开设在蓄水腔的底部,使出水孔能够将蓄水腔内的积水全部排出;
[0026]3. 通过在每个出水孔内设置吸水棉绳,使吸水棉绳一端设置在蓄水腔内,另一端穿过出水孔伸出蓄水筒外,使吸水棉绳能够吸收蓄水腔内的积水并使积水沿吸水棉绳传输至吸水棉绳在蓄水筒外的一端上,从而能够将蓄水腔内的积水全部排出,通过将吸水棉绳与出水孔设置为过盈配合,使吸水棉绳能够堵住出水孔,进而减少蓄水筒外的泥土从出水孔中进入蓄水腔内。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蓄水筒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0]图中,1、硬质水管;11、入水口;12、出水口;2、喷头;21、圆弧面;22、喷孔;3、蓄水筒;31、底板;32、隔板;33、空腔;331、蓄水腔;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的园林灌溉装置,包括硬质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水管(1)外套设有蓄水筒(3),蓄水筒(3)下底部设置有底板(31),底板(31)的直径等于蓄水筒(3)的直径,硬质水管(1)下端穿过底板(31)并伸出,硬质水管(1)下端开设有与地下水管连接的入水口(11),硬质水管(1)上端开设有出水口(12),地面上开设有安装孔(6),硬质水管(1)竖直埋设在安装孔(6)中,出水口(12)与地面平齐,蓄水筒(3)、硬质水管(1)和底板(31)围成能够蓄水的空腔(33),蓄水筒(3)和底板(31)密封连接,硬质水管(1)和底板(31)的连接处为密封连接,蓄水筒(3)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使空腔内积水流出的出水孔(34),出水孔(34)的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园林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34)的高度和长度方向均不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园林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3)内设置有四个隔板(32),隔板(32)竖直设置在底板(31)上表面上,隔板(32)一个侧面固定在硬质水管(1)的外壁上,另一个侧面固定在蓄水筒(3)的内壁上,隔板(32)将空腔(33)分割为四个蓄水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楠郑凯王世秀姚冬冬王暄郑振江付永玲满根田李鹏飞李萌王晓方裴海霞严存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金德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