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介质高效湿式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74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孔介质高效湿式除尘器,由上气室、喷淋装置、隔板、除尘管、多孔介质、液面稳定器、下箱体、灰斗、卸灰阀、除雾器、洗涤装置、排气罩组成。上气室内设有若干排喷淋管,喷淋管与下箱体中的液体通过循环泵循环。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设有倾斜隔板,多孔介质安装于除尘管底部,液面稳定器设在液面上。下箱体底部设有灰斗和卸灰阀,除雾器设在下箱体和排气罩之间,除雾器上部设有洗涤装置。本装置能使含细微颗粒物的气流在通过多孔介质时,与孔道内的液滴形成湍流,含细微颗粒物的气流与孔道中的液滴充分接触混合润湿。含尘气流与孔壁上的液膜发生充分惯性碰撞和接触阻流,来捕捉气流中的颗粒物,从而实现高效除尘。从而实现高效除尘。从而实现高效除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介质高效湿式除尘器


[0001]本技术属于湿法除尘
,具体提供一种多孔介质高效湿式除尘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处理易燃易爆类的含尘烟气,通常采用湿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种类繁多,目前湿式除尘器主要有湿式电除尘器、文丘里湿式除尘器、旋风式湿式除尘器、泡沫式湿式除尘器、自激式湿式除尘器等。湿式电除尘器虽然除尘效率较高,但是其一次性投入很大,后期维护不方便;文丘里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较低、运行阻力较大;旋风式湿式除尘器对低粒径分布粉尘的除尘效率较低;泡沫式湿式除尘器运行阻力较大、筛孔易堵塞;自激式湿式除尘器耗水量较大、可能带来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湿式除尘器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多孔介质高效湿式除尘器,本技术装置在处理含有亲水性细微颗粒物的易燃易爆烟气时,具有粉尘排放浓度低、运行阻力小、防堵塞、体积小、运行成本低、结构简单等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多孔介质高效湿式除尘器,包括在除雾装置的排气罩和箱体的进气罩之间通过除尘管串联箱体的上气室、下气室、除雾装置形成的除尘通道,和在上气室及除雾装置的喷淋管和下气室的排液口之间通过管路串联循环泵的水路形成的喷淋回路,以及连通下气室底部的排渣装置,所述下气室内容纳有洗涤液,所述上气室和下气室之间设有隔板,该隔板一端与上气室内壁封闭式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沿伸并在靠近上气室内壁处垂直弯折形成向下伸入到所述洗涤液液面以下的竖直隔板,所述除尘管上端穿过隔板上表面并悬挂固定,除尘管下端伸入下气室并靠近洗涤液液面,该除尘管上端开口并在底端设置布置网孔的封板,除尘管内填装有多孔介质。进一步地,所述上气室的顶部均匀设有若干排喷淋管,每排喷淋管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淋喷嘴,喷嘴均匀喷淋粒径较大的液滴。喷淋管与下箱体中的水相连,通过循环泵实现水循环。
[0006]进一步地,所述洗涤液表面设有液面稳定器,所述液面稳定器为均匀分布的耐腐蚀栅格,液面稳定器的四周与下气室及竖直隔板围成的内壁相配合,液面稳定器的高度为40~200mm。
[0007]进一步地,所述竖直隔板与下气室内壁距离为30~60mm,所述竖直隔板底部与灰斗顶部距离为30~60mm。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下气室顶部远离进气罩的一端与排气罩之间设有除雾装置,所述除雾装置上部设有喷淋管,所述除雾装置下部靠近进气罩一侧向下沿伸至洗涤液液面下形成除雾隔板,所述除雾隔板底部与灰斗顶部距离为30~60mm,与下气室一侧内壁距离为30~60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多孔介质孔径为0.5~2mm,厚度为10~30mm、内部孔道为弯曲的通
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隔板自上气室远离进气罩的一端倾斜向下沿伸至上气室设有进气罩的一侧内壁,并与该内壁隔开。
[0011]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倾斜角为15
°
~45
°

[0012]进一步地,所述洗涤液采用水。
[0013]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0014]1.本技术在上气室的顶部均匀设有若干排喷淋管,每排喷淋管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淋喷嘴,喷嘴均匀喷淋粒径较大的液滴,喷嘴对液体的水质和水压要求较低,喷嘴不易堵塞、耗能较少。喷淋管与下气室中的排液口连通,通过循环泵实现水循环,避免水资源浪费。
[0015]2.所述上气室中设有一块自进气罩下方向除雾装置上方斜向上倾斜的隔板,所述隔板倾斜角为15
°
~45
°
,有助于均布上气室中的含尘气流,使气流均匀进入每根除尘管,维持工况稳定。同时,向上倾斜的隔板有利于均布下气室中的气流。
[0016]3.倾斜隔板左端与下气室左侧内壁距离为30~60mm,倾斜隔板左端设有垂直向下的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底部与灰斗顶部距离为30~60mm。未进入除尘管的液滴可以顺着隔板流入下气室中,实现水资源循环使用,避免水资源浪费。同时,上气室上方喷淋管喷淋液滴至隔板上,在隔板上形成一层液膜,设置隔板向上倾斜,有利于含尘气流中的颗粒物与隔板表面的液膜发生惯性碰撞,从而捕集部分粉尘。沿着隔板向下流动的液滴能够有效冲洗隔板表面,防止粉尘堵塞。
[0017]4.除尘管为圆柱形管,除尘管的管长为500~1000mm,除尘管的内径为40~100mm。每根除尘管的顶端口高于隔板对应圆孔最高点20~30mm,超出高度相等。除尘管顶端高于隔板,可以避免顺着隔板流下的液滴进入下游的除尘管中,保证进入每根除尘管的液滴体积大致相等。
[0018]5.除尘管管内底端设有多孔介质,所述多孔介质孔径为0.5~2mm、厚度为10~30mm、内部孔道为弯曲的通孔。多孔介质内部孔结构是纵横交错的通孔,含细微颗粒物的气流与液滴在孔道内形成湍流,有利于含细微颗粒物的气流与孔道中的液滴充分接触混合润湿。多孔介质增加了液膜的比表面积,在上方喷淋管的作用下,多孔介质内部孔壁会形成一层液膜,多孔介质有效增加形成液膜的比表面积。含尘气流在通过多孔介质孔道的过程中,气流中的颗粒物与孔壁上的液膜发生充分惯性碰撞和接触阻流,被液膜捕捉下来,在上方喷淋管的冲洗作用下一起流入下气室中。通过多孔介质的气流与下气室中的水发生冲激,在冲激过程中会形成较多小气泡,小气泡比表面积较大,有利于液膜对粉尘的吸附,气泡中的粉尘颗粒被气泡外的液膜高效捕捉。由于在冲激过程形成的是小气泡,从而有效避免了大气泡破裂导致较多小粒径雾滴随气流逸出除尘器,造成二次污染。
[0019]6.所述下气室中液体表面设有液面稳定器,所述液面稳定器为均匀分布的耐腐蚀轻质栅格,液面稳定器的长、宽与下气室的长、宽相同,液面稳定器的高度为40~200mm。液面稳定器有利于维持液面稳定,避免液面剧烈震荡导致多孔介质与液面的距离发生剧烈变化和装置不稳定,使工况保持相对稳定。当洗涤液液面没过除雾介质底部时,洗涤液表面震荡剧烈,产生较多大气泡,大气泡破裂导致较多小粒径雾滴随气流逸出除尘器,造成二次污染。
[0020]7.所述下气室出口与排气罩之间设有除雾装置,将气流夹带出的含尘液滴有效捕捉,避免“二次污染”。所述除雾装置下部左侧设有除雾隔板,除雾隔板底部与灰斗顶部距离为30~60mm,与下气室右侧内壁距离为30~60mm,除雾装置捕集下来的液滴能够通过下部除雾隔板流入下气室。
[0021]因此,在处理含有亲水性细微颗粒物的易燃易爆烟气时,本技术装置具有粉尘排放浓度低、运行阻力小、防堵塞、体积小、运行成本低、结构简单等特点,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多孔介质高效湿式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图1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图1的液面稳定器的单排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实施例1中水位高度对多孔介质高效湿式除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介质高效湿式除尘器,包括在除雾装置(9)的排气罩(10)和箱体(50)的进气罩(51)之间通过除尘管(7)串联箱体(50)的上气室(5)、下气室(3)、除雾装置(9)形成的除尘通道,和在上气室(5)及除雾装置(9)的喷淋管(4)和下气室(3)的排液口之间通过管路串联循环泵的水路形成的喷淋回路,以及连通下气室(3)底部的排渣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气室(3)内容纳有洗涤液,所述上气室(5)和下气室(3)之间设有隔板(6),该隔板(6)一端与上气室(5)内壁封闭式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沿伸并在靠近上气室(5)内壁处垂直弯折形成向下伸入到所述洗涤液液面以下的竖直隔板,所述除尘管(7)上端穿过隔板(6)上表面并悬挂固定,该除尘管(7)上端开口并在底端设置布置网孔的封板(1),除尘管(7)内填装有多孔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高效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液表面设有液面稳定器(2),所述液面稳定器(2)为均匀分布的耐腐蚀栅格,液面稳定器(2)的四周与下气室及竖直隔板围成的内壁相配合,液面稳定器(2)的高度为40~2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高效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隔板与下气室内壁距离为30~60mm,所述竖直隔板底部与灰斗(11)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旺生朱能天秦林波韩军赵波幸福堂梅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