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聚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759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频聚结装置,其中所述的出油口焊接在罐体一端上部,且出油口与出油管连接,且出油管安装在罐体内上部,出油管上设有若干出油孔;进油口焊接在罐体一端上部,进油口与进油管连接,进油管安装在罐体内下部,且进油管上设有若干进油孔;罐体内挂有电极网;罐体内底部焊接有冲刷口,冲刷口上设有若干喷头;冲刷口底部设有排砂口,排砂口焊接在罐体外底部;罐体外顶部依次焊接有电解口、继电器人孔及射频导纳口;优点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含水90%以上的采出油经处理后,油中含水量可降至5%,聚结效果显著;静电复合聚结技术大幅度提高油水分离,降低处理能耗。理能耗。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频聚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原油脱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频聚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原油脱水是指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以游离状态或乳化液状态伴随在原油中的水分除去,使其所含水分达到规定标准的过程。有沉降脱水、热化学沉降脱水、电化学联合脱水等方法。脱水方法需根据原油性质、含水率及乳化程度等,由试验和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 当含水率较高时,常采用两段脱水法,先用化学沉降法使含水量降至低于30%,再用电脱水法处理。因为化学脱水要达到净化油质量所需的时间较长,而用电脱水处理高含水原油时操作又困难,两者的结合可以取长补短,现有技术中,化学脱水法仅靠加破乳剂后并静止沉降,其沉降时间长,且脱水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频聚结装置。
[0004]本技术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频聚结装置,包括出油口、出油管、出油孔、电极网、电解口、继电器人孔、射频导纳口、排砂口、冲刷口、进油管、进油口、进油孔及罐体,所述的出油口焊接在罐体一端上部,且出油口与出油管连接,所述的出油管延伸至罐体内,且出油管安装在罐体内上部,所述的出油管上设有若干出油孔;所述的进油口焊接在罐体一端上部,且进油口与出油口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进油口与进油管连接,且进油管延伸至罐体内,所述的进油管安装在罐体内下部,且进油管上设有若干进油孔;所述的罐体内顶部焊接有挂钩,所述的挂钩上挂有电极网,所述的电极网垂直吊于罐体内上部;所述的罐体内底部焊接有冲刷口,所述的冲刷口外接水源,且冲刷口上设有若干喷头;所述的冲刷口底部设有排砂口,所述的排砂口焊接在罐体外底部;所述的罐体外顶部依次焊接有电解口、继电器人孔及射频导纳口,所述的电解口连接电源及电极网,所述的继电器人孔内安装有浮球式液位计。
[0005]所述的进油孔为长方形。
[0006]所述的进油孔为120mm
×
50mm。
[0007]所述的出油孔直径为50mm。
[0008]所述的电极网为12块。
[0009]所述的电极网为4层。
[0010]所述的冲刷口为3个。
[0011]所述的排砂口为3个。
[0012]所述的继电器人孔为2个。
[0013]所述的浮球式液位计为2个。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含水90%以上的采出油经处理后,油中含水量可降至5%,聚结效果显著;静电复合聚结技术大幅度提高油水分
离,降低处理能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进油管的主视图。
[0017]图3为进油管的俯视图。
[0018]图4为出油管的主视图。
[0019]图5为出油管的俯视图。
[0020]图6为电极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为出油口、2为出油管、201为出油孔、3为电极网、4为电解口、5为继电器人孔、6为射频导纳口、7为排砂口、8为冲刷口、9为进油管、901为进油孔、10为进油口、11为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一种高频聚结装置,包括出油口1、出油管2、出油孔201、电极网3、电解口4、继电器人孔5、射频导纳口6、排砂口7、冲刷口8、进油管9、进油口10、进油孔901及罐体11,所述的出油口1焊接在罐体11一端上部,且出油口1与出油管2连接,所述的出油管2延伸至罐体11内,且出油管2安装在罐体11内上部,所述的出油管2上设有若干出油孔201;所述的进油口10焊接在罐体11一端上部,且进油口10与出油口1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进油口10与进油管9连接,且进油管9延伸至罐体11内,所述的进油管9安装在罐体11内下部,且进油管9上设有若干进油孔901;所述的罐体11内顶部焊接有挂钩,所述的挂钩上挂有电极网3,所述的电极网3垂直吊于罐体11内上部;所述的罐体11内底部焊接有冲刷口8,所述的冲刷口8外接水源,且冲刷口8上设有若干喷头;所述的冲刷口8底部设有排砂口7,所述的排砂口7焊接在罐体11外底部;所述的罐体11外顶部依次焊接有电解口4、继电器人孔5及射频导纳口6,所述的电解口4连接电源及电极网3,所述的继电器人孔5内安装有浮球式液位计。
[0024]所述的进油孔901为长方形。
[0025]所述的进油孔901为120mm
×
50mm。
[0026]所述的出油孔201直径为50mm。
[0027]所述的电极网3为12块。
[0028]所述的电极网3为4层。
[0029]所述的冲刷口8为3个。
[0030]所述的排砂口7为3个。
[0031]所述的继电器人孔5为2个。
[0032]所述的浮球式液位计为2个。
[0033]一种高频聚结装置,采用高频脉冲电场,水滴受极化作业和静电感应,使水滴两端带有极性不同的电荷,在电极网的作用下,水滴被拉长变形,并沿电力线方向排列成水链状,相邻水滴的正负偶极相互吸引,水滴相互碰撞从而形成大水滴,从原油中沉淀分离出来。
[0034]原油经进油口10进入进油管9内,通过进油孔901均匀分布于罐体11内,在电极网3的作用下,水、油分离,分离的油通过出油孔201,经过出油管2及出油口1排出罐体11外,原油中的泥砂通过冲刷口8的喷头冲洗,冲刷后的泥砂通过排砂口7排出罐体11外。电解口4连接电源及电极网3,给电极网3供电;继电器人孔5内安装有浮球式液位计,测量罐体11内液位;当需要测量罐体11内电场时,打开射频导纳口6,将测量装置伸入罐体11内,测量完毕关闭射频导纳口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频聚结装置,包括出油口(1)、出油管(2)、出油孔(201)、电极网(3)、电解口(4)、继电器人孔(5)、射频导纳口(6)、排砂口(7)、冲刷口(8)、进油管(9)、进油口(10)、进油孔(901)及罐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油口(1)焊接在罐体(11)一端上部,且出油口(1)与出油管(2)连接,所述的出油管(2)延伸至罐体(11)内,且出油管(2)安装在罐体(11)内上部,所述的出油管(2)上设有若干出油孔(201);所述的进油口(10)焊接在罐体(11)一端上部,且进油口(10)与出油口(1)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进油口(10)与进油管(9)连接,且进油管(9)延伸至罐体(11)内,所述的进油管(9)安装在罐体(11)内下部,且进油管(9)上设有若干进油孔(901);所述的罐体(11)内顶部焊接有挂钩,所述的挂钩上挂有电极网(3),所述的电极网(3)垂直吊于罐体(11)内上部;所述的罐体(11)内底部焊接有冲刷口(8),所述的冲刷口(8)外接水源,且冲刷口(8)上设有若干喷头;所述的冲刷口(8)底部设有排砂口(7),所述的排砂口(7)焊接在罐体(11)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龙龙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龙玺石油工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