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康复脖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57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椎康复脖套,弧板包括支撑板与连接板,连接板依次设置于支撑板的上端,支撑板与连接板以及相邻的连接板均通过连杆连接,连杆固定于连接板的底部,连杆的端部设置螺杆,螺杆与连杆转动连接,螺杆与支撑板、连接板螺纹连接,弧板的内侧固定设置环形气垫,环形气垫的外表面伸出弧板的上下两端,环形气垫的前端设置缺口,支撑板的两端设置弹性带,弹性带的一端与支撑板的尾部连接固定,弹性带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挂环,支撑板的前端固定设置挂钩,挂环与挂钩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拆装调节方便,舒适性高,便于患者的颈椎康复。复。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康复脖套


[0001]本技术涉及颈椎康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颈椎康复脖套。

技术介绍

[0002]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0003]目前,随着社会发展的话,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颈椎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以及发病年龄大大提前,也就是颈椎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并且越来年轻化;而康复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即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临床常用方法有:牵引、微创疗法、固定制动和手法推拿、按摩等,其中固定制动的康复治疗是目前所公认为安全可靠的理疗手段。但是,一般使用的颈椎支撑装置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适合人群能力差,不能有效的助于患者的颈椎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颈椎康复脖套,拆装调节方便,舒适性高,便于患者的颈椎康复。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颈椎康复脖套,包括弧板,所述弧板包括支撑板与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依次设置于支撑板的上端,所述支撑板与连接板以及相邻的连接板均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固定于连接板的底部,所述连杆的端部设置螺杆,所述螺杆与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与支撑板、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弧板的内侧固定设置环形气垫,所述环形气垫的外表面伸出弧板的上下两端,所述环形气垫的前端设置缺口,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设置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一端与支撑板的尾部连接固定,所述弹性带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挂环,所述支撑板的前端固定设置挂钩,所述挂环与挂钩相配合。
[0008]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板与连接板以及相邻的连接板均通过限位杆连接,所述限位杆固定于连接板的底部,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对应连接端的支撑板与连接板插接。
[0009]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板与挂钩连接处设置嵌槽,所述挂钩设置于嵌槽内。
[0010]进一步而言,所述螺杆套接于连杆的外侧,所述螺杆与连杆轴承固定。
[0011]进一步而言,所述环形气垫上设置充气口。
[0012]进一步而言,所述环形气垫上设置布套。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脖套设置于弧板上,弧板由支撑板与连接板组成,连接板设于支撑板的上端,可通过连杆根据需求依次叠放连接安装,进而满足对不同患者颈部支撑固定的需求。
[0016]2、脖套采用环形气垫,通过对其充放气,可便于调节其夹紧支撑于患者颈部的固定效果,以及舒适度。
[0017]3、支撑板上设有弹性带,可便于患者的背负式支撑使用,进一步保证其支撑固定患者颈部使用时的安全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弧板与环形气垫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弧板与环形气垫连接结构俯视图。
[0021]1-弧板;11-支撑板;12-连接板;13-连杆;14-螺杆;15-限位杆;16-嵌槽;2-环形气垫;21-缺口;22-充气口;23-布套;3-弹性带;31-挂环;32-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第一实施例:
[0024]如图1-3所示的一种颈椎康复脖套,包括弧板1,所述弧板1包括支撑板 11与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依次设置于支撑板11的上端,所述支撑板11 与连接板12以及相邻的连接板12均通过连杆13连接,所述连杆13固定于连接板12的底部,所述连杆13的端部设置螺杆14,所述螺杆14与连杆13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4与支撑板11、连接板12螺纹连接,所述弧板1的内侧固定设置环形气垫2,所述环形气垫2的外表面伸出弧板1的上下两端,所述环形气垫2的前端设置缺口21,所述支撑板11的两端设置弹性带3,所述弹性带3的一端与支撑板11的尾部连接固定,所述弹性带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挂环31,所述支撑板11的前端固定设置挂钩32,所述挂环31与挂钩32相配合。
[0025]优选的,支撑板11与连接板12以及相邻的连接板12均通过限位杆15连接,限位杆15固定于连接板12的底部,限位杆15的另一端与对应连接端的支撑板11与连接板12插接,限位杆15则用于支撑板11与连接板12以及相邻的连接板12间连接后的限位稳固,保证其稳定安全的作用于患者的颈部处。
[0026]进一步而言,支撑板11与挂钩32连接处设置嵌槽16,所述挂钩32设置于嵌槽16内,将挂钩32嵌设于嵌槽16内,进而使得挂钩32与挂环31隐藏式连接,避免对患者造成刮擦损坏。
[0027]进一步而言,螺杆14套接于连杆13的外侧,所述螺杆14与连杆13轴承固定。
[0028]第二实施例:
[0029]优选的,环形气垫2上设置充气口22,充气口22则用于环形气垫2的充放气使用。
[0030]进一步而言,环形气垫2上设置布套23,既便于拆卸清洗,也能够保证患者接触使用时的舒适性。
[0031]工作原理:使用时,该脖套可根据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进行组装拼接使用,以保证其对颈椎的固定支撑效果。
[0032]首先,将支撑板11放置于患者的肩部,并使其上的环形气垫2套设包裹于患者的颈部,再将连接板12根据患者颈部的需求,依次叠放安装于支撑板11 的上端,直至最上端的连接板12上的环形气垫12与患者的下腮部柔性接触。此时,通过环形气垫2的柔性接触,即可保证对患者颈部夹持固定后的平稳支撑,也能够给与患者的下腮部具备一定的小幅柔性活动,舒适性高。
[0033]环形气垫2的上下外表面均伸出弧板1的外侧,进而使得支撑板11与连接板12连接后,患者的肩部与下腮均与环形气垫相柔性接触,以保证其支撑时的应力均匀柔性分布,支撑效果好,舒适性佳。
[0034]且弧板1通过支撑板11支撑时,支撑板11上还设有弹性带3,弹性带3可通过其弹性作用力,绕过患者的肩部,并将其另一端通过挂环31与支撑板11 上的挂钩32连接,实现患者使用时的背负式支撑,以保证其支撑时的稳固性,避免掉落。
[0035]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康复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弧板(1),所述弧板(1)包括支撑板(11)与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依次设置于支撑板(11)的上端,所述支撑板(11)与连接板(12)以及相邻的连接板(12)均通过连杆(13)连接,所述连杆(13)固定于连接板(12)的底部,所述连杆(13)的端部设置螺杆(14),所述螺杆(14)与连杆(13)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4)与支撑板(11)、连接板(12)螺纹连接,所述弧板(1)的内侧固定设置环形气垫(2),所述环形气垫(2)的外表面伸出弧板(1)的上下两端,所述环形气垫(2)的前端设置缺口(21),所述支撑板(11)的两端设置弹性带(3),所述弹性带(3)的一端与支撑板(11)的尾部连接固定,所述弹性带(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挂环(31),所述支撑板(11)的前端固定设置挂钩(32),所述挂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波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