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回路杆塔分体式换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7452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回路杆塔分体式换位装置,包括主塔,所述主塔设置有上层横担、中层横担及下层横担,位于同一侧端的上层横担与中层横担之间设置有中相变上相跳线,位于同一侧端的中层横担与下层横担之间设置有下相变中相跳线,所述主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塔,所述辅助塔靠近主塔侧设置有上部横担和下部横担,所述上部横担与下部横担之间设置有上相变下相跳线。该装置接线简洁,跳线间隙可控;减少铁塔高度或横担长度,进而减小导地线对铁塔的扭矩和弯矩,改善铁塔的受力状况,提高铁塔的可靠性。的可靠性。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回路杆塔分体式换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回路杆塔分体式换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长距离高压输电线路中,为了控制系统电压和电流的不平衡度,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换位,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0003]输电线路的换位通常在换位塔上进行,对于单回路线路,可通过在耐张塔上加装跳线架等措施实现导线换位。对于双回路输电线路,由于同一回路的三相导线均在一侧垂直布置,可利用的空间小。电压等级越高,对间隙要求越大,耐张串和跳线串较长,串间跳线长、弧垂大,换位时跳线布置方式复杂、施工困难、运行检修难度大。为实现转角内外侧回路同时换位,通常选择较小转角处(一般不超过 20
°
)布置换位塔。
[0004]早期双回路线路采用“双—单—双”换位,这种换位方式实质上是把1个双回路分成2个单回路换位,换位后再合成双回路,这种换位方式已经落后,基本不再采用。当前大部分双回线路采用双回路耐张塔换位,有3种常见方式:单母线旁路跳线外绕方式、双母线旁路跳线外绕方式、旁路跳线内绕方式。
[0005]单母线旁路跳线外绕换位方式适用于电压等级低、塔头间隙要求小的线路;双母线旁路跳线外绕换位方式、旁路跳线内绕换位方式更适合电压等级高、间隙要求大的线路,目前我国500、750kV线路均采用双母线旁路跳线外绕换位方式。双母线旁路跳线外绕换位方式和旁路跳线内绕换位方式跳线都比较复杂,由于耐张串、跳线串较长,各种间隙要求较大,跳线间隙不易控制,容易产生相间距或相对地距离紧张问题;并且换位塔横担较长,受铁塔扭矩影响,换位塔质量较大。受角度影响,双母线旁路跳线外绕换位方式、旁路跳线内绕换位方式只适用于小转角(一般不超过20
°
)。
[0006]双母线旁路跳线内绕换位方式:旁路跳线在两个回路之间,跳线间隙不易控制,铁塔高度较普通耐张塔高两个跳线串高度,按500kV线路考虑约10m,同时在塔身正面存在旁路跳线运行维护不方便。
[0007]双母线旁路跳线外绕换位方式:旁路跳线在两个回路外侧,跳线间隙不易控制,容易产生相间距距离紧张问题;并且换位塔横担较长(长度较普通耐张塔增加约10m),受铁塔扭矩影响,换位塔质量较大,横担长度翻倍后,受力问题严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回路杆塔分体式换位装置,该装置接线简洁,跳线间隙可控;减少铁塔高度或横担长度,进而减小导地线对铁塔的扭矩和弯矩,改善铁塔的受力状况,提高铁塔的可靠性。
[000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双回路杆塔分体式换位装置,包括主塔,所述主塔设置有上层横担、中层横担及下层横担,位于同一侧端的上层横担与中层横担之间设置有中相变上相跳线,位于同一侧端的中层横担与下层横担之间设置有下相变中相跳线,所
述主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塔,所述辅助塔靠近主塔侧设置有上部横担和下部横担,所述上部横担与下部横担之间设置有上相变下相跳线。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横担、中层横担及下层横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跳线架,所述跳线架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导线挂板,所述导线挂板上安装有用于连接相线的绝缘串。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中相变上相跳线的一端与连接在中层横担后侧的相线相连接,并经设置于上层横担和中层横担之间的鼠笼跳线与连接在上层横担前侧的相线相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下相变中相跳线的一端与连接在下层横担后侧的相线相连接,并经设置于中层横担和下层横担之间的鼠笼跳线与连接在中层横担前侧的相线相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横担的下侧、中层横担的上下侧、及下层横担的上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悬挂固定鼠笼跳线的跳线串。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相变下相跳线的一端经上搭接跳线与连接在上层横担后侧的相线相连接,上相变下相跳线的另一端经下搭接跳线与连接在下层横担后侧的相线相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上部横担和下部横担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跳线架,所述跳线架上设置有用于悬挂固定上相变下相跳线的跳线串。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主塔为伞型或鼓型结构;所述辅助塔为F型结构,且辅助塔的支撑腿为不等长接腿结构,辅助塔中心距离主塔的中心30-40m。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该装置通过主塔与辅助塔组合,主塔用于主线路挂线,减少占用走廊资源;辅助塔用于跳线绕接,跳线布置简洁,跳线间隙可控;减少铁塔高度或缩短主塔横担尺寸近50%,大大减小横担扭矩,进而减小导地线对铁塔的扭矩和弯矩,改善铁塔的受力状况。结合下横担结构设计考虑因低空强垂直切变、强对流区、强幅合、强垂直运动等复杂形态引起的上扬风的荷载叠加,提高换位塔的可靠性,运行维护方便。综上,虽然辅助塔会增加少量的建设成本,但可提高线路整体的可靠性,同时减少走廊资源占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图1的I-I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图1的II-II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500kV双回路换位跳线换位装置的结构图;
[0023]图中:10-地线
ꢀꢀ
100-主塔
ꢀꢀ
110-上层横担
ꢀꢀ
120-中层横担
ꢀꢀ
130-下层横担
ꢀꢀ
140-中相变上相跳线
ꢀꢀ
150-下相变中相跳线
ꢀꢀ
160-跳线架
ꢀꢀ
170-绝缘串
ꢀꢀ
180-鼠笼跳线
ꢀꢀ
190-跳线串
ꢀꢀ
200-辅助塔
ꢀꢀ
210-上部横担
ꢀꢀ
220-下部横担
ꢀꢀ
230-上相变下相跳线
ꢀꢀ
231-上搭接跳线
ꢀꢀ
232-下搭接跳线
ꢀꢀ
233-竖向导线
ꢀꢀ
234-横向导线
ꢀꢀ
240-跳线架
ꢀꢀ
250-跳线串。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
[0025]参考图
[0026]参考图1至图4
[0027]一种双回路杆塔分体式换位装置,包括主塔100,所述主塔设置有上层横担110、中层横担120及下层横担130,位于同一侧端的上层横担与中层横担之间设置有中相变上相跳线140(B相),位于同一侧端的中层横担与下层横担之间设置有下相变中相跳线150(C相),所述主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塔200,所述辅助塔靠近主塔侧设置有上部横担210和下部横担220,所述上部横担与下部横担之间设置有上相变下相跳线230(A相)。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回路杆塔分体式换位装置,包括主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塔设置有上层横担、中层横担及下层横担,位于同一侧端的上层横担与中层横担之间设置有中相变上相跳线,位于同一侧端的中层横担与下层横担之间设置有下相变中相跳线,所述主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塔,所述辅助塔靠近主塔侧设置有上部横担和下部横担,所述上部横担与下部横担之间设置有上相变下相跳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路杆塔分体式换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横担、中层横担及下层横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跳线架,所述跳线架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导线挂板,所述导线挂板上安装有用于连接相线的绝缘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回路杆塔分体式换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相变上相跳线的一端与连接在中层横担后侧的相线相连接,并经设置于上层横担和中层横担之间的鼠笼跳线与连接在上层横担前侧的相线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回路杆塔分体式换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相变中相跳线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杨斌陈立闯林师叶欣陈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