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电阻带电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7425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电阻带电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流注入模块:在交叉互联箱的一侧分别向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的三相电缆的任意两相金属套中注入直流电流形成电流回路;电流电压采集模块:测试注入电流大小以及形成电流回路的两相注入点之间的电压差;回路直流电流探测模块:注入直流电流时探测交叉互联箱另一侧三相电缆金属套中直流电流大小;中央处理单元:控制电流注入模块注入三相回路的切换,并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三相电缆交叉互联回路在直流电流注入点前后的回路电阻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带电测试,并在高达几百伏感应电压、几十上百安培环流的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中实现毫欧级电阻的高精度检测。现毫欧级电阻的高精度检测。现毫欧级电阻的高精度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电阻带电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带电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电阻带电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电力负荷需求急剧增加,城市架空线路改造和地下电网敷设电力电缆线路越来越多,电缆线路变的越来越长,为有效减小护套环层电流,目前长电缆线路均采用高压电缆交叉互联接地系统。
[0003]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中包括:电缆金属套、附件铜壳或尾管、中间接头过桥线、接地线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压接及紧固件,任何一处连接不良,如螺栓未紧固、虚焊、封铅不良,均会引起交叉互联回路电阻变大。例如:电缆金属套与铜编织线焊接不良,使连接电阻增加0.1Ω,在10kA短路电流作用下,该处瞬间发热功率为10MW,使局部温升,灼伤电缆主绝缘,引起电缆在接头或尾管附近击穿。如电阻进一步加大,会限制短路电流值,延长跳闸时间,引起火灾。因此,对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接地缺陷的检测尤其重要。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红外测温检测、超声波检测以及涡流探伤检测等,红外测温检测检测电缆表面温度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发生缺陷,超声波检测通过检测燃弧放电来判断缺陷发生情况,这两种方式只有在临近故障时才能检测出来,涡流探伤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检测附件和金属连接表面缺陷的探伤方法,但无法检测金属连接内部的小尺寸缺陷,如砂眼等。因此,现有的检测方法不能及时准确地检测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电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电阻带电检测系统。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电阻带电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
[0007]电流注入模块:用于在交叉互联箱的一侧分别向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的A、B、C三相电缆的任意两相金属套中注入直流电流形成电流回路;
[0008]电流电压采集模块:用于在注入直流电流时测试注入电流大小以及形成电流回路的两相注入点之间的电压差;
[0009]回路直流电流探测模块:用于在注入直流电流时探测交叉互联箱另一侧位于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接地侧的A、B、C三相电缆金属套中直流电流大小;
[0010]中央处理单元:用于控制电流注入模块注入三相回路的切换,并根据电流电压采集模块和回路直流电流探测模块采集的数据计算A、B、C三相电缆交叉互联回路在直流电流注入点前后的回路电阻大小。
[0011]优选地,所述的电流注入模块包括电流源、三相切换器、三相接入部件和保护抑制电路,所述的三相接入部件用于连接交叉互联箱的A、B、C三相铜排形成注入点,所述的电流
源通过三相切换器连接三相接入部件,所述的三相切换器用于将A、B、C三相中的任意两相与电流源连通形成电流回路,所述的保护抑制电路和电流电压采集模块均通过三相切换器连通至电流回路中。
[0012]优选地,所述的三相接入部件包括测试夹,所述的测试夹分别夹持交叉互联箱A、B、C相铜排形成电气导通,A、B、C三相的测试夹分别引出两根测量线,其中一根用于通过三相切换电路连通电流源形成电流回路,另一根通过三相切换电路与电流电压采集模块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的电流电压采集模块包括电流采集器和电压采集器,所述的电流采集器通过三相切换器串联于电流回路中,所述的电压采集器通过三相切换器并联于电流回路对应的两个测试夹上。
[0014]优选地,所述的回路直流电流探测模块包括直流电流传感器。
[0015]优选地,所述的电流注入模块、电流电压采集模块、回路直流电流探测模块和中央处理单元集成于测试箱体中,电流注入模块和回路直流电流探测模块从测试箱体中引出用于分别连接A、B、C三相电缆金属套。
[0016]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远程监控的移动智能终端,所述的移动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模块连接中央处理单元。
[0017]优选地,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包括微处理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9](1)本技术系统能在高达300V工频感应电压、上百安培(A)工频电流干扰下,实现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中毫欧(mΩ)级电阻的高精度检测,抗干扰功能力强,在电缆运行状态下无需停电就能有效检测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状态并准确定位不良连接点位置,降低了电缆故障率,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0020](2)本技术具有远程遥测功能,系统与移动智能终端通信连接,实现远程控制、测量、数据存储,更加安全、便捷;
[0021](3)本技术系统能在外界过电压或过电流下,快速动作,保证检测系统、被测电缆和检测人员的安全,安全性高;
[0022](4)本技术的系统可以先进行初步检测判定缺陷相,再利用回路电阻精确定点技术,实现缺陷点精确定位。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电阻带电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0024]图2为采用本技术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电阻带电检测系统进行带电检测的原理图;
[0025]图3为采用本技术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电阻带电检测系统进行带电检测的电路简化图;
[0026]图4为向A、B相电缆注入直流电流时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27]图5为向A、C相电缆注入直流电流时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28]图6为向B、C相电缆注入直流电流时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29]图中,1为电流注入模块,2为电流电压采集模块,3为回路直流电流探测模块,4为
中央处理单元,5为移动智能终端,6为通信模块,7为交叉互联箱一侧铜排,8为交叉互联箱另一侧线缆,11为电流源,12为三相切换器,13为三相接入部件,14为保护抑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注意,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实质上的例示,本技术并不意在对其适用物或其用途进行限定,且本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
[0032]如图1所示,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电阻带电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
[0033]电流注入模块1:用于在交叉互联箱的一侧分别向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的A、B、C三相电缆的任意两相金属套中注入直流电流形成电流回路;
[0034]电流电压采集模块2:用于在注入直流电流时测试注入电流大小以及形成电流回路的两相注入点之间的电压差;
[0035]回路直流电流探测模块3:用于在注入直流电流时探测交叉互联箱另一侧位于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接地侧的A、B、C三相电缆金属套中直流电流大小;
[0036]中央处理单元4:用于控制电流注入模块1注入三相回路的切换,并根据电流电压采集模块2和回路直流电流探测模块3采集的数据计算A、B、C三相电缆交叉互联回路在直流电流注入点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电阻带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电流注入模块(1):用于在交叉互联箱的一侧分别向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的A、B、C三相电缆的任意两相金属套中注入直流电流形成电流回路;电流电压采集模块(2):用于在注入直流电流时测试注入电流大小以及形成电流回路的两相注入点之间的电压差;回路直流电流探测模块(3):用于在注入直流电流时探测交叉互联箱另一侧位于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接地侧的A、B、C三相电缆金属套中直流电流大小;中央处理单元(4):用于控制电流注入模块(1)注入三相回路的切换,并根据电流电压采集模块(2)和回路直流电流探测模块(3)采集的数据计算A、B、C三相电缆交叉互联回路在直流电流注入点前后的回路电阻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电阻带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注入模块(1)包括电流源(11)、三相切换器(12)、三相接入部件(13)和保护抑制电路(14),所述的三相接入部件(13)用于连接交叉互联箱的A、B、C三相铜排形成注入点,所述的电流源(11)通过三相切换器(12)连接三相接入部件(13),所述的三相切换器(12)用于将A、B、C三相中的任意两相与电流源(11)连通形成电流回路,所述的保护抑制电路(14)和电流电压采集模块(2)均通过三相切换器(12)连通至电流回路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回路电阻带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武马明世张宽锋郑柒拾马俊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慧东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