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婧专利>正文

一种浮子水位观测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40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子水位观测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平台本体顶部连接有井筒,井筒底部开设有出水口以及至少一个进水口;在迎水方向井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尖锐凸起;平台本体的端部设置有石笼,石笼呈三棱柱状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满足结构安全、水文要素正常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结构功能设计,减缓冰凌、漂浮物撞击;解决冬季结冰无法进行水位观测的弊端,减少测井内部淤积情况,保障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同时改变建筑物施工方式,增加施工安全。加施工安全。加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子水位观测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位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浮子水位观测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水位观测是水文测验中的主要项目,随着当前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自记水位计在水位观测记录中普遍的到应用,其中浮子水位计作为水位变化监测的仪器设备,因其结构不复杂、观测精度高、性能稳定等优点在水位观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它的使用原理是利用浮子监测水位的升降,通过机械方式带动计数器记录。精度达到测验标准,且使用广泛。而相应的需要浮子水位观测平台与之相配合,作为测验载体,满足日常水位观测。浮子水位观测平台一般包括测井、仪器室和栈桥组成。
[0003]通常浮子水位观测平台应设置在水位观测代表性好、河道主流稳定性高、河道顺直的位置;建设位置避开洄水区域和各类水工建筑物,减少其带给水位测验的影响;观测平台测井截面基本为圆形,减少水流状态的干扰;测井进水口设置于水底以上合适位置,防止低水位时井内脱水;底部设置沉砂池,减少泥沙在测井内部的淤积,避免淤积堵塞。
[0004]目前现有的浮子水位观测平台存在如下问题:
[0005]1.流冰或漂浮物对浮子水位观测平台圆形截面立柱撞击过大,对其结构安全造成威胁;冬季因北方天气寒冷、温度过低,会产生流冰;或日常江河湖泊中会有坚硬的漂浮物;流冰或漂浮物会随水流产生速度,对平台基础进行撞击,安全性无法保证。
[0006]2.浮子水位计作为水位变化监测的仪器设备,因其结构不复杂、观测精度高、性能稳定等优点在水位观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冬季结冰情况下,浮子水位计就无法正常工作,则失去了它的应用价值,给监测任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若人工破冰,操作性困难,同时对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0007]3.漂浮物过多,井筒堵塞,影响浮子水位监测。虽设有沉砂池,但长期泥沙、漂浮物淤积,仍然会造成井筒堵塞,人为清淤、排污困难,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监测数据有误。
[0008]4.浮子水位观测平台施工时,由于涉及水工围堰和涉水作业,以及在河槽中会进行大基坑开挖,施工具有一定风险性。尤其黄河中下游水位变幅比较大,河床地质透水性比较强,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且安全支护和临时工程投资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浮子水位观测平台。在满足结构安全、水文要素正常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结构功能设计,减缓冰凌、漂浮物撞击;解决冬季结冰无法进行水位观测的弊端,减少测井内部淤积情况,保障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同时改变建筑物施工方式,增加施工安全。
[0010]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浮子水位观测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顶部连
接有井筒,所述井筒底部开设有出水口以及至少一个进水口;在迎水方向所述井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尖锐凸起;所述平台本体的端部设置有石笼,所述石笼呈三棱柱状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进水口设有三处,其中一处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的轴线相重合,剩余两处所述进水口的轴线与所述出水口的轴线相垂直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井筒内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为伴热带。
[0014]优选的,所述井筒内部设置有拦污栅,所述拦污栅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上方。
[0015]优选的,所述尖锐凸起呈三棱柱状设置。
[0016]优选的,所述井筒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上下布置,将井筒内外相连通的通道。
[0017]优选的,所述平台本体底部设置有下部基础,所述下部基础为4根灌注桩。
[0018]优选的,所述井筒内壁上还设置有保温层。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在充分考虑结构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在井筒外壁上设置尖锐凸起、在平台本体设置有呈三棱柱状的石笼,可对迎面而来的水流或障碍物进行分流作用,并对其撞击产生卸力作用,充分减少了水流和障碍物等对平台本体和井筒的冲撞,增加基础设施的寿命,尤其针对有冰凌和杂草茂盛的河流,应用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
[0021]2.通过在井筒内设加热装置和保温层,保证冬季井筒附近及内部水不结冰,保证冬季水位正常的测量;同时配合仪器室和栈桥,为其设备安全和人员检修,增加了安全性和便捷性;
[0022]3.通过在井筒内部设置拦污栅,可阻止随进水口进入的漂浮物进入井筒内,减少井筒内部的堵塞;
[0023]4.在迎水处和两侧增加至三处进水口,增加井筒内水流流动性,对沉积在内部的泥沙等杂物有冲刷作用,同时也减少淤积;
[0024]5.施工上,采用破冰钢板与井筒结合方式,减少了模板支护,保证了施工安全,节约了投资。
附图说明
[0025]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6]图1是本技术俯视图。
[0027]图2是沿A-A方向剖视图。
[0028]图3是井筒沿B-B方向剖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下部基础;2—平台本体;3—石笼;4—进水口;5—出水口;6—拦污栅;7—加热装置;8—井筒;81尖锐凸起;9—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
限制。
[0032]实施例一
[0033]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浮子水位观测平台,包括平台本体2,平台本体2顶部连接有井筒8,平台本体2底部设置有下部基础1,下部基础1为4根灌注桩,每根灌注桩直径不宜小于1000mm,灌注桩深度根据建设位置处地质情况确定,确保监测平台的抗冲刷性和稳定性。
[0034]井筒8底部开设有出水口5以及至少一个进水口4,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口4可设置有三处,井筒8与平台本体2连接处1000mm高迎水面及两侧设置进水口4共三处,背水面设置出水口5一处,即其中一处进水口4与出水口5的轴线相重合,剩余两处进水口4的轴线与出水口5的轴线相垂直设置,如图1和3,此举可增加井筒8内水流流动性,对进入沉积的泥沙或漂浮物有冲刷作用,减少阻塞。另外,进水口4的口径小于出水口5,目的在于防止体积较大的漂浮物进入,而沉积在内的漂浮物或淤积泥沙在水流冲刷下更容易从出水口5排出。
[0035]在迎水方向井筒8的外壁上设置有尖锐凸起81,优选的,尖锐凸起81呈三棱柱状设置。这样整个井筒8为似“鱼形”状、中间直径1000mm圆形中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三棱柱可为直三棱柱,即迎水面可为90度的直角,对迎面而来的异物、流冰的撞击有卸力作用;对无法进入进水口4的水流起分流作用,减少其对井筒8的冲击,有效保护井筒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子水位观测平台,包括平台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2)顶部连接有井筒(8),所述井筒(8)底部开设有出水口(5)以及至少一个进水口(4);在迎水方向所述井筒(8)的外壁上设置有尖锐凸起(81);所述平台本体(2)的端部设置有石笼(3),所述石笼(3)呈三棱柱状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子水位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4)设有三处,其中一处进水口(4)与所述出水口(5)的轴线相重合,剩余两处所述进水口(4)的轴线与所述出水口(5)的轴线相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子水位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8)内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7),该加热装置(7)为伴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婧高坚高源杨钊张冬岳云奎王世正盖永智董磊张东王琪毕博
申请(专利权)人:左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