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水溶液的热管换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水溶液的热管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热管换热器均采用单质或混合液体作为循环工质,在热管的蒸发段,循环工质从热侧工质吸收热量,蒸发为气体工质,此后经过热管的吸收段,循环工质释放热量到冷侧工质,冷凝为液体后回到热管的蒸发段。以此实现热量从热侧工质到冷侧工质的传递。
[0003]但目前的热管换热器技术的调节性较差,一方面由于热管的密封要求,中间循环介质的压力改变一般只能通过调节冷侧工质和热侧工质来间接进行实现,在冷侧工质和热侧工质不可调节时,中间循环介质的压力将无法人为调整,在工质温度产生变化后,热管段的壁面温度将会发生变化,蒸发压力也会随之改变,容易产生超压的风险;
[0004]另一方面热管的换热面积在初始设计并制作完成后,便很难进行二次调节,入口工质的参数确定后,换热量及出口工质的出口参数也随之确定,参数的可调节性较差。
[0005]因此,寻求一种新型热管换热工艺以期解决上述缺陷是目前亟须解决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溶液的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阀和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蒸发管、中间汽包、冷凝管,所述中间汽包的顶部连接于所述冷凝管,所述控制阀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蒸发管和所述中间汽包的底部,所述冷凝管、所述中间汽包、所述控制阀和所述蒸发管之间形成有回流管道,所述蒸发管与所述冷凝管之间相连通并形成有蒸发管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溶液的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汽包的外表面具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于所述蒸发管,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于所述冷凝管,所述蒸发管、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冷凝管之间形成所述蒸发管道。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军,赵晓光,许万民,闫斌,张林,白亮,
申请(专利权)人:昊姆上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