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34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壳体、沿光轴依次布置的光源系统、光源收集器、成像系统和镜头、以及风机和热交换散热器,成像系统设于第一壳体内,第一壳体的一端与镜头相密封,第一壳体的另一端与光源收集器相密封;成像系统与镜头之间形成散热空腔,风机设于散热空腔内,热交换散热器的一端设于散热空腔内,风机、成像系统、热交换散热器和散热空腔依次相接通以构成内循环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制造成本低、散热防尘效果好;光量利用率高、光轴稳定性好。光轴稳定性好。光轴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单片投影机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单片液晶投影机,即使用一片全彩TFT液晶屏为光阀,借助一定设计的科勒照明系统,由光源、聚光镜、前菲涅尔透镜、液晶屏、后菲涅尔透镜和镜头等组成,通过投射放大成像的投影机。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世,至今已几十年的历史,虽然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很多不足已经得到改善,比如体积、光通量输出、外观、色彩、质量稳定性等。
[0003]但由于液晶屏的透射率只有5~7%(视液晶屏的厂家和型号而定),其效率也就只有5~7%,剩余93~95%的光线,全部集中在液晶屏上被液晶屏吸收(有约1%的光线被液晶屏反射掉),以热量的形式体现出来,致使液晶屏的温度非常高,必须以风机强制散热,方能确保液晶屏的温度低于70摄氏度,因此从聚光镜到镜头之间所有的光学器件,因为需要通风而都不能密封起来,无法防止灰尘。致使光学器件在使用一定时间后,沉积的灰尘将严重致使投影机指标下降,严重者在使用一年(约3000小时)后,光学性能不及新机的1/5,难以继续使用,在每工作半个月左右,必须拆开整机对核心成像器件液晶屏等光学器件进行除尘,导致消费者对单片投影机失去了信心,因为维护实在太繁琐了。
[0004]因此,现有单片投影机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因积尘所造成的维护繁琐,是一件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旨在解决现有单片投影机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因积尘所造成的维护繁琐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壳体、沿光轴依次布置的光源系统、光源收集器、成像系统和镜头、以及风机和热交换散热器,成像系统设于第一壳体内,第一壳体的一端与镜头相密封,第一壳体的另一端与光源收集器相密封;成像系统与镜头之间形成散热空腔,风机设于散热空腔内,热交换散热器的一端设于散热空腔内,风机、成像系统、热交换散热器和散热空腔依次相接通以构成内循环气流通道。
[0007]进一步地,成像系统包括沿光轴依次布置的聚光透镜、隔热玻璃、显示屏和成像透镜,显示屏与风机之间、以及隔热玻璃与风机之间设有用于导流的回流槽。
[0008]进一步地,聚光透镜与隔热玻璃之间形成第一通风风道;隔热玻璃与显示屏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风道;显示屏与成像透镜之间形成第三通风风道;回流槽分别与第一通风风道、第二通风风道和第三通风风道相接通以构成回流通道。
[0009]进一步地,隔热玻璃上设有入射偏光片,显示屏上设有出射偏光片。
[0010]进一步地,聚光透镜为菲涅尔透镜。
[0011]进一步地,显示屏为液晶屏。
[0012]进一步地,成像透镜为菲涅尔透镜。
[0013]进一步地,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还包括光源散热器,光源散热器设于光源系统的一侧。
[0014]进一步地,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还包括散热风扇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一端与热交换散热器相密封,第二壳体的另一端与光源散热器相密封。
[0015]进一步地,光源散热器、散热风扇和热交换散热器依次成一条直线设置以形成直通封闭式气流通道。
[0016]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提供的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采用第一壳体、光源系统、光源收集器、成像系统、镜头、风机和热交换散热器,通过将光源系统、光源收集器、成像系统和镜头沿光轴依次布置,采用直投式,从而取消全反射镜,降低了材料成本,减少了光量的损失(5%左右),提高光轴的稳定性;光机采用密封性结构,防尘、防强光外漏,内部热量采用内部风机+内外交换散热器,达到内部散热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制造成本低、散热防尘效果好;光量利用率高、光轴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一实施例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一实施例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技术提供的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
[0022]10、第一壳体;20、光源系统;30、光源收集器;40、成像系统;50、镜头;60、风机;70、热交换散热器;41、聚光透镜;42、隔热玻璃;43、显示屏;44、成像透镜;80、光源散热器;90、散热风扇;110、第二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壳体10、沿光轴依次布置的光源系统20、光源收集器30、成像系统40和镜头50、以及风机60和热交换散热器70,成像系统40设于第一壳体10内,第一壳体10的一端与镜头50相密封,第一壳体10的另一端与光源收集器30相密封;成像系统40与镜头50之间形成散热空腔,风机60设于散热空腔内,热交换散热器70的一端设于散热空腔内,风机60、成像系统40、热交换散热器70和散热空腔依次相接通以构成内循环气流通道。
[0025]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光学路径直投的方式,无反射镜,光量利用量提高5%,减少原材料成本、提高光学轴心的准确度。
[0026]在上述结构中,请见图1和图2,成像系统40包括沿光轴依次布置的聚光透镜41、隔热玻璃42、显示屏43和成像透镜44,显示屏43与风机60之间、以及隔热玻璃42与风机60之间设有用于导流的回流槽。进一步地,聚光透镜41与隔热玻璃42之间形成第一通风风道;隔热玻璃42与显示屏43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风道;显示屏43与成像透镜44之间形成第三通风风道;回流槽分别与第一通风风道、第二通风风道和第三通风风道相接通以构成回流通道。在本实施例中,隔热玻璃42上设有入射偏光片,显示屏43上设有出射偏光片。在本实施例中,聚光透镜41和成像透镜44均采用菲涅尔透镜。显示屏43选用LCD液晶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风道导流,优化LCD液晶屏散热效果。
[0027]请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还包括光源散热器80、散热风扇90和第二壳体110,光源散热器80设于光源系统20的一侧。第二壳体110的一端与热交换散热器70相密封,第二壳体110的另一端与光源散热器80相密封。优选地,光源散热器80、散热风扇90和热交换散热器70依次成一条直线设置以形成直通封闭式气流通道。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直通封闭式气流通道,经过风机60,使得气流从热交换散热器70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壳体(10)、沿光轴依次布置的光源系统(20)、光源收集器(30)、成像系统(40)和镜头(50)、以及风机(60)和热交换散热器(70),所述成像系统(40)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0)内,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一端与所述镜头(50)相密封,所述第一壳体(10)的另一端与所述光源收集器(30)相密封;所述成像系统(40)与所述镜头(50)之间形成散热空腔,所述风机(60)设于所述散热空腔内,所述热交换散热器(70)的一端设于所述散热空腔内,所述风机(60)、所述成像系统(40)、所述热交换散热器(70)和所述散热空腔依次相接通以构成内循环气流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系统(40)包括沿光轴依次布置的聚光透镜(41)、隔热玻璃(42)、显示屏(43)和成像透镜(44),所述显示屏(43)与所述风机(60)之间、以及所述隔热玻璃(42)与所述风机(60)之间设有用于导流的回流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片液晶投影机直投式全密封光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透镜(41)与所述隔热玻璃(42)之间形成第一通风风道;所述隔热玻璃(42)与所述显示屏(43)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风道;所述显示屏(43)与所述成像透镜(44)之间形成第三通风风道;所述回流槽分别与所述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乐军吴贵来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创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