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息投影的智能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19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54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全息投影的智能墙体,其包括智能墙本体,智能墙本体内开设有收纳腔体,收纳腔体内设置有全息投影幕墙和用去驱动全息投影幕墙开启以及收纳关闭的驱动机构,全息投影幕墙包括幕墙框架、设置于幕墙框架表面的成像介质,位于全息投影幕墙一侧的地面设置有与全息投影幕墙配合的LED地幕。本申请具有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将全息投影幕墙与建筑物墙体有机结合的优点。体有机结合的优点。体有机结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全息投影的智能墙体


[0001]本申请涉及全息投影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全息投影的智能墙体。

技术介绍

[0002]全息投影技术属于3D技术的一种,原指利用干涉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全息投影技术通常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全息投影,而是使用珮珀尔幻像、边缘消隐等方法实现3D效果的一种类全息投影技术。这种类全息投影技术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电影、剧场、舞台表演以及演讲展示等场景,从而达到更加逼真和震撼的表现效果。
[0003]申请公布号为CN108681202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全息投影演艺装置,包括主舞台钢架,主舞台钢架上设有表演舞台,表演舞台上架设有全息投影膜及全息膜支架,全息投影膜与表演舞台呈一定角度倾斜;主舞台钢架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撑盘,支撑盘下方依次设置有水平回转支撑装置及移动轮组,水平回转支撑装置上设有伸出的第一摆臂,移动轮组包括行走轮及行走轮座,移动轮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包括电机组件、推杆组件及固定座,推杆组件的活动端与第一摆臂铰接。
[0004]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采用电机减速器驱动移动轮组带动表演舞台进行移动,方便全息投影演艺装置在剧场上下场,但是该技术方案不适合在室内较小的空间进行展示,并且无法进行方便的收纳。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室内空间进行全息投影,并提高室内全息投影装置的即时收纳,本申请将全息投影装置与建筑物墙体结合,提供了一种用于全息投影的智能墙体。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全息投影的智能墙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全息投影的智能墙体,包括智能墙本体,所述智能墙本体内开设有收纳腔体,所述收纳腔体内设置有全息投影幕墙和用去驱动全息投影幕墙开启以及收纳关闭的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全息投影幕墙一侧的地面设置有与全息投影幕墙配合的LED地幕。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机构可以将全息投影幕墙启动和回收至收纳腔体,有效利用了墙体内部的空间,大大节省了室内空间,提高了室内空间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在室内进行全息投影的便捷性。
[0009]优选的,所述全息投影幕墙包括幕墙框架、设置于幕墙框架表面的成像介质,所述幕墙框架包括顶部横架和一对竖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架和一对竖架组成幕墙框架,幕墙框架用于安装固定全息投影的成像介质,从而形成全息投影幕墙。
[0011]优选的,两所述竖架的底部均转动连接于收纳腔体的底壁,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收纳腔体底部的气缸、固定连接于气缸活塞杆输出端部的驱动横杆以及转动连接于驱动横杆两端的一对撑拉杆,一对所述撑拉杆远离驱动横杆方向的一端均转动连接于相应的
竖架侧壁。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气缸,气缸活塞杆顶升驱动横杆,驱动横杆驱动撑拉杆与驱动横杆转动连接的一端同步向上运动,撑拉杆与竖架侧壁转动连接的另一端同步向外推动幕墙框架,幕墙框架的竖架绕其底部转动连接点向外转动,从而实现对全息投影幕墙的角度调节。
[0013]优选的,所述驱动横杆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轮面抵接于收纳腔体的内壁。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轮沿收纳腔的内壁滚动,从而更加平稳顺畅地对驱动横杆进行导向支撑,有效提高了驱动横杆驱动的稳定性。
[0015]优选的,所述收纳腔体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导向轮适配的导向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可以进一步起到对导向轮导向支撑的效果。
[0017]优选的,所述智能墙本体开设有收纳腔体的一侧还设置有隐藏槽,所述隐藏槽内滑移连接有外墙面移门。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墙面移门可以对收纳腔体进行封闭遮挡,达到对全息投影幕墙隐藏和保护的效果。
[0019]优选的,所述外墙面移门的底壁设置有滑槽,位于所述外墙面移门下方的地面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滑移导向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槽配合滑移导轨可以更加平稳顺畅地滑移外墙面移门。
[0021]优选的,所述LED地幕的上方设置有透明玻璃板。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玻璃板在不影响LED地幕向全息投影幕墙透射光线的同时,可以对LED地幕进行遮盖保护。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在智能墙本体内开设收纳腔体和全息投影幕墙,并在收纳腔体内设置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可以将全息投影幕墙启动和回收至收纳腔体,有效利用了墙体内部的空间,大大节省了室内空间,提高了室内空间的利用效率以及在室内进行全息投影的便捷性;
[0025]2.将竖架的底部转动连接于收纳腔体的底壁,在气缸活塞杆顶部设置驱动横杆,驱动横杆两端转动连接一对撑拉杆,撑拉杆远离驱动横杆方向的一端均转动连接于相应的竖架侧壁,通过气缸活塞杆顶升驱动横杆,驱动横杆驱动撑拉杆与驱动横杆转动连接的一端同步上升,撑拉杆与竖架侧壁转动连接的另一端同步向外推动幕墙框架,幕墙框架的底部绕转动连接点向外转动,从而实现对全息投影幕墙的角度调节;
[0026]3.在驱动横杆的两端部设置导向轮,收纳腔的内侧壁开设与导向轮适配的导向槽,导向槽对导向轮进行导向支撑,有效提高了驱动横杆驱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全息投影的智能墙体的整体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全息投影的智能墙体的用于体现收纳腔体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0030]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智能墙本体;2、收纳腔体;21、导向槽;3、全息投影幕墙;31、幕墙框架;311、横架;312、竖架;32、成像介质;4、驱动机构;41、气缸;42、驱动横杆;43、撑拉杆;5、导向轮;6、隐藏槽;7、外墙面移门;71、滑槽;8、滑移导向轨;9、LED地幕;10、透明玻璃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全息投影的智能墙体。
实施例
[0034]参照图1,包括智能墙本体1,智能墙本体1内开设有收纳腔体2,收纳腔体2内设置有全息投影幕墙3,全息投影幕墙3包括幕墙框架31,幕墙框架31包括顶部横架311和一对竖架312,幕墙框架31之间安装有用于全息投影的成像介质32,本实施例中成像介质32优选投影效果好的全息透明膜。
[0035]参照图1和图2,幕墙框架31的竖架312的底部均转动连接于收纳腔体2的底壁。
[0036]参照图3和图4,收纳腔体2内设置有用去驱动全息投影幕墙3开启以及收纳关闭的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于收纳腔体2底部的气缸41,气缸41活塞杆输出端端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横杆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全息投影的智能墙体,包括智能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墙本体(1)内开设有收纳腔体(2),所述收纳腔体(2)内设置有全息投影幕墙(3)和用去驱动全息投影幕墙(3)开启以及收纳关闭的驱动机构(4),位于所述全息投影幕墙(3)一侧的地面设置有与全息投影幕墙(3)配合的LED地幕(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息投影的智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投影幕墙(3)包括幕墙框架(31)、设置于幕墙框架(31)表面的成像介质(32),所述幕墙框架(31)包括顶部横架(311)和一对竖架(3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全息投影的智能墙体,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竖架(312)的底部均转动连接于收纳腔体(2)的底壁,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于收纳腔体(2)底部的气缸(41)、固定连接于气缸(41)活塞杆输出端部的驱动横杆(42)以及转动连接于驱动横杆(42)两端的一对撑拉杆(43),一对所述撑拉杆(43)远离驱动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超郭敏贤陈静文陈明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纬纶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