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51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12
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该第一绝缘本体包括有一基部及自该基部延伸的舌部;多个第一导电端子,该第一接触部外露于该舌部上,而该第一焊接部则外露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后端;一强化端子,设置于该舌部内,其两侧的平板焊接部则供焊接于电路板上;以及一第二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其本体部延伸有一舌板,该舌板上则设有端子容置槽;多个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该端子容置槽中,且该第二焊接部则外露于第二绝缘本体外;一金属壳体,是包覆于该舌板外;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焊接部、强化端子的平板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间具有一高度差,使其可分别焊接于电路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焊接于电路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焊接于电路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组合


[000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组合,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焊接部间具有一高度差,使其得以分别焊接于电路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常见两个可以相互对接的电连接器,大多是通过端子焊接部将电连接器焊接在电路板上,提供两个电连接器相互插设对接,对接后两电连接器的端子相互接触导通,达到电性连接的目的。
[0003]目前现有的两个可以相互对接的电连接器,其焊接在电路板上时,焊接部几乎都设置在电路板的同一方向上,举例而言,两电连接器都同时焊接固定在电路板的上表面,使得两电连接器设置为同一方向。
[0004]在现今科技快速发展及环保意识抬头的情况下,使用发光二极体的发光源(灯条)开始普遍性的使用,而使用在发光灯条的电连接器通过上述对接结构虽然可以达到电性连接的目的,但是由于发光灯条是设置在一电子产品内,加上电子产品薄型化的需求与趋势,因此可以容置发光灯条的空间开始有所限制,使发光灯条内部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构造必须配合其体积缩小且更为精密。
[0005]由于容置空间的限制,因此若再使用现有的电连接器设置方法,将无法缩小化发光灯条,因此两个电连接器间的对接方式需有所改变,才能将发光灯条薄型化,并设置于电子产品内。
[0006]本技术专利技术人鉴于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组合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焊接部间具有一高度差,使其可分别焊接于两电路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
[0008]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包括有可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该第一绝缘本体包括有一基部及自该基部延伸的舌部;多个第一导电端子,该第一接触部是外露于该舌部上,而该第一焊接部则外露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后端;以及一第二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其本体部是延伸有一舌板,该舌板上则设有端子容置槽;多个第二导电端子,是设置于该端子容置槽中,且该第二焊接部则外露于第二绝缘本体外;一金属壳体,是包覆于该舌板外;该第一焊接部、强化端子的平板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间具有一高度差,使其可分别焊接于电路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
[0009]可选择性地,该舌板两侧分别垂直延伸一侧板,使得舌板为一U字型结构。
[0010]可选择性地,该第二接触部是自插入口方向反向折弯设置。
[0011]可选择性地,该金属壳体包覆后与第二绝缘本体为一体式设计。
[0012]可选择性地,该第一连接器更包括有一强化端子,其两侧的平板焊接部则外露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基部两侧。
[0013]可选择性地,该强化端子具有一设置于舌部内的片状部,提高舌部的结构强度。
[0014]可选择性地,该金属壳体两侧是延伸有一壳体焊接部,且该壳体焊接部与该第二焊接部共面。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焊接部、强化端子的平板焊接部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焊接部及壳体焊接部间具有一高度差,使其可分别焊接于电路板的相对面;
[0017]2.本技术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相互对接后,其两个电路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仍共面。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细部分解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实施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的另一角度立体实施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的侧面实施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0

电连接器组合
[0027]1…
一第一连接器
[0028]11

第一绝缘本体
[0029]111

基部
[0030]112

舌部
[0031]12

第一导电端子
[0032]121

第一接触部
[0033]122

第一连接部
[0034]123

第一焊接部
[0035]13

强化端子
[0036]131

片状部
[0037]132

平板焊接部
[0038]2…
第二连接器
[0039]21

第二绝缘本体
[0040]211

本体部
[0041]212

舌板
[0042]213

侧板
[0043]22

第二导电端子
[0044]221

第二接触部
[0045]222

第二固定部
[0046]223

第二焊接部
[0047]23

金属壳体
[0048]231

壳体焊接部
[0049]A

电路板
[0050]B

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52]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100,包括一第一连接器1及一第二连接器2。上述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为可相互分离、对接使用,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器1系为公端连接器,而该第二连接器2则为母端连接器,但实际应用时不局限于此。
[0053]所述第一连接器1包括有:
[0054]一第一绝缘本体11,该第一绝缘本体11包括有一基部111及自该基部111延伸的舌部112;
[0055]多个第一导电端子12,包括有第一接触部121、第一连接部122及第一焊接部123,该第一接触部121外露于该舌部112上,而该第一焊接部123则外露于该第一绝缘本体11后端;
[0056]一强化端子13,具有一片状部131且设置于该舌部112内,用以提高舌部112的结构强度,其两侧的平板焊接部132则外露于该第一绝缘本体11的基部111两侧,使其与第一焊接部123相同,可供焊接于电路板上。
[0057]所述第二连接器2包括有:
[0058]一第二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可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该第一绝缘本体包括有一基部及自该基部延伸的舌部;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包括有第一接触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一焊接部,该第一接触部外露于该舌部上,而该第一焊接部则外露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后端;一第二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其包括有一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延伸的舌板,该舌板上则设有多个端子容置槽;多个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该端子容置槽中,且其包括外露于第二绝缘本体舌板外的第二接触部、固定于端子容置槽内的第二固定部及外露于该本体部后端的第二焊接部;一金属壳体,包覆于该舌板外,该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间具有一高度差,使其可分别焊接于电路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且当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惠耀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元昂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