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军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6076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该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主要由:装置本体(1)、顶盖(2)、固定针(3)以及夹线装置(4)组合而成,所述顶盖(2)与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端转轴连接,所述固定针(3)与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夹线装置(4)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结构简单,设有可开合的顶盖,便于开启的同时可挡住大部分顶部掉落的尘土与灰尘,便于清洁打理,而夹线盘采用圆盘式样,拆卸方便快捷,安装牢固可靠,使用寿命长。命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通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信光缆是由若干根(芯)光纤(一般从几芯到几千芯)构成的缆心和外护层所组成。光纤与传统的对称铜回路及同轴铜回路相比较,其传输容量大得多;衰耗少;传输距离长;体积小;重量轻;无电磁干扰;成本低,是当前最有前景的通信传输媒体。它正广泛地用于电信、电力、广播等各部门的信号传输上,将逐步成为未来通信网络的主体。
[0003]随着国家的不断壮大,我国的技术和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地增强,其中通讯设备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讯设备也是国家重要的探索和开发的领域,在通讯建设的时候通讯的电缆在进行安装和放置的时候通常需要进行固定,防止电缆出现混乱,但现有的固定装置大多结构复杂,埋入地下时间久之后被土与灰尘覆盖,不便对光缆进行清理,为尽可能多的增加固定装置的使用率,很多固定装置采用多层式的固定架,该装置虽然能够一次固定足够多的光缆,但进行拆装维护时候会变得十分困难,如果是最底层的光缆出现问题需要更换时需要将上部基层的固定装置全部拆卸才能进行,不仅增大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也极大的影响了施工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该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主要由:装置本体、顶盖、固定针以及夹线装置组合而成,所述顶盖与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转轴连接,所述固定针与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夹线装置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通过顶盖遮挡尘土与灰尘,使其内部较为清洁,打理方便。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顶盖的活动端设有卡扣,卡扣结构便于顶盖的开启与闭合。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装置本体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卡扣位置与结构相对应的卡环,卡环与卡扣配合,操作方便且不易损坏。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夹线装置主要由:支撑柱、夹线盘组合而成,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夹线盘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转轴连接,通过支撑柱与限位转轴,使夹线盘固定在装置本体内部并可绕转轴180旋转,防止线缆交错拧结,由于线缆长度较长且夹线盘直径较小,保证其位移程度不会对线缆造成坏。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夹线装置还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由于该装置使用时间较长,为进一步提高其使用寿命,增加加强杆,防止支撑柱损坏。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夹线盘圆盘状,方便线缆的拆卸与安装,可将待安装的线槽旋转至最顶部。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夹线盘的边沿设有线槽,每个固定装置的线槽均进行同样的数字标记或颜色标记,确保同一个光缆在各个固定装置内均安装在同一位置的线槽内。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线槽数量为5个,所述线槽均设置于圆盘状的夹线盘的同一个半圆内,防止电缆在转转的过程中与支撑柱交叉打结。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线槽上设有线夹,所述线夹的内表面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为橡胶垫片并且可拆卸更换,为了防止电缆表皮被金属线夹损坏。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结构简单,设有可开合的顶盖,便于开启的同时可挡住大部分顶部掉落的尘土与灰尘,便于清洁打理,而夹线盘采用圆盘式样,拆卸方便快捷,安装牢固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夹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19]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0]实施例一:图1-图3示出了一种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该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主要由:装置本体1、顶盖2、固定针3以及夹线装置4组合而成,所述顶盖2与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端转轴连接,所述固定针3与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夹线装置4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通过顶盖遮挡尘土与灰尘,使其内部较为清洁,打理方便;所述顶盖2的活动端设有卡扣21,卡扣结构便于顶盖的开启与闭合;所述装置本体1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卡扣21位置与结构相对应的卡环11,卡环与卡扣配合,操作方便且不易损坏;所述夹线装置4主要由:支撑柱41、夹线盘42组合而成,所述支撑柱41的底端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夹线盘42与所述支撑柱41的顶端转轴连接,通过支撑柱与限
位转轴,使夹线盘固定在装置本体内部并可绕转轴180旋转,防止线缆交错拧结,由于线缆长度较长且夹线盘直径较小,保证其位移程度不会对线缆造成坏;所述夹线装置4还设有加强杆43,所述加强杆43的第一端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43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41连接,由于该装置使用时间较长,为进一步提高其使用寿命,增加加强杆,防止支撑柱损坏;所述夹线盘42圆盘状,方便线缆的拆卸与安装,可将待安装的线槽旋转至最顶部;所述夹线盘42的边沿设有线槽421,每个固定装置的线槽均进行同样的数字标记或颜色标记,确保同一个光缆在各个固定装置内均安装在同一位置的线槽内;所述线槽421数量为5个,所述线槽均设置于圆盘状的夹线盘42的同一个半圆内,防止电缆在转转的过程中与支撑柱交叉打结;所述线槽421上设有线夹422,所述线夹422的内表面设有垫片4221,所述垫片为橡胶垫片并且可拆卸更换,为了防止电缆表皮被金属线夹损坏;需要注意的是,在电缆安装时由于线缆长度较长,通常需要用到若干固定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主要由:装置本体(1)、顶盖(2)、固定针(3)以及夹线装置(4)组合而成,所述顶盖(2)与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端转轴连接,所述固定针(3)与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夹线装置(4)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的活动端设有卡扣(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卡扣(21)位置与结构相对应的卡环(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维护的光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装置(4)主要由:支撑柱(41)、夹线盘(42)组合而成,所述支撑柱(41)的底端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夹线盘(42)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