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模拟环境的尾气分解及浓度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605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模拟环境的尾气分解及浓度测试装置,所述光源和风扇电连接至控制面板;所述隧道模型一侧设置有尾气瓶,所述尾气瓶通过进气管连通至隧道模型,所述进气管上还设置有阀门和流量计;所述隧道模型另一侧还设置有尾气浓度测试模块,所述尾气浓度测试模块通过出气管连通至隧道模型。本申请能够模拟隧道内环境,对尾气降解效果进行测试,通过在封闭门和边壁开孔,用于进气出气,控制隧道内尾气浓度;隧道内安装有电热片、风扇、光源和加湿器,用于尾气浓度测试模块显示尾气对应的浓度;本申请能够真实地模拟隧道的环境状态,测试隧道内尾气的分布状态,测量催化剂对不同尾气的降解效果。对不同尾气的降解效果。对不同尾气的降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隧道模拟环境的尾气分解及浓度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拟测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模拟环境的尾气分解及浓度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地下通道等结构物内由于环境比较封闭,汽车通行时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此聚集,由于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 HC、CO、NOx等,空气中的这些气体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一旦进入人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目前,对尾气的处理多采用加强通风的物理手段,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尾气,而对采用催件降解汽车尾气的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热,光催化剂方法就是采用催化剂如TiO2,喷洒在墙壁或者路表面,在光源的照射下将空气中的尾气催化成无害的气体或物质,以达到降解汽车尾气的目的,具有环保、高效的优点。为了模拟探究隧道内的尾气浓度分布情况,以及光催化剂对尾气的降解效果,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一种模拟隧道装置并能够测试其中尾气浓度分布及催化剂对尾气分解效果的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模拟环境的尾气分解及浓度测试装置。
[0004]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方案是:一种用于隧道模拟环境的尾气分解及浓度测试装置,包括隧道模型,所述隧道模型内设置有复数个光源和风扇,所述光源和风扇电连接至控制面板;
[0005]所述隧道模型一侧设置有尾气瓶,所述尾气瓶通过进气管连通至隧道模型,所述进气管上还设置有阀门和流量计;
[0006]所述隧道模型另一侧还设置有尾气浓度测试模块,所述尾气浓度测试模块通过出气管连通至隧道模型;
[0007]所述隧道模型首尾两端还设置有封闭门,所述封闭门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隧道模型边壁上设置有出气孔;
[0008]所述进气管尾端、出气管首端均套有橡胶塞,所述进气管上的橡胶塞嵌入式安装在封闭门的进气孔上,所述出气管上橡胶塞嵌入式安装在隧道模型边壁的出气孔上。
[0009]所述隧道模型内还设置有电热片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热片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与尾气浓度测试模块之间还设置有汽油滤清器。
[0011]作为优选,所述隧道模型一侧还设置有方便更换带催化剂车辙板的舱门,开启舱门即可更换不同催化剂含量的车辙板,无需开启封闭门。
[0012]作为优选,所述光源为紫外灯、或者荧光灯、或者LED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作为优选,所述隧道模型内还设置有加湿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加湿器和湿度传
感器分别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能够模拟隧道内环境,对尾气降解效果进行测试,通过在封闭门和边壁开孔,用于进气出气,控制隧道内尾气浓度;隧道内安装有电热片、风扇、光源和加湿器,用于尾气浓度测试模块显示尾气对应的浓度;本申请能够真实地模拟隧道的环境状态,测试隧道内尾气的分布状态,测量催化剂对不同尾气的降解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橡胶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用于隧道模拟环境的尾气分解及浓度测试装置,包括隧道模型,本申请的隧道模型优选采用聚氯乙烯(PVC)材料制成。所述隧道模型内设置有复数个光源1和风扇2,所述光源1和风扇2电连接至控制面板3;本申请的光源1优选为紫外灯、或者荧光灯、或者LED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所述隧道模型一侧设置有尾气瓶4,所述尾气瓶4通过进气管5 连通至隧道模型,所述进气管5上还设置有阀门6和流量计7;用于控制尾气的进气速度,调整隧道内的不同尾气浓度状态。
[0020]所述隧道模型另一侧还设置有尾气浓度测试模块8,所述尾气浓度测试模块8通过出气管9连通至隧道模型;尾气浓度测试模块能够检测尾气的种类和浓度,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方便直观了解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0021]为了方便组装拆卸,所述隧道模型首尾两端还设置有封闭门10,所述封闭门10上设置有进气孔11,所述隧道模型边壁上设置有出气孔12;所述进气管5尾端、出气管9首端均套有橡胶塞13,所述进气管5上的橡胶塞13嵌入式安装在封闭门的进气孔11上,所述出气管9上橡胶塞13嵌入式安装在隧道模型边壁的出气孔12上。试验结束后也可将橡胶塞塞入进气孔和出气孔中,使隧道模型保持整洁干净。
[0022]为了测试温度对尾气浓度的影响,所述隧道模型内还设置有电热片14和温度传感器15,所述电热片14和温度传感器15,分别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为了测试湿度对测试的影响,所述隧道模型内还设置有加湿器18和湿度传感器19,所述加湿器18和湿度传感器19分别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
[0023]为了对尾气进行准确测试分析,所述进气管5与尾气浓度测试模块8之间还设置有汽油滤清器16,有效过滤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减少干扰,使数据更加准确。
[0024]为了方便操作,所述隧道模型一侧还设置有方便更换带催化剂车辙板的舱门17,开启舱门即可更换不同催化剂含量的车辙板,无需开启封闭门。
[0025]本申请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撒有一定量催化剂的车辙板(或者纸板、玻璃板等)放入隧道模型中,装上不同的灯源(如紫外灯、荧光灯、LED灯等),然后将隧道模型的封闭们10装上,将尾气瓶4通过进气管5用橡胶塞13连接到进气孔11,将尾气浓度测试模块8的通过橡胶塞13连接到隧道洞壁上的出气孔12处,并用胶带/橡胶塞封闭其它小孔以保证
隧道的密闭性,通过控制面板3设置好光照、温度条件,打开尾气瓶的阀门6,根据流量计7确定通入隧道内的尾气量,达到设定初始浓度后关闭阀门,打开风扇2搅拌一段时间后关闭,打开尾气浓度测试模块8,待数据稳定时,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下对应气体的浓度,可根据要求测量不同位置处的尾气浓度。初始尾气浓度C0与最终尾气浓度C
t
的差值比上初始尾气浓度C0即累积分解率,来表征和评价催化剂对尾气的分解效果,见下式:
[0026][0027]式中:—表示各尾气的累计分解率(%);
[0028]C0—表示各气体的初始气体浓度;
[0029]C
t
—经试件催化作用后,t时刻尾气收集与反应箱各气体浓度。
[0030]通过本测试系统,可以得到催化剂在不同灯源、不同光照强度、不同尾气初始浓度、不同催化剂类型及用量、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等多种环境条件下对隧道不同位置处的尾气降解效果,进而进行隧道尾气分布规律及催化剂种类优选等研究。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模拟环境的尾气分解及浓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模型,所述隧道模型内设置有复数个光源和风扇,所述光源和风扇电连接至控制面板;所述隧道模型一侧设置有尾气瓶,所述尾气瓶通过进气管连通至隧道模型,所述进气管上还设置有阀门和流量计;所述隧道模型另一侧还设置有尾气浓度测试模块,所述尾气浓度测试模块通过出气管连通至隧道模型;所述隧道模型首尾两端还设置有封闭门,所述封闭门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隧道模型边壁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进气管尾端、出气管首端均套有橡胶塞,所述进气管上的橡胶塞嵌入式安装在封闭门的进气孔上,所述出气管上橡胶塞嵌入式安装在隧道模型边壁的出气孔上;所述隧道模型内还设置有电热片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热片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大伟吴传海郑南翔许新权雷俊安李善强范倩谢光宁包聪灵肖瑶刘新海邓星鹤王志祥陈楚鹏肖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