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荣云专利>正文

一种园林设计生态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98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园林生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园林设计生态坡,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园林设计生态坡排水效果差,水土流失严重,安全隐患大、水位上涨后,水对生态坡进行反向灌入,导致生态坡含水量过多的问题,其包括框架,框架的内腔装填有泥土层,泥土层的底部安装有隔离层,隔离层的底部固定有支柱,支柱的一端安装有浮板,框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防护网,框架位于第一防护网侧面的顶部安装有第二防护网,框架位于第二防护网侧面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侧面安装有隔离网,框架的侧面固定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排水效果佳,水土不易流失,安全隐患低、水位上涨后,反向灌入的水量少,不会对生态坡造成过多干扰的优点。不会对生态坡造成过多干扰的优点。不会对生态坡造成过多干扰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设计生态坡


[0001]本技术属于园林生态
,具体为一种园林设计生态坡。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0003]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园林设计生态坡在使用时排水效果差,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当泥土流失过多后,就会导致生态坡直接崩塌,安全隐患大;同时在河岸水位上涨时,河岸中的水容易通过生态坡上的排水口进行反向灌入,导致生态坡中的含水量增加,为此提出了一种园林设计生态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设计生态坡,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园林设计生态坡排水效果差,水土流失严重,安全隐患大、水位上涨后,水对生态坡进行反向灌入,导致生态坡含水量过多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设计生态坡,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腔装填有泥土层,所述泥土层的底部安装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底部固定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一端安装有浮板,所述框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防护网,所述框架位于第一防护网侧面的顶部安装有第二防护网,所述框架位于第二防护网侧面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安装有隔离网,所述框架的侧面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腔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固定有封闭板,所述框架的底部固定有插杆,所述框架的侧面安装有石砖,所述石砖的侧面安装有楼梯,所述石砖的另一侧铺设有碎石层。
[0006]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管,且框架的侧面安装有分离网。
[0007]优选的,所述隔离层的内腔安装有铁丝网,且隔离层上的铁丝网涂抹有防腐涂料。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网的侧面开设有导水凹槽,且第一防护网上的导水两侧与楼梯的侧面相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石砖的中部开设有种植孔,且石砖上的种植孔可种植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植物。
[0010]优选的,所述碎石层位于泥土层的表面,且碎石层中的碎石为鹅卵石。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在工作中,通过雨水的冲击力被碎石层与石砖进行阻挡,当这些雨水与泥土层接触时,不会产生冲击效果,此时泥土也不会被溅射出去,框架顶部的水流则通过第一防护网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水流通过框架上的凹槽引导进入该生态坡较低的一处,降低了石砖
与碎石层表面的水量,同时石砖中的植物也会使泥土层更加牢固,随后这些水流则通过第二防护网进入框架内的管道处,保证了该园林设计生态坡在使用时排水效果佳,水土不易流失,安全隐患低;
[0013]2)、通过封闭板受到水的浮力影响,随之进行上升运动,当封闭板进行移动的同时受到活动杆与限位块的位置限定,避免了封闭板脱离现有位置,随后封闭板对框架侧面的排水口进行封闭,保证了该园林设计生态坡在水位上涨后,反向灌入的水量少,不会对生态坡造成过多干扰。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第一防护网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隔离网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活动杆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石砖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框架;2、泥土层;3、隔离层;4、支柱;5、浮板;6、第一防护网;7、第二防护网;8、支撑杆;9、隔离网;10、限位块;11、活动杆;12、封闭板;13、插杆;14、石砖;15、楼梯;16、碎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由图1-5给出,本技术包括框架1,框架1的内腔装填有泥土层2,泥土层2的底部安装有隔离层3,隔离层3的底部固定有支柱4,支柱4的一端安装有浮板5,框架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防护网6,框架1位于第一防护网6侧面的顶部安装有第二防护网7,框架1位于第二防护网7侧面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杆8,支撑杆8的侧面安装有隔离网9,框架1的侧面固定有限位块10,限位块10的内腔安装有活动杆11,活动杆11的底部固定有封闭板12,框架1的底部固定有插杆13,框架1的侧面安装有石砖14,石砖14的侧面安装有楼梯15,石砖14的另一侧铺设有碎石层16。
[0023]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框架1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管,且框架1的侧面安装有分离网,通过框架1的设置,使得其利用排水管对泥土层2中渗透的水进行排放,避免泥土层2中含有过多的水,产生水土流失的状况,同时分离网的使用,防止了生物进入其中,造成分离网所在的通道处产生堵塞的状况。
[0024]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隔离层3的内腔安装有铁丝网,且隔离层3上的铁丝网涂抹有防腐涂料,通过隔离层3的设置,使得其利用铁丝网对泥土层2进行阻挡,从而促使泥土层2的底部与框架1内腔的底部保持一定距离,进而方便水的排放工作,降低了泥土
层2中的水量。
[0025]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防护网6的侧面开设有导水凹槽,且第一防护网6上的导水两侧与楼梯15的侧面相贴合,通过第一防护网6的设置,使得其避免了相关凹槽处被泥土等物质堵塞,造成该凹槽处排水功能失效。
[0026]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石砖14的中部开设有种植孔,且石砖14上的种植孔可种植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植物,通过石砖14的设置,使得其利用种植孔进行相关植物的栽植,提高泥土层2的牢固性,有效的降低了水土流失。
[0027]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碎石层16位于泥土层2的表面,且碎石层16中的碎石为鹅卵石,通过碎石层16的设置,使得泥土层2不会与阳光之间产生直接的接触,下雨时,泥土层2中的泥土也不会出现溅射出来的现象,同时利用鹅卵石自身的美观性,也提高了该园林设计生态坡的美观效果。
[0028]工作原理:工作时,首先在雨天时,雨水的冲击力被碎石层16与石砖14进行阻挡,当这些雨水与泥土层2接触时,不会产生冲击效果,此时泥土也不会被溅射出去,框架1顶部的水流则通过第一防护网6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水流通过框架1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设计生态坡,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腔装填有泥土层(2),所述泥土层(2)的底部安装有隔离层(3),所述隔离层(3)的底部固定有支柱(4),所述支柱(4)的一端安装有浮板(5),所述框架(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防护网(6),所述框架(1)位于第一防护网(6)侧面的顶部安装有第二防护网(7),所述框架(1)位于第二防护网(7)侧面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侧面安装有隔离网(9),所述框架(1)的侧面固定有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的内腔安装有活动杆(11),所述活动杆(11)的底部固定有封闭板(12),所述框架(1)的底部固定有插杆(13),所述框架(1)的侧面安装有石砖(14),所述石砖(14)的侧面安装有楼梯(15),所述石砖(14)的另一侧铺设有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荣云魏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胡荣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