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膜下引流管放置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597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硬膜下引流管放置辅助装置,包括辅助管,所述辅助管的底部呈直角状,辅助管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管,辅助管的顶部侧壁焊接有固定把手,所述辅助管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的底端向下延伸并伸入辅助管的侧壁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辅助管,辅助管的底端呈直角,并且设置有活动管,活动管延长,将辅助管伸入到硬膜下适当位置,沿着辅助管放入引流管,引流管的底端便会发生弯折,不会直接向下插入到脑组织内,防止造成额外的伤害;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辅助管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可以通过限位机构调节高度,在插入辅助管时,可以以限位挡板做参照,防止辅助管插入的过深,避免辅助管触碰到脑组织。碰到脑组织。碰到脑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膜下引流管放置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硬膜下引流管放置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伤后三周以上颅内出血发生在硬脑膜下腔者,血肿增大后会产生占位效应,导致脑室和脑干受压,产生呕吐、意识障碍、头痛,颅内压增高为主,应及时CT确诊和果断手术干预,术后效果堪称满意。对于血肿的出血来源和发病机理尚无统一的认识。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血肿常发生于额顶颞半球凸面,积血量可达100—300毫升。临床表现以呕吐、意识障碍、头痛,颅内压增高为主,部分有痴呆、淡漠和智力迟钝等精神症状,少数可有偏瘫、失语和局源性癫痫等局源性脑症状。本病表现为慢性过程,早期容易被忽视,应及时手术,病死或疗效欠佳者,多因脑疝或脑疝后未及时果断干预治疗,伴有并发症者。
[0003]目前在手术中,硬膜下引流为硬膜下出血及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主要治疗方式,因此通常需要在硬膜内放置引流管,将血肿及积液引流出来,若是直接插入引流管时,由于不能很好的控制引流管的位置及头端方向,引流管的下端可能会触碰甚至插入到硬膜下的脑组织,并给其造成损伤,给病人带来额外的痛苦甚至有生命危险,增加了手术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膜下引流管放置辅助装置,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辅助管,辅助管的底端呈直角,并且设置有活动管,活动管可适当延长,将辅助管伸入到硬膜下适当位置,沿着辅助管放入引流管,引流管的底端便会发生弯折,不会直接向下插入到脑组织内,防止造成额外的伤害;
[0005]同时,本技术在使用时,辅助管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可以通过限位机构调节高度,在插入辅助管时,可以以限位挡板做参照,防止辅助管插入的过深,避免辅助管触碰到硬膜下组织。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硬膜下引流管放置辅助装置,包括辅助管,所述辅助管的底部呈直角状,辅助管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管,辅助管的顶部侧壁焊接有固定把手;
[0008]所述辅助管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的底端向下延伸并伸入辅助管的侧壁内,在辅助管的侧壁内切驱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主动锥形齿轮的底端啮合有从动锥形齿轮,从动锥形齿轮的中心处设置有活动轴,且从动锥形齿轮通过活动轴与辅助管转动连接;
[0009]所述活动轴远离从动锥形齿轮的一端表面套接有驱动齿轮,在辅助管的侧壁内且驱动齿轮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向下延伸至活动管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齿条,且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齿条的底端与活动管相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齿条的顶端焊接有移动滑块,移动滑块四周紧贴于滑槽的内侧壁,
且齿条通过移动滑块与辅助管滑动连接,齿条的底端焊接有推杆,且齿条通过推杆与活动管相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齿条的表面阵列分布有梯形齿,且齿条通过梯形齿与驱动齿轮相啮合。
[0012]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管的表面套接有限位挡板,辅助管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挡板通过限位机构与辅助管滑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管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且限位机构位于活动槽内,限位机构与限位挡板的内侧壁相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丝杠,丝杠的表面螺纹相连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与限位挡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限位滑块的底端焊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且活动板与固定板滑动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为中空设置,活动板的底端位于固定板内,且活动板在固定板内滑动。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辅助管,辅助管的底端呈直角,并且设置有活动管,活动管可适当延长,将辅助管伸入到硬膜下适当位置,沿着辅助管放入引流管,引流管的底端便会发生弯折,不会直接插入到组织内,防止造成额外的伤害;
[0018]2、本技术在使用时,辅助管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可以通过限位机构调节高度,在插入辅助管时,可以以限位挡板做参照,防止辅助管插入的过深,避免辅助管触碰到脑组织。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活动管剖视图;
[0022]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主动锥形齿轮与从动锥形齿轮连接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齿条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辅助管;2、活动管;3、固定把手;4、驱动杆;5、主动锥形齿轮;6、从动锥形齿轮;7、活动轴;8、驱动齿轮;9、齿条;91、移动滑块;92、梯形齿;93、推杆;10、滑槽;11、限位挡板;12、限位机构;121、丝杠;122、限位滑块;123、活动板;124、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

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一种硬膜下引流管放置辅助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辅助管1,辅助管1的底部呈直角状,辅助管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管2,辅助管1的顶部侧壁焊接有固定把手3。
[0030]辅助管1的表面套接有限位挡板11,辅助管1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12,限位挡板11通过限位机构12与辅助管1滑动连接。
[0031]辅助管1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且限位机构12位于活动槽内,限位机构12与限位挡板11的内侧壁相连接。
[0032]如图6所示,限位机构12包括丝杠121,丝杠121的表面螺纹相连有限位滑块122,且限位滑块122与限位挡板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限位滑块122的底端焊接有活动板123,活动板12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124,且活动板123与固定板124滑动连接。
[0033]固定板124为中空设置,活动板123的底端位于固定板124内,且活动板123在固定板124内滑动,限位挡板11通过限位机构12可以在辅助管1的表面上下滑动,从而可以调节限位挡板11的位置,通过转动丝杠121,丝杠121带动其表面的限位滑块122做上下移动,限位滑块122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膜下引流管放置辅助装置,包括辅助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管(1)的底部呈直角状,辅助管(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管(2),辅助管(1)的顶部侧壁焊接有固定把手(3);所述辅助管(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4),驱动杆(4)的底端向下延伸并伸入辅助管(1)的侧壁内,在辅助管(1)的侧壁内切驱动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5),主动锥形齿轮(5)的底端啮合有从动锥形齿轮(6),从动锥形齿轮(6)的中心处设置有活动轴(7),且从动锥形齿轮(6)通过活动轴(7)与辅助管(1)转动连接;所述活动轴(7)远离从动锥形齿轮(6)的一端表面套接有驱动齿轮(8),在辅助管(1)的侧壁内且驱动齿轮(8)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向下延伸至活动管(2)处,滑槽(10)内滑动连接有齿条(9),且齿条(9)与驱动齿轮(8)啮合,齿条(9)的底端与活动管(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膜下引流管放置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9)的顶端焊接有移动滑块(91),移动滑块(91)四周紧贴于滑槽(10)的内侧壁,且齿条(9)通过移动滑块(91)与辅助管(1)滑动连接,齿条(9)的底端焊接有推杆(93),且齿条(9)通过推杆(93)与活动管(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雅旋郭瑞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