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踏雪鞋的绑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91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58
一种踏雪鞋的绑带结构,包括踩踏部、绑带和芭扣,踩踏部位于鞋帮的底部对应于鞋面前部位置,踩踏部前端中部凸设有第一穿孔件,踩踏部里侧前后位置凸设有第二穿孔件和第三穿孔件,绑带为二根,踩踏部外侧设有前后二个可对绑带进行锁紧或放松的芭扣,第一根绑带一端固定在踩踏部外侧前部,另一端从向前穿过第一穿孔件,再折返、再向后穿过第二穿孔件,向外折返,穿过前面的芭扣锁紧;第二根绑带的一端固定在踩踏部的里侧后部,另一端向外穿过后面的芭扣锁紧,二个芭扣之间连接有可对二根绑带进行放松或锁紧的拉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更加简单合理,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调节方便、连接牢固稳定,在雪地上行走轻便、安全、防滑。防滑。防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踏雪鞋的绑带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外运动用品,具体涉及一种踏雪鞋的绑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踏雪鞋(Snowshoes),也译作雪掌,熊掌鞋,踏雪板,雪套,是用于在雪地上行走的鞋具。踏雪鞋通过将人体的重量分散在更大的区域,能够避免脚完全陷入雪中。传统的踏雪鞋大多是由鞋框、鞋面、鞋齿和鞋帮四大部分组成,鞋帮包括后跟带和绑带,是采用系鞋带和解鞋带的方式而被人们使用,但是这种方式很不方便,如果鞋带系得紧,打成死结,脱卸就很不方便,而且在雪地上行走较笨重,易摔倒。
[0003]目前也出现了能快速系鞋带、脱鞋的踏雪鞋,如专利号为200920115845.X的中国专利《一种雪地鞋》,包括外框、底衬面、脚座、后底座、前底座、支撑带、鞋带、二根鞋垫、二根扣带,在底衬面中间偏前位置开有一个供鞋垫和前底座活动的孔,底衬面固定在外框上支撑带固定在外框中间偏前位置,支撑带的中间跨在底衬面的孔上,二根鞋带装在鞋垫的凸耳上,二根扣带分别固定在鞋垫左右两侧。该雪地鞋采用二根平行设置的鞋带并分别通过鞋扣系紧固定,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是还不够方便快捷,而且鞋带也易松开。
[0004]还有专利号为201120333042.9的中国专利《一种踏雪鞋的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踩踏部件,踩踏部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前后二个穿孔件;一扣体,所述扣体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一矩形孔,在矩形孔内设有二个纵向柱将矩形孔分割成三个纵向的条形孔;一绑带,所述绑带的二头从下面分别穿过踩踏部件前端的二个穿孔件,然后分别向上折返交叉后各自从下面穿过后端的二个穿孔件再向上折返,从所述扣体的底部两侧分别穿过扣体上的中间条形孔向上折返,再分别从两侧的纵向柱的上方绕过,最后从两侧的条形孔向下穿出。该绑带结构比较简单、操作便捷,只需一根绑带与扣体配合就能将鞋系紧,但是其结构不够合理,绑带穿孔比较麻烦,而且扣体是设置在中部,会造成脚面不舒服,而且鞋子的前端也没有限位点,如果鞋带松动会造成脚往前移动,因此在结构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0005]另外,传统踏雪鞋的鞋框截面采用圆形的管材,虽然重量减轻了,便于携带和使用,但是由于截面使圆形,所以雪鞋的破冰雪能力不够理想,并且进一步造成侧齿和鞋面固定安装在鞋架上难度较大,牢固性不够好,因此在结构上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合理、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的踏雪鞋的绑带结构。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踏雪鞋的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结构包括踩踏部、绑带和芭扣,踩踏部位于鞋帮的底部对应于鞋面的前部位置,踩踏部的前端中部凸设有阻挡鞋子前移的挡件,挡件上开有第一穿孔件,踩踏部的前部左侧、右侧分别分布有左、右鞋面连接片,踩踏部的后部左、右侧布置有左、右后跟带连
接片,其中,在踩踏部里侧的鞋面连接片和后跟带分别设置第二穿孔件、第三穿孔件,在踩踏部外侧的鞋面连接片和后跟带分别设有前后二个可对绑带进行锁紧或放松的芭扣,绑带为二根,第一根绑带的一端固定在踩踏部的外侧鞋面连接片上,第一根绑带的另一端从向前穿过挡件上的第一穿孔件,再向后折返,穿过里侧鞋面连接片的第二穿孔件,再向外折返,穿过前面的芭扣锁紧;第二根绑带的一端固定在踩踏部里侧后跟带的第三穿孔件,第二根绑带的另一端向外穿过后面的芭扣锁紧,二根绑带穿过芭扣后连接在一起,二个芭扣之间连接有可对二根绑带进行放松或锁紧的拉绳。
[0008]进一步,所述芭扣是由扣体和压板组合而成,扣体的上端凹设有一槽口,槽口的上端横向设有一挡板,槽口的两侧中部对称开设有轴孔,压板的下端为与扣体转动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上横向开设有与轴孔相对应的贯穿孔,通过套有扭簧的连接轴将压板的下端与扣体实现转动连接,绑带从压板的连接部的内侧向下穿过挡板、再从挡板的另一侧伸出扣体外,连接部的内侧横向凸设有与绑带相抵接触的齿状结构,压板的上端设有连接孔,拉绳的两端分别与二个芭扣的压板上端相连接,通过拉动拉绳,带动压板旋转,从而实现齿状结构与绑带紧抵或者与绑带松开。
[0009]再进一步,所述连接孔横向开设在压板的上端中部位置,压板的下端连接部为凸轮状结构,其外侧面为光滑弧面、内侧面的齿状结构为横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条形凸齿。
[0010]进一步,所述踩踏部为塑胶件,踩踏部的后端连接有左右二根后跟带,其中里侧后跟带的后端穿过踩踏部的后面连接片上定位口,使其前端与第二根绑带固定连接,芭扣的扣体下端开设有铆接孔,前面的芭扣与对应的前面的外侧鞋面连接片铆接固定,外侧后跟带的前端与外侧的连接片铆接固定,后面的芭扣的下端与外侧后跟带的前端铆接固定。
[0011]进一步,所述左侧后跟带上分布有多个定位扣,右侧后跟带上分布有多个定位孔,左侧后跟带与右侧后跟带通过定位扣与定位孔的配合可松紧调节地连接在一起,或者,所述左侧后跟带上分布有多个定位孔,右侧后跟带上分布有多个定位孔,左侧后跟带与右侧后跟带通过定位扣与定位孔的配合可松紧调节地连接在一起。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根绑带和第二根绑带的自由端上分别设有配合扣接的搭扣或者铆接件,二根绑带穿过芭扣后通过搭扣或者铆接件连接在一起,形成拉手。
[0013]再进一步,所述鞋帮的底部和前齿件固定在一起,鞋面对应于前齿件的位置设有镂空部,前齿件主体是一金属板,在金属板的前后分别弯折和压制出第一前齿和第二前齿,并在前齿件与鞋帮的底部之间形成安装套孔,金属横杆中间套有轴套,对应地,轴孔开在侧齿件和鞋框的叠合部位上,前齿件通过轴套和金属横杆与鞋框实现可转动连接。
[0014]优选,所述鞋框是由主体截面为三角形截面的金属管材制作而成的后端开口、中部基本水平、两端上翘的U形结构,尾部连接件固定连接在鞋框的后端开口位置,鞋框的上端面为供鞋面安装的安装面,鞋框的下端基本呈三角尖形状,在鞋框的下端三角尖结构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加防滑效果的侧齿件。
[0015]作为优选,所述尾部连接件呈圆弧过渡状的V形结构或者U形结构,尾部连接件通过插接、螺钉连接、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设置在鞋框的后端开口位置,构成封闭环形。
[0016]再进一步,所述尾部连接件的两端凸设有与鞋框开口处的三角形截面的金属管材的三角孔配合插接的插接部,尾部连接件通过尺寸配合与鞋框的后端插接固定,尾部连接件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与鞋面的后端相铆接或者螺钉连接的连接部。
[0017]优选,所述三角形截面的金属管材其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当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时,底边作为鞋框的上端面,顶角作为鞋框的下端,侧齿件设置在顶角端上,当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时,其中一直角边作为鞋框的上端面,另一直角边的锐角作为鞋框的下端,直角边作为鞋框的内侧面,侧齿件设置在鞋框的内侧面上。
[0018]优选,所述鞋框是由三角形截面的金属管材制作而成的仅仅一段式结构,或者,是由左右两段或者前后两段焊接而成的二段式结构。
[0019]最后,所述鞋面通过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踏雪鞋的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结构包括踩踏部、绑带和芭扣,踩踏部位于鞋帮的底部对应于鞋面的前部位置,踩踏部的前端中部凸设有阻挡鞋子前移的挡件,挡件上开有第一穿孔件,踩踏部的前部左侧、右侧分别有左、右鞋面连接片,踩踏部的后部左、右侧布置有左、右后跟带连接片,其中,在踩踏部里侧的鞋面连接片和后跟带分别设置第二穿孔件、第三穿孔件,在踩踏部外侧的鞋面连接片和后跟带分别设有前后二个可对绑带进行锁紧或放松的芭扣,绑带为二根,第一根绑带的一端固定在踩踏部的外侧鞋面连接片上,第一根绑带的另一端从向前穿过挡件上的第一穿孔件,再向后折返,穿过里侧鞋面连接片的第二穿孔件,再向外折返,穿过前面的芭扣锁紧;第二根绑带的一端固定在踩踏部里侧后跟带的第三穿孔件,第二根绑带的另一端向外穿过后面的芭扣锁紧,二根绑带穿过芭扣后连接在一起,二个芭扣之间连接有可对二根绑带进行放松或锁紧的拉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芭扣是由扣体和压板组合而成,扣体的上端凹设有一槽口,槽口的上端横向设有一挡板,槽口的两侧中部对称开设有轴孔,压板的下端为与扣体转动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上横向开设有与轴孔相对应的贯穿孔,通过套有扭簧的连接轴将压板的下端与扣体实现转动连接,绑带从压板的连接部的内侧向下穿过挡板、再从挡板的另一侧伸出扣体外,连接部的内侧横向凸设有与绑带相抵接触的齿状结构,压板的上端设有连接孔,拉绳的两端分别与二个芭扣的压板上端相连接,通过拉动拉绳,带动压板旋转,从而实现齿状结构与绑带紧抵或者与绑带松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横向开设在压板的上端中部位置,压板的下端连接部为凸轮状结构,其外侧面为光滑弧面、内侧面的齿状结构为横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条形凸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部为塑胶件,踩踏部的后端连接有左右二根后跟带,其中里侧后跟带的后端穿过踩踏部的后跟带连接片上定位口,使后跟带的前端与第二根绑带固定连接,芭扣的扣体下端开设有铆接孔,前面的芭扣与对应的前面的外侧鞋面连接片铆接固定,外侧后跟带的前端与外侧的后跟带连接片铆接固定,后面的芭扣的下端与外侧后跟带的前端铆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后跟带上分布有多个定位扣,右侧后跟带上分布有多个定位孔,左侧后跟带与右侧后跟带通过定位扣与定位孔的配合可松紧调节地连接在一起,或者,所述左侧后跟带上分布有多个定位孔,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学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兴达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