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打点用弹性顶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74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打点用弹性顶针,包括内设空腔的顶针筒,顶针筒前端设有能伸出顶针筒的顶针头,顶针筒的后端设有用于封闭空腔的尾座,尾座上设有垂直顶针筒轴线设置的安装块;顶针筒的空腔内设有两端分别顶住顶针头和尾座的复位弹簧,顶针头的尾部设有弹性加强件,弹性加强件包括与顶针头连接的弹性部以及与顶针筒内壁连接的限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好处是能够实现在数控立车上进行工件毛坯面的数控自动打点,无需通过人工手工操作机床手轮,逐个手动打点,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打点用弹性顶针


[0001]本技术属于车床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数控机床打点用弹性顶针。

技术介绍

[0002]在加工零部件上的孔位时,为了获得更精准的位置,工件需在数控机床上进行打点定位,以钻孔为例,通过顶针在工件表面打出中心孔眼,在钻孔时能够方便钻头定位,然而,现有顶针只适用于在精加工平面上的数控自动打点,由于毛坯面的粗糙度大,表面高低不平,无法在机床上进行数控自动打点,因此现有技术中毛坯面孔位打点的操作方法为:通过人工操作机床手轮,逐个进行手动打点。综上,现有技术由于顶针的问题工件不能在数控机床上实现自动打点,存在加工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加工过程中操作工劳动强度大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控机床打点用弹性顶针,能够实现在数控立车上进行工件毛坯面的数控自动打点,无需通过人工操作机床手轮,逐个手动打点,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04]为了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打点用弹性顶针,包括内设空腔的顶针筒,顶针筒前端设有能伸出顶针筒的顶针头,顶针筒的后端设有用于封闭空腔的尾座,尾座上设有垂直顶针筒轴线设置的安装块;顶针筒的空腔内设有两端分别顶住顶针头和尾座的复位弹簧,顶针头的尾部设有弹性加强件,弹性加强件包括与顶针头连接的弹性部以及与顶针筒内壁连接的限位部。
[0005]本申请安装块能够直接装夹在数控立车的刀头上进行打点,通过机床的滑枕移动来实现打点,极大的提供了操作便利性;无需更换镗头后再打点,省去了更换镗头的步骤,节约了加工时间;顶针头具有自动伸缩功能,即在打点时当顶针接触到工件并受力后使复位弹簧收缩,在工件上打出大小合适的点位;顶针头的尖头部分采用合金钢材料,在打点过程中不易损坏;通过限位部和顶针筒内壁配合,能够减小顶针头受到压力时的瞬时形变,从而具有更高的打点稳定性,并且保证了顶针头自动伸缩的功能。
[0006]作为优选,安装块为长方体结构,安装块的长度方向垂直顶针筒的轴线设置。方便安装块与车床的安装。
[0007]作为优选,限位部为圆环形,复位弹簧穿过限位部的内部,限位部的外周面设有外凸的阵列设置的连接齿肋,顶针筒的空腔内壁上设有从后端向前延伸设置的配合连接齿肋的连接凹槽。通过连接齿肋和连接凹槽实现限位部在顶针筒内壁的限位,并且保证弹性加强件前后移动的能力,弹性加强件只在顶针头受压初始提供较大的压力,之后能够缓慢被复位弹簧驱使移动,提高顶针打点的可靠性。
[0008]作为优选,连接齿肋为螺旋齿肋,连接凹槽为配合螺旋齿肋的螺旋凹槽。弹性加强件在沿轴线移动时会同时进行周向转动,并带动顶针头转动,从而能够提高打点效率。
[0009]作为优选,连接齿肋为沿限位部母线设置的直线齿肋,连接凹槽为配合直线齿肋的直线凹槽,直线齿肋和直线凹槽过渡配合。方便直线齿肋和直线凹槽之间的摩擦力控制,从而通过摩擦力和复位弹簧弹力同步对抗顶针打点初始受力,提高打点稳定性。
[0010]作为优选,弹性部包括若干根绕顶针筒轴线圆周阵列设置的弹条,弹条的下端设有“T”形块,顶针头的尾部设有配合“T”形块的“T”形槽。通过“T”形块和“T”形槽的配合来限制弹力加强件和顶针头之间的位移,安装方便,保证弹力加强件和顶针头之间的运动同步。
[0011]作为优选,尾座与顶针筒通过螺纹连接。连接方便稳定。
[0012]作为优选,限位部与弹条为一体结构,弹条包括弯折段和分别位于弯折段两端的平行限位部轴线设置的直条段。通过弯折部使弹条受力后发生弹性形变,从而能够使弹条更易在顶针头受力时配合变形,提高打点稳定性。
[0013]作为优选,朝向顶针筒轴线的直条段内侧位于限位部内侧的延展面上。减小弹性部和限位部连接处对复位弹簧的运动产生干扰,提高可靠性。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直接装夹在数控立车的刀头上进行打点,通过机床的滑枕移动来实现打点,极大的提供了操作便利性;无需更换镗头后再打点,省去了更换镗头的步骤,节约了加工时间;顶针头具有自动伸缩功能,即在打点时当顶针接触到工件并受力后使复位弹簧收缩,在工件上打出大小合适的点位;可在高低不平的毛坯面上通过数控立车编程实现自动打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顶针头的尖头部分采用合金钢材料,在打点过程中不易损坏;通过限位部和顶针筒内壁配合,能够减小顶针头受到压力时的瞬时形变,从而使顶针具有更高的打点稳定性,并且保证了顶针头自动伸缩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本技术中一种弹性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另一种弹性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安装块1
ꢀꢀ
尾座2
ꢀꢀ
顶针筒3
ꢀꢀ
复位弹簧4
ꢀꢀ
顶针头5
ꢀꢀ
弹性加强件6
ꢀꢀ
限位部61
ꢀꢀ
螺旋齿肋611a
ꢀꢀ
直线齿肋611b
ꢀꢀ
连接凹槽612
ꢀꢀ
弹条62
ꢀꢀ
弯折段621
ꢀꢀ
直条段622
ꢀꢀ“
T”形块6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为一种数控机床打点用弹性顶针,包括内设空腔的顶针筒3,顶针筒3前端设有能伸出顶针筒3的顶针头5,顶针头5的前端形状为圆锥形,顶针头5的后端形状为台阶圆轴,顶针筒3的前端内设有台阶孔,台阶孔和台阶圆轴配合,从而实现顶针头5和顶针筒3的单向限位。顶针筒3的后端设有用于封闭空腔的尾座2,尾座2与顶针筒3内壁通过螺纹连接。尾座2上设有垂直顶针筒3轴线设置的安装块1;安装块1为长方体结构,安装块1的长度方向垂直顶针筒3的轴线设置。顶针筒3的空腔内设有两端分别顶住顶针头5和尾座2的复位弹簧4,顶针头5的尾部设有弹性加强件6,弹性加强件6包括与顶针头5连接的弹性部以及与顶针筒3内壁连接的限位部61。限位部61为圆环形,复位弹簧4穿过限位部61的内部,限位部61的外周面设有外凸的阵列设置的连接齿肋,顶针筒3的空腔内壁上设
有从后端向前延伸设置的配合连接齿肋的连接凹槽612。连接齿肋为螺旋齿肋611a,连接凹槽612为配合螺旋齿肋611a的螺旋凹槽。弹性部包括十根绕顶针筒3轴线圆周阵列设置的弹条62,限位部61与弹条62为一体结构,弹条62包括弯折段621和分别位于弯折段621两端的平行限位部61轴线设置的直条段622。朝向顶针筒3轴线的直条段622内侧位于限位部61内侧的延展面上。弹条62的下端设有”T”形块63,顶针头5的尾部设有配合”T”形块63的“T”形槽。“T”形槽位于顶针头5后端的端面上,“T”形槽的一侧设有插入孔,插入孔的横截面与“T”形槽最大横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打点用弹性顶针,其特征是,包括内设空腔的顶针筒,顶针筒前端设有能伸出顶针筒的顶针头,顶针筒的后端设有用于封闭空腔的尾座,尾座上设有垂直顶针筒轴线设置的安装块;顶针筒的空腔内设有两端分别顶住顶针头和尾座的复位弹簧,顶针头的尾部设有弹性加强件,弹性加强件包括与顶针头连接的弹性部以及与顶针筒内壁连接的限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打点用弹性顶针,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块为长方体结构,安装块的长度方向垂直顶针筒的轴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打点用弹性顶针,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部为圆环形,复位弹簧穿过限位部的内部,限位部的外周面设有外凸的阵列设置的连接齿肋,顶针筒的空腔内壁上设有从后端向前延伸设置的配合连接齿肋的连接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打点用弹性顶针,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齿肋为螺旋齿肋,连接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晓鹏施旭明白振宇朱伟春肖侠庄文进马建峰韩斌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