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种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71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食用菌种植架,包括种植框架,种植框架内壁左右两侧之间沿垂直方向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种植板,种植板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种植板底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的底部贯穿种植板的顶部,挡板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的背面贯穿挡板的背面,种植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若干个隔板,隔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挡板相贴合,种植框架内壁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箱,集水箱的长度和宽度与种植框架内壁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序、整齐的将枯木摆放在种植板上,为工作人员的浇水工作提供了便利,同时节约了水资源。水资源。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种植架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种植
,具体涉及了一种食用菌种植架。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菇,目前食用菌的种植产业非常发达,格式各样的食用菌都可以通过人工种植的方式来获取。
[0003]一般食用菌是种植在种植架上,有些食用菌生长在枯树干或木段上,如香菇、木耳、银耳、平菇、猴头菇、金针菇和滑菇,工作人员常常会将枯木放置在种植架上,但由于枯木的长短不一,传统的种植架无法根据枯木的长度调节种植区域,不能有序、整齐的将枯木放置在种植架上,为浇水工作造成了困难,而且在浇水的时候,多余的水会沉积在种植架上,造成水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种植架,具备便于浇水、透气性强、节约水源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种植架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食用菌种植架,包括种植框架,所述种植框架的正面为“U”形结构,所述种植框架内壁左右两侧之间沿垂直方向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种植板,所述种植板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种植板底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底部贯穿种植板的顶部,所述挡板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背面贯穿挡板的背面,所述种植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若干个隔板,所述隔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挡板相贴合,所述种植框架内壁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长度和宽度与种植框架内壁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所述种植框架底部且靠近四角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刹车轮。
[0006]本技术的食用菌种植架,其中第一通槽内壁左右两侧之间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根第一栏杆,所述第二通槽内壁左右两侧之间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根第二栏杆,该结构设置,能够对枯木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避免枯木掉落。
[0007]本技术的食用菌种植架,其中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侧等距离开设有三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第一栏杆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栏杆穿过通孔的内部。
[0008]本技术的食用菌种植架,其中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圈,所述防滑橡胶圈的内壁与第一栏杆的外壁相贴合,该结构设置,增加了通孔与第一栏杆之间的摩擦力。
[0009]本技术的食用菌种植架,其中隔板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底部且靠近隔板一侧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于挡板的顶部,该结构设置,对隔板的运动轨迹起到了限定作用。
[0010]本技术的食用菌种植架,其中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所述防滑
橡胶垫的形状结构与滑槽的形状结构相契合,所述防滑橡胶垫的内壁与挡板的顶部相贴合,该结构设置,增加了隔板与挡板之间的摩擦力。
[0011]本技术的食用菌种植架,其中种植框架的顶部活动插接有遮阳板,所述遮阳板底部且靠近四角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活动插接于种植框架的顶部,该结构设置,遮挡部分光照,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对遮阳板进行拆卸。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在种植板上滑动连接的隔板,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枯木的长度,对隔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各个隔板之间的间距与枯木的长度相适配,通过在种植板正面和背面设置的挡板,使得枯木能够有序、整齐的放置在种植板上,为工作人员的浇水工作提供了便利,通过在种植板底部开设的第一通槽,配合第一通槽中设置的第一栏杆,使得工作人员在对靠近种植框架顶部的枯木浇水后,多余的水会通过第一通槽流向下一层的枯木上,避免传统浇水时水会堆积的现象发生,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浇水效率,通过在种植框架内壁底部设置的集水箱,使得最终多余的水能够汇集到集水箱的内部,对多余的水起到了收集作用,而且集水箱中的水蒸发后会增加空间的湿度,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
[0014]2、本技术通过在隔板底部设置的滑块、通孔以及通孔内部设置的防滑橡胶圈,配合隔板顶部设置的卡块、卡槽以及防滑橡胶垫,对隔板的运动轨迹起到了限定作用,同时增加了隔板与种植板、挡板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隔板固定时的稳定性,通过在种植框架顶部设置的遮阳板,能够在食用菌种植初期时,遮挡部分光照,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通过在遮阳板底部设置的插块,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对遮阳板进行拆卸,通过在挡板上设置的第二通槽,配合第二通槽中设置的第二栏杆,增加了该装置整体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种植板和挡板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种植板、挡板和隔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隔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种植框架;2、种植板;3、第一通槽;31、第一栏杆;4、挡板;41、第二通槽;42、第二栏杆;5、隔板;6、滑块;7、通孔;71、防滑橡胶圈;8、卡块;9、滑槽;91、防滑橡胶垫;10、集水箱;11、万向刹车轮;12、遮阳板;121、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2]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
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请参阅图1-4,本技术的食用菌种植架,包括种植框架1,种植框架 1的正面为“U”形结构,种植框架1内壁左右两侧之间沿垂直方向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种植板2,种植板2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4,种植板 2底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一通槽3,第一通槽3的底部贯穿种植板2的顶部,挡板4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槽41,第二通槽41的背面贯穿挡板4的背面,种植板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若干个隔板5,隔板5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挡板4 相贴合,种植框架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箱10,集水箱10的长度和宽度与种植框架1内壁的长度和宽度相同,种植框架1底部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种植架,包括种植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架(1)的正面为“U”形结构,所述种植框架(1)内壁左右两侧之间沿垂直方向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种植板(2),所述种植板(2)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种植板(2)底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一通槽(3),所述第一通槽(3)的底部贯穿种植板(2)的顶部,所述挡板(4)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槽(41),所述第二通槽(41)的背面贯穿挡板(4)的背面,所述种植板(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若干个隔板(5),所述隔板(5)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挡板(4)相贴合,所述种植框架(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箱(10),所述集水箱(10)的长度和宽度与种植框架(1)内壁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所述种植框架(1)底部且靠近四角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刹车轮(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3)内壁左右两侧之间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根第一栏杆(31),所述第二通槽(41)内壁左右两侧之间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根第二栏杆(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书光张翠娥范育明虞元伟
申请(专利权)人:灌南县园艺技术指导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