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海深磁耦合推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695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海深磁耦合推进器,该推进器包括后端盖补压系统、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电机磁耦合系统。通过该推进器,磁耦合隔离套和电机外壳做成一体,优化了结构,工作合理可靠;采用液体润滑方式,动摩擦的部分都设置了液体润滑槽,两处液体润滑为滑动结构;内外定向的结构,内定向块和外定向块实现了磁耦合的径向定位;解决了外转子摩擦副耗能大等导致装配维修困难和传动效率低下、内外磁铁的气隙不稳定的问题。气隙不稳定的问题。气隙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海深磁耦合推进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动力推进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全海深磁耦合推进器。

技术介绍

[0002]深海潜水器的动力单元一般都是电机带动螺旋桨转动来产生推力使得潜水器获取动能。动密封方式就是驱动单元与螺旋桨之间通过通轴连接,在连接轴与壳体之间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由于连接轴与壳体之间存在相对转动,故称为动密封。采用动密封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存在密封不可靠,需要定期更换密封圈等问题,所以动密封方式正逐渐被取代,尤其是深度较大时水下推进器一般都不采用该方式,也有采用此方式但是需要增加补压装置,使得在较深海域时可以推进器内部内外压差较小进而可以继续工作。
[0003]解决动密封问题的很好的方式是磁耦合,通常说的磁耦合联轴器的原理应用到水下推进器解决了全海深的压力过大的问题。磁耦合推进器一般由电机、电机驱动器、内转子、隔离套和外转子组成。磁耦合可实现全海深下的工作,实现了动密封传动动力到静密封的转换,但是也存在装配复杂,外转子摩擦副耗能大等导致装配维修困难和传动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4]同时选用的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海深磁耦合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端盖补压系统(100)、电机驱动控制系统(200)、电机磁耦合系统(300);所述后端盖补压系统(100)上设有弹簧压紧盖(106),所述弹簧压紧盖(106)左侧连接有后端盖(101),所述后端盖(101)内部设有移动活塞(104),所述移动活塞(104)与所述后端盖补压系统(100)内部的上下两壁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活塞(104)上设有若干O型圈(102);所述弹簧压紧盖(106)、移动活塞(104)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105),压缩所述移动活塞(104)向内移动;所述后端盖(101)下端连接有水密接头(107);所述后端盖(101)左下部连有轴向定位圈(103),所述轴向定位圈(103)一侧设有两个所述O型圈(102),所述O型圈(102)与所述后端盖(101)连接;所述后端盖补压系统(100)左侧通过固定螺栓(201)连接有所述电机驱动控制系统(200),所述电机驱动控制系统(200)包括电机驱动板(202)、散热板(203),所述散热板(203)位于所述电机驱动板(202)左侧且通过导热硅胶粘接;所述电机驱动控制系统(200)左侧连有所述电机磁耦合系统(300),所述电机磁耦合系统(300)上设有外壳(301),所述电机磁耦合系统(300)内部设置有定位盖(303),所述外壳(301)、定位盖(303)之间设有螺旋卡簧(302),所述螺旋卡簧(302)与所述外壳(301)连接,所述定位盖(303)内设有后轴承(304);所述定位盖(303)一侧设有电机绕组(305),所述电机绕组(305)通过热装加厌氧胶与所述外壳(30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绕组(305)内侧连有电机磁钢(306),所述电机磁钢(306)内侧设有转动轴(324),所述转动轴(324)后端与所述电机磁钢(306)连接;所述转动轴(324)前端外侧连有磁耦合内转子(307),所述磁耦合内转子(307)外侧连有内永磁体(308);所述磁耦合内转子(307)左下角连有前轴承(309),所述前轴承(309)、磁耦合内转子(307)之间设有卡簧(310);所述外壳(301)前端外侧设有内定向块(312),所述内定向块(312)在所述外壳(301)前端外侧转动,所述内定向块(312)前端连有前端磨片(313),所述前端磨片(313)一侧设有波簧垫片(316),所述波簧垫片(316)与所述外壳(301)连接,所述前端磨片(313)、波簧垫片(3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明磊陈龙冬李树强
申请(专利权)人: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