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缸驱动式转向的轨道穿梭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67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缸驱动式转向的轨道穿梭车,包括:车体;转向结构,其固定安置于车体上壁,且位于左端;驱动结构,其固定安置于车体上壁,且位于右端并与转向结构电性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穿梭车技术领域,通过将车体放在轨道上,将前轮以及后轮卡在轨道上后,可通过蓄电池供电,经过编程后的控制板控制电机驱动,经过传动带传动后使后轮转动推动车体移动;当轨道拐弯时,通过控制板控制电动缸驱动,当向左拐时电动缸伸长一定长度,向右拐时电动缸收缩一定长度进行控制前轮翻转实现车体转向;该设计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由于轨道固定,因此易于根据程序高精度控制,方便转弯,减轻车体摩擦以及卡滞。减轻车体摩擦以及卡滞。减轻车体摩擦以及卡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缸驱动式转向的轨道穿梭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穿梭车
,具体为一种电动缸驱动式转向的轨道穿梭车。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物流技术中,自动化立体仓库可大大提高仓储密度,由于立体仓库中货盘上的货物有时重达数百公斤,货物存取必须依靠自动化机械设备完成,仓库存取设备决定了仓库的存储密度、吞吐速度和自动化水平;目前使用的存取设备主要包括巷道堆垛机和轨道穿梭车,巷道堆垛机需要在存货货架旁边配置专门的行驶巷道,并且每个行驶巷道上的堆垛机存取货物有限,而穿梭车无需行驶巷道,可大幅度提高存储密度,逐渐成为了新一代立体仓库自动存取设备发展方向;
[0003]现有的轨道穿梭车都是通过锥齿轮传动尽心驱动行走,而在转向过程中,由于车轮直行易造成卡滞,难以控制行驶精度,并且内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因此,现设计一种电动缸驱动式转向的轨道穿梭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缸驱动式转向的轨道穿梭车,以解决转弯卡滞、难以控制精度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缸驱动式转向的轨道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转向结构(2),其固定安置于车体(1)上壁,且位于左端;驱动结构(3),其固定安置于车体(1)上壁,且位于右端并与转向结构(2)电性相连;还包括:两对结构相同的支杆(4)以及外壳(5),所述车体(1)为矩形结构,且其上壁右端中心线上开设有传动口,两对所述支杆(4)其一端分别固定焊接于车体(1)上壁,且分别位于四角部位处相互对称,所述外壳(5)为无下壁箱体结构,所述外壳(5)固定安置于两对所述支杆(4)另一端上,且叩装于车体(1)上;所述转向结构(2),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轴承(21)、一对结构相同的轮架(22)、一对结构相同的前轮(23)、一对结构相同的传动杆(24)、限位架(25)、滑块(26)、驱动杆(27)、一对结构相同的转接件(28)以及电动缸(29);一对所述轴承(21)分别固定嵌装于车体(1)左端内,且分别位于左端两角部位处,一对所述轮架(22)其一端分别固定插装于轴承(21)内,且相互对称,一对所述前轮(23)分别活动安置于一对所述轮架(22)另一端内,一对所述传动杆(24)其一端分别固定焊接于轮架(22)一端上,且位于车体(1)上方并相互对称,所述限位架(25)固定焊接于车体(1)上壁,且位于轮架(22)右侧并位于中心线上,所述限位架(25)其中心部位处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滑块(26)活动嵌装于限位架(25)限位滑槽内,所述驱动杆(27)其侧壁中心部位处固定焊接于滑块(26)一端上,一对所述转接件(28)其一端分别固定套装于驱动杆(27)两端上,且相互对称,并其另一端分别活动安置于一对所述传动杆(24)另一端上,所述电动缸(29)固定安置于车体(1)上壁,且位于限位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伟刘庆国朱宝华翁忠杰何晓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穗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