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三轮车
[0001]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三轮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儿童三轮车车架包括前支架组件、左后支架组件、右后支架组件、主车架、鞍座、设置在前支架组件下方的前轮、设置在左后支架组件上的左后轮以及设置在右后支架组件上的右后轮。现有的儿童三轮车通常不能折叠,或者是折叠后体积仍较大,不易于携带与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可折叠儿童三轮车,折叠后体积较小。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三轮车,包括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的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前支架组件、左后支架组件、右后支架组件、主车架、鞍座、设置在所述前支架组件下方的前轮、设置在所述左后支架组件上的左后轮、设置在所述右后支架组件上的右后轮、以及将所述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的锁定装置;所述主车架包括与所述前支架组件转动连接的前主车架以及半圆形后主车架,所述后主车架分别与所述左后支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支架组件相对转动,所述前主车架和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三轮车,包括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前支架组件、左后支架组件、右后支架组件、主车架、鞍座、设置在所述前支架组件下方的前轮、设置在所述左后支架组件上的左后轮、设置在所述右后支架组件上的右后轮、以及将所述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的锁定装置;所述主车架包括与所述前支架组件转动连接的前主车架以及半圆形后主车架,所述后主车架分别与所述左后支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支架组件相对转动,所述前主车架和所述后主车架的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鞍座设置在所述后主车架的另一端部上;当所述车架由所述展开状态向所述折叠状态转换时,所述前主车架带动所述前支架组件及所述前轮收拢于所述后主车架所包围的范围内,所述左后支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支架组件分别相对所述后主车架转动并收拢在所述后主车架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组件包括前叉,所述前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前叉的下方;所述前叉向上延伸有一竖把,所述竖把上端部连接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车把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车架包括弧形杆和与所述弧形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的套管,所述弧形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后主车架转动连接,所述竖把转动插设在所述套管中,在所述车架的折叠状态下,所述弧形杆沿所述后主车架所在的圆周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把包括上竖把、与所述上竖把通过第一轴转动连接的下竖把,所述第一轴的轴心线在所述车架的展开状态下沿左右方向延伸,在所述车架的折叠状态下,所述上竖把绕所述第一轴转动并带动所述车把杆靠拢在所述鞍座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支架组件包括在所述车架的展开状态下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后杆以及左转动件,所述左后杆的一端部与所述后主车架绕第二轴转动连接,所述左后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左转动件连接,所述左后轮绕所述左转动件与所述左后支架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右后支架组件包括在所述车架的展开状态下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右后杆以及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峥,廉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