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散热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498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散热中板,包括:第一散热层、第二散热层和第三散热层;所述第二散热层设置在第一散热层一侧或两侧,所述第三散热层设置在第二散热层上远离第一散热层的一侧;所述第一散热层材质为铜C1100,厚度为0.05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散热中板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散热中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通讯和智能手机性能的不断提升,电池、CPU、屏幕的容载量也随之爆炸式的增长,随之而来产生的热量也极具增加,而这些产热的部位通常都安装在手机中板两侧,常规使用的不锈钢或铝质中板,散热效果有限,并不能提供给客户较好的体验感,甚至,散热的不足也会影响到手机各个部件的工作寿命。
[0003]现有材料采用的是纯不锈钢材料或铝合金框架材料,不锈钢导热系数低,散热能力不够才30W/M.K,但不锈钢强度够大;另外一种类似的结构采用多层焊接的方式,此种多层结构因为不锈钢和铜之间的化学成分构成不同,焊接强度经常不够或者失效,在冲压或者其他成型后出现分层等不良和不稳定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高散热中板,解决了多层复合的原子结合问题,可保障多层金属的结构稳定性能,具有超高的散热性能,同时也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另外不锈钢的耐候性,耐腐蚀性等比较强,可以保护内侧的高散热铜材料。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高散热中板,包括:第一散热层、第二散热层和第三散热层;所述第二散热层设置在第一散热层一侧或两侧,所述第三散热层设置在第二散热层上远离第一散热层的一侧;所述第一散热层材质为铜C1100,厚度为0.05mm-1mm;所述第二散热层的材质为不锈钢SUS316或者不锈钢304,厚度为0.05mm-0.5mm;所述第一散热层和第二散热层通过冷轧方式复合;所述第三散热层为散热膜或散热涂布层,第三散热层厚度≤0.05mm,热辐射系数ε>0.9。
[0006]进一步,所述第三散热层为散热膜,散热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散热油墨层、基材层和胶黏层,所述基材层为PET或PI,所述胶黏层为耐高温亚克力胶或硅胶系胶黏剂。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三散热层为散热涂布层,散热涂布层为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散热层和第二散热层通过多次冷轧方式复合,每次冷轧前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温度逐次降低。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的冷轧复合结构,铜层能够提供导热系数400-450W/m
·
k的高散热性能,同时不锈钢层又能够提供足够的强度支撑。冷轧工艺能够保证金属与金属之间完全密合,不锈钢层设置在铜层外侧,可以保护铜层不受水汽氧化和侵蚀,确保其散热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一种超高散热中板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所示一种超高散热中板中第三散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散热油墨层;11、聚酰亚胺基材层;12、硅胶系胶黏层;31、第二散热层;32、第一散热层;33、第三散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4]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包括:
[0015]一种超高散热中板,包括:第一散热层32和第二散热层31和第三散热层33,第一散热层32和第二散热层31直接接触设置,所述第一散热层32材质为铜C1100,厚度为1mm,第二散热层31的材质为不锈钢sus316或者304,厚度为0.5mm,第二散热层31设置在第一散热层32的双侧,第二散热层31设置在第一散热层32形成的三层结构的金属板,进行第一次退火:升温至800-1000℃,保温30min-2h后降至室温,进行第一次冷轧,整体厚度控制在0.6
±
0.1mm;进行第二退火:升温至600-800℃,保温30min-2h后降至室温,进行第二次冷轧,整体厚度控制在0.4
±
0.1mm;进行第三次退火:升温至400-600℃左右,保温30min-2h后降至室温,进行第三次冷轧,整体厚度控制在0.2
±
0.1mm,得到最终冷轧半成品。将上述半成品复合第三散热层,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为石墨烯散热膜,散热膜厚度为0.05mm,包括散热油墨层10、聚酰亚胺基材层11、硅胶系胶黏层12。散热油墨层10远离中板结构设计。其中散热油墨层0.015mm,聚酰亚胺基材11厚度0.025mm,硅胶系胶黏层12厚度为0.01mm。
[0016]本技术具有超高的散热性能,同时也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另外不锈钢的耐候性,耐腐蚀性等比较强,可以保护内侧的高散热铜材料,因为铜本身的金属原子活泼性非常强,耐腐蚀和耐候性能和硬度都比较弱;本申请解决了多层复合的原子结合问题,可保障多层金属的结构稳定性能。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散热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层、第二散热层和第三散热层;所述第二散热层设置在第一散热层一侧或两侧,所述第三散热层设置在第二散热层上远离第一散热层的一侧;所述第一散热层材质为铜C1100,厚度为0.05mm-1mm;所述第二散热层的材质为不锈钢SUS316或者不锈钢304,厚度为0.05mm-0.5mm;所述第一散热层和第二散热层通过冷轧方式复合;所述第三散热层为散热膜或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睿惢思工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