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儿科治疗的儿童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538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儿科治疗的儿童约束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两端安装有摇椅腿,且床板的上方安装有床头板,所述床头板的侧表面安装有侧位挡板,所述侧位挡板的侧表面安装有侧位约束带穿孔,所述侧位挡板的一侧位于床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座椅,所述把手的下方设置有座椅约束口,所述床头板的上端设置有玩具挂钩。摇椅腿的底端与地面的接触面为大弧度弯角,可以在儿童躺在床板上晃动装置主体,可以安抚儿童的情绪,避免儿童产生害怕抵触心理,座椅可以供处于躺卧状态久了的儿童坐立使用,座椅约束口可以对坐立的儿童起到约束效果,在两种状态下的儿童都可以通过晃动摇椅腿安抚儿童情绪。可以通过晃动摇椅腿安抚儿童情绪。可以通过晃动摇椅腿安抚儿童情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儿科治疗的儿童约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儿科治疗的儿童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儿童治疗中通常需要使用到约束治疗的手段,采取监护手段,进行巡回观察病人约束部位情況,保证病人的安全,待病情稳定后将解除保护,对兴奋躁动或不合作病人保护,可以避免误伤病人,由于儿童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因此在大多儿童的治疗阶段会发生点滴的吊针鼓包的现象,因此对儿童的治疗中医用四肢约束带的使用至关重要,能够避免约束带本体随患者躁动出现约束不当的情况,可以根据患者肢体情况调整松紧度。
[0003]但是,目前市场对儿童的治疗的约束手段多是使用传统的约束带进行,因此虽然可以起到控制儿童的心动,但是无法安抚儿童的情绪,容易使得儿童产生不安的情绪。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儿科治疗的儿童约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儿科治疗的儿童约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儿科治疗的儿童约束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两端安装有摇椅腿,且床板的上方安装有床头板,所述床头板的侧表面安装有侧位挡板,所述侧位挡板的侧表面安装有侧位约束带穿孔,所述侧位挡板的一侧位于床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上方设置有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的内侧安装有靠垫,所述床板的上表面位设置有腿部放置孔,所述摇椅腿的上方位于座椅的前方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下方设置有座椅约束口,所述床头板的上端设置有玩具挂钩。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床板的上表面位于床头板的内部安装有床垫,所述床垫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位垫层。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床垫的下表面安装有约束带安装孔,所述约束带安装孔的内部安装有约束带,所述上位垫层的一侧位于床垫的上表面安装有头枕。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头枕与床垫通过魔术贴粘连,所述约束带为尼龙材质构件,且约束带的中部安装有卡扣,所述头枕为硅胶材质构件,所述约束带安装孔为PVC材质构件。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位垫层及床垫为海绵材质构件,所述上位垫层与床垫通过魔术贴粘连。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位约束带穿孔与侧位挡板贯穿连接,所述床板、床头板及座椅均为木质材质构件,所述腿部放置孔与床板贯通连接,且腿部放置孔的内部安装有弹性尼龙带。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靠垫为海绵材质构件,所述玩具挂钩与床头板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优选的装置主体的结构新颖,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在儿童没有自我行动能力时,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直接利用约束带绑在船上会使得儿童产生惧怕心理,能够避免约束带本体随患者躁动出现约束不当的情况,可以根据患者肢体情况调整松紧度,以适应各种患者,可以将儿童放在床头板内部的上位垫层上,上位垫层上有数个凸起,因此在儿童躺上去会有较好的回弹效果,从而能够使得儿童躺卧更加舒适,摇椅腿的底端与地面的接触面为大弧度弯角,可以在儿童躺在床板上晃动装置主体,从而可以有效的安抚儿童的情绪,能避免直接将儿童绑在床上会使得儿童产生害怕抵触心理,玩具挂钩可以用于挂接一些儿童玩具,座椅的设置可以供处于躺卧状态久了的儿童坐立使用,座椅约束口可以外接约束装置对坐立的儿童起到约束效果,在两种状态下的儿童都可以通过晃动摇椅腿安抚儿童情绪,从而方便对儿童的治疗。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用于儿科治疗的儿童约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用于儿科治疗的儿童约束装置中床板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一种用于儿科治疗的儿童约束装置中床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床板;2、侧位挡板;3、床头板;4、侧位约束带穿孔;5、座椅约束口;6、把手;7、座椅;8、座椅靠背;9、摇椅腿;10、靠垫;11、玩具挂钩;12、腿部放置孔;101、头枕;102、上位垫层;103、床垫;104、约束带安装孔;105、约束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儿科治疗的儿童约束装置,包括床板1,床板1的两端安装有摇椅腿9,且床板1的上方安装有床头板3,床头板3的侧表面安装有侧位挡板2,侧位挡板2的侧表面安装有侧位约束带穿孔4,侧位挡板2的一侧位于床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座椅7,座椅7的上方设置有座椅靠背8,座椅靠背8的内侧安装有靠垫10,床板1的上表面位设置有腿部放置孔12,摇椅腿9的上方位于座椅7的前方设置有把手6,把手6的下方设置有座椅约束口5,床头板3的上端设置有玩具挂钩11。
[0019]在图1、2、3中:床板1的上表面位于床头板3的内部安装有床垫103,床垫103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位垫层102,床垫103的下表面安装有约束带安装孔104,约束带安装孔104的内部安装有约束带105,上位垫层102的一侧位于床垫103的上表面安装有头枕101,头枕101与床垫103通过魔术贴粘连,约束带105为尼龙材质构件,且约束带105的中部安装有卡扣,头枕101为硅胶材质构件,约束带安装孔104为PVC材质构件,上位垫层102及床垫103为海绵材质构件,上位垫层102与床垫103通过魔术贴粘连,侧位约束带穿孔4与侧位挡板2贯穿连接,床板1、床头板3及座椅7均为木质材质构件,腿部放置孔12与床板1贯通连接,且腿部放置孔12的内部安装有弹性尼龙带,靠垫10为海绵材质构件,玩具挂钩11与床头板3固定连接。
[0020]在图1中:摇椅腿9的底端与地面的接触面为大弧度弯角,可以在儿童躺在床板1上晃动装置主体,从而可以有效的安抚儿童的情绪,能避免直接将儿童绑在床上会使得儿童
产生害怕抵触心理,玩具挂钩11可以用于挂接一些儿童玩具,座椅7的设置可以供处于躺卧状态久了的儿童坐立使用,腿部放置孔12内部的弹性带可以供儿童坐立,座椅约束口5可以外接约束装置对坐立的儿童起到约束效果,在两种状态下的儿童都可以通过晃动摇椅腿9安抚儿童情绪,从而方便对儿童的治疗。
[0021]在图2、3中:在儿童的年纪较小没有自我的行动意识的情况下,可以将儿童放在床头板3内部的上位垫层102上,上位垫层102上有数个凸起,因此在儿童躺上去会有较好的回弹效果,从而能够使得儿童躺卧更加舒适,头枕101为硅胶材质构件,能够很好的根据人的头部的下压压力对头部起到支撑效果,在约束带安装孔104的内部安装的约束带105可以对躺在上面的儿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而防止儿童乱动会导致吊针鼓包的情况出现。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儿童放在上位垫层102上,上位垫层102上有数个凸起,因此在儿童躺上去会有较好的回弹效果,从而能够使得儿童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儿科治疗的儿童约束装置,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两端安装有摇椅腿(9),且床板(1)的上方安装有床头板(3),所述床头板(3)的侧表面安装有侧位挡板(2),所述侧位挡板(2)的侧表面安装有侧位约束带穿孔(4),所述侧位挡板(2)的一侧位于床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座椅(7),所述座椅(7)的上方设置有座椅靠背(8),所述座椅靠背(8)的内侧安装有靠垫(10),所述床板(1)的上表面位设置有腿部放置孔(12),所述摇椅腿(9)的上方位于座椅(7)的前方设置有把手(6),所述把手(6)的下方设置有座椅约束口(5),所述床头板(3)的上端设置有玩具挂钩(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儿科治疗的儿童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上表面位于床头板(3)的内部安装有床垫(103),所述床垫(103)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位垫层(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儿科治疗的儿童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103)的下表面安装有约束带安装孔(104),所述约束带安装孔(104)的内部安装有约束带(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德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