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保留建筑的承载传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36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有保留建筑的承载传力结构,包括:承载梁,位于既有保留建筑下方并承担所述既有保留建筑的载荷;竖向承载力构件,围绕所述既有保留建筑设于土层内;转换梁,用于连接所述承载梁和所述竖向承载力构件,从而将承载梁承担的载荷传递至竖向承载力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有保留建筑下方的承载梁可承载荷载,受力体系由所述承载梁通过转换梁传递至所述竖向承载力构件,最终由竖向承载力构件承载既有保留建筑整体的重量并将载荷向地下传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会对既有保留建筑造成损伤,且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保护;可直接在既有保留建筑的下方施工基坑,对于作业场地面积的要求不高。不高。不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既有保留建筑的承载传力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既有保留建筑的承载传力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既有保留建筑(包括历史保留建筑、文物建筑、风貌保护区建筑以及其他类型不能拆除的建筑)是城市历史、艺术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因而越来越得到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空间也得到更充分的开发。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建设中应重视既有保留建筑与新增地下结构的有机结合,使得年代久远的既有保留建筑能够借助地下空间开发而提升其使用功能,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如何在既有保留建筑物的基础上,同时实现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目前城市建设中日益凸显的问题。
[0003]过去在既有建筑下方开发地下空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0004]1、拆除法:如果既有建筑并非既有保留建筑,则直接将原建筑物拆除后再新建地下结构。该方法与在空地上施工基坑相同,工艺成熟且造价较低。但如果既有建筑属于历史保留建筑、文物建筑、风貌保护区建筑以及其他类型不能拆除的既有保留建筑,则该方法不能适用。
[0005]2、平移法:如果场地条件允许,将既有建筑平移他处,然后在建筑物原址的空地上新建地下结构,待新建地下结构完成后再将既有建筑平移回原位。该方法可以整体保留原建筑物,但前提是既有保留建筑原址附近必须有充足的场地进行平移作业。假如既有保留建筑四边紧贴用地红线无充足空地进行平移,或成片既有保留建筑平移周转的代价过高时,则该方法不适用。
[0006]3、传统的原位托换法:该方法采用静压锚杆桩将原建筑基础进行托换,然后在其正下方掏挖基坑。该方法有以下限制条件:由于原建筑物室内净空较低,室内空间只能进行静压锚杆桩、小型挖机等小型设备作业,而大型设备必须在室外作业;特别是在饱和软土地区,当基坑较深时,往往需要采用地下连续墙成槽设备、大型钢筋笼吊装设备、长臂挖机等深基坑施工必备的大型设备,这些工艺设备无法在既有建筑物内部空间施工,这就要求既有保留建筑旁边必须有空地进行作业,同时地下连续墙等深基坑围护结构必须要设置在既有建筑的外侧,大型挖机、土方车等必须设置在既有建筑室外部,否则将无法在建筑物下方实施基坑,因此这种方法在面对成片既有保留建筑物时难以解决施工作业场地的问题;此外,采用该托换方法仍不可避免要破坏原有建筑物底板结构。
[0007]以上工法或是拆除原建筑部分结构进行体外加固,或是破除地面层底板进行受力托换,均无法避免破坏原建筑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构件,且对于地面层的破坏是无法避免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既有建筑下方开发地下空间时,既有保留建筑周边需要较大的作业场地且需要破坏地面层的问题,提供一种既有保留建筑的承载传力结构。
[0009]一种既有保留建筑的承载传力结构,包括:
[0010]承载梁,位于既有保留建筑下方并承担所述既有保留建筑的载荷;
[0011]竖向承载力构件,围绕所述既有保留建筑设于土层内;
[0012]转换梁,用于连接所述承载梁和所述竖向承载力构件,从而将所述承载梁承担的载荷传递至所述竖向承载力构件。
[0013]上述既有保留建筑的承载传力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1)既有保留建筑下方的承载梁可用于承载既有保留建筑荷载,托换梁用于将承载梁承担的荷载传递至竖向承载力构件,受力体系由所述承载梁通过转换梁传递至所述竖向承载力构件,最终由竖向承载力构件承载既有保留建筑整体的重量并将载荷向地下传递。既有保留建筑下方的承载结构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用于支撑建筑物,不再需要破除地面层底板进行受力托换,因此不会破坏既有建筑的地面层;更不需要拆除掉原建筑中的结构,从而不会破坏建筑中的构件,因此不会对既有保留建筑造成任何的损伤,且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和有效的保护。
[0015](2)基坑开挖后,所述承载梁和所述转换梁下方提供了一个较大的施工作业空间,可将一部分大型设备设置在所述承载梁和所述转换梁下方,从而直接在既有保留建筑的下方进行大规模施工基坑。由于所述承载梁和所述转换梁下方空间很大,因此在既有保留建筑的旁边只需要预留小面积的作业场地即满足作业需求,总体对于场地面积的要求不高,施工方式更加灵活和方便。
[0016](3)相较于平移法来说不需要平移既有保留建筑,相较于传统的原位托换法来说不需要顶升既有保留建筑,从而不需要对既有保留建筑进行任何的移动,施工难度和成本大幅下降,也提升了施工效率,因而非常适用于既有保留建筑下方实施大规模基坑的施工和地下空间开发。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承载力构件包括多根竖向承载柱,多根所述竖向承载柱分布于所述既有保留建筑长度方向的两侧。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既有保留建筑位于基坑边缘时,靠近所述基坑边线的所述竖向承载柱的排布密度大于远离所述基坑边线的所述竖向承载柱的排布密度。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根所述承载梁并列设置,且位于同侧的多个所述竖向承载柱通过一根所述转换梁连接至各个所述承载梁。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承载柱包括灌注桩、咬合桩、地下连续墙、工法桩、钢管桩和预制桩中的一种。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梁与所述转换梁相垂直。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梁包括钢管、型钢或钢筋砼预制构件。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梁内部预填充混凝土或放置钢筋或内插型钢。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梁采用多排叠摞设置以提高承载力。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换梁包括现浇混凝土梁。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形成既有保留建筑的承载传力结构以及施工基坑的方法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的方法中向土层内施工竖向承载力构件步骤的A-A向剖视图;
[0028]图3为图1的方法中施工工作井、并在所述工作井中施工承载梁步骤的A-A向剖视图;
[0029]图4为图1的方法中将承载梁通过转换梁与竖向承载力构件连接步骤的A-A向剖视图;
[0030]图5为图1的方法中围绕既有保留建筑分层向下挖掘形成基坑步骤的A-A向剖视图;
[003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形成既有保留建筑的承载传力结构以及施工基坑的方法示意图;
[0032]图7为图6的方法中在第一井体中向下挖掘形成基坑的B-B向剖视图。
[0033]图1-图5中,10、既有保留建筑,20、基坑,21、周边部分,22、基坑边线,
[0034]100、竖向承载力构件,110、竖向承载柱,
[0035]210、第一井体,220、第二井体,
[0036]300、承载梁,
[0037]400、转换梁,
[0038]500、大型设备,
[0039]图6-图7中,10'、既有保留建筑,20'、基坑,21'、周边部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保留建筑的承载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梁,位于既有保留建筑下方并承担所述既有保留建筑的载荷;竖向承载力构件,围绕所述既有保留建筑设于土层内;转换梁,用于连接所述承载梁和所述竖向承载力构件,从而将所述承载梁承担的载荷传递至所述竖向承载力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保留建筑的承载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承载力构件包括多根竖向承载柱,多根所述竖向承载柱分布于所述既有保留建筑长度方向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保留建筑的承载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既有保留建筑位于基坑边缘时,靠近基坑边线的所述竖向承载柱的排布密度大于远离基坑边线的所述竖向承载柱的排布密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保留建筑的承载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承载梁并列设置,且位于同侧的多个所述竖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坚付斌朱雁飞谢小林沈晓明翟杰群潘伟强杨科诸颖郭晓航高伟王茂东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