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航测像控点地面标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33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航测像控点地面标志,包括地面固定套杆,地面固定套杆的两端分别向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腔及第二安装腔,地面固定套杆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条形口及第二条形口;第一安装腔的轴线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缠绕有第一反光喷绘布,第一反光喷绘布伸出第一条形口连接有第一固定拉条;第二安装腔的轴线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缠绕有第二反光喷绘布,第二反光喷绘布伸出第二条形口连接有第二固定拉条;地面固定套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复位驱动壳,每一复位驱动壳内均安装有分别与第一连接轴及第二连接轴连接的发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作无人机航拍用的像控地面标志,方便携带,安装简单。单。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航测像控点地面标志


[0001]本技术涉及航空摄影测量
,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航测像控点地面标志。

技术介绍

[0002]利用无人机测绘航空摄影具有方便快捷、分辨率高、实时性强、经济等特点,既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基础地理信息的数据获取,同时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地址灾害监测、矿业开发、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监测、旅游资源开发、数字城市及重点经济建设项目提供准确信息服务,为国家基本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0003]像控点是航摄测量解析空三加密和测图的基础,其位置的选择和坐标的测定直接影响到内业成图的数学精度。像控点的选择如果位置不当,其结果不仅影响内业成图的质量,而且给实地观测作业与内业成图工作造成一定困难。
[0004]有时在一定区域内找不到明显地物布设像控点,需要自己制作地面标志。标志与衬景之间的亮度比越大,影像的判读性越好。目前像控点地面标志的制作随意,农田中使用布条拼接固定在地面或是石灰喷洒,路面上使用漆或石灰喷涂,这样制作的标志极易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影响发生形变或被破坏,给像控点坐标的测定和影像的判读带来困难。因此有必要设计制作一种更好的像控地面标志,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航测像控点地面标志,用作无人机航拍用的像控地面标志,方便携带,安装简单。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人机航测像控点地面标志,包括地面固定套杆,所述地面固定套杆的两端分别向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腔及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与所述第二安装腔之间留有隔层,所述地面固定套杆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分别与第一安装腔及所述第二安装腔相连通的第一条形口及第二条形口,所述第一条形口及所述第二条形口的开口朝向相同;
[0007]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轴线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缠绕有第一反光喷绘布,所述第一反光喷绘布伸出所述第一条形口连接有第一固定拉条;
[0008]所述第二安装腔的轴线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缠绕有第二反光喷绘布,所述第二反光喷绘布伸出所述第二条形口连接有第二固定拉条;
[0009]所述地面固定套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复位驱动壳,每一复位驱动壳内均安装有发条,两个发条分别与伸入所述复位驱动壳的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连接;
[0010]每一复位驱动壳远离中心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端,沿垂直所述第一反光喷绘布伸出的方向贯穿每一固定端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沿垂直所述第一反光喷绘布伸出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拉条的两端及所述第二固定拉条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固定孔,设置有多根分别与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相配合的第一固定钉、第二固定钉。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置像控地面标志时,将地面固定杆的两端通过第一固定钉固定在地面上,将第一反光喷绘布通过第一固定拉条拉出,将第二反光喷绘布通过第二拉条拉出,使第一反光喷绘布与第二反光喷绘布布置呈L型,并且通过第二固定钉将第一固定拉条与第二固定拉条的两端与地面固定,便可作为无人机航测的像控点地面标志,反光喷绘布具有超强的反光度,可以增强无人机航测像控点地面标志的亮度,使航摄影响的判读性更好;
[0012]当无人机航测结束后,拔取第二固定钉,第一反光喷绘布及第二反光喷绘布均由于发条的作用收缩回第一安装腔及第二安装腔内,拔取第一固定钉,便可将地面固定套杆从地面拿取,便于携带。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反光喷绘布与所述第二反光喷绘布分别喷绘不同的颜色。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反光喷绘布与所述第二反光喷绘布完全拉出使组合呈L型。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内径,所述第一安装腔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长度。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一复位驱动壳靠近对应对应内侧的一端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穿出的穿孔。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钉及第二固定钉的上端均设置有拉环。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其一、本技术用作用作无人机航拍用的像控地面标志,反光喷绘布具有超强的反光度,可以增强无人机航测像控点地面标志的亮度,使航摄影响的判读性更好;
[0020]其二、本技术可以折叠收纳,方便携带,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3]图3主要用于展示地面固定套杆的内部结构。
[0024]图中:1、地面固定套杆;21、第一安装腔;22、第二安装腔;23、隔层;31、第一条形口;32、第二条形口;41、第一转轴;42、第一反光喷绘布;43、第一固定拉条;51、第二转轴;52、第二反光喷绘布;53、第二固定拉条;6、复位驱动壳;61、发条;62、穿孔;7、固定端;81、第一固定孔;82、第二固定孔;91、第一固定钉;92、第二固定钉;10、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一种无人机航测像控点地面标志,参照图1-3,包括呈方条形的地面固定套杆1,地面固定套杆1的两端分别向中心开设有一个第一安装腔21及一个第二安装腔22,第一安装腔21的内径小于第二安装腔22的内径,第一安装腔21的长度长于第二安装腔22的长度,第一安装腔21与第二安装腔22之间留有一片隔层23,地面固定套杆1的一侧沿长度方
向开设有分别与第一安装腔21及第二安装腔22相连通的一条第一条形口31及一条第二条形口32,第一条形口31及第二条形口32的开口朝向相同。
[0027]第一安装腔21的轴线处均转动连接有一根第一转轴41,第一转轴41的底部与隔层23转动连接,第一转轴41缠绕有一块第一反光喷绘布42,第一反光喷绘布42伸出第一条形口31连接有一根第一固定拉条43。
[0028]第二安装腔22的轴线处均转动连接有一根第二转轴51,第二转轴51的底部与隔层23转动连接,第二转轴51缠绕有一块第二反光喷绘布52,第二反光喷绘布52伸出第二条形口32连接有一根第二固定拉条53。
[0029]第一反光喷绘布42与第二反光喷绘布52分别喷绘成两种不同的颜色,第一反光喷绘布42与第二反光喷绘布52完全拉出使组合呈L型,便于观测时找到第一喷绘布与第二喷绘布之间的交点。
[0030]地面固定套杆1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复位驱动壳6,每一复位驱动壳6内均安装有一个发条61,两个发条61分别与伸入复位驱动壳6的第一转轴41及第二转轴51连接,每一复位驱动壳6靠近对应对应内侧的一端均开设有一个供第一转轴41或第二转轴51穿出的穿孔62。
[0031]每一复位驱动壳6远离中心的一端均设置有一个固定端7,沿垂直第一反光喷绘布42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航测像控点地面标志,包括地面固定套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固定套杆(1)的两端分别向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腔(21)及第二安装腔(22),所述第一安装腔(21)与所述第二安装腔(22)之间留有隔层(23),所述地面固定套杆(1)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分别与第一安装腔(21)及所述第二安装腔(22)相连通的第一条形口(31)及第二条形口(32),所述第一条形口(31)及所述第二条形口(32)的开口朝向相同;所述第一安装腔(21)的轴线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1),所述第一转轴(41)缠绕有第一反光喷绘布(42),所述第一反光喷绘布(42)伸出所述第一条形口(31)连接有第一固定拉条(43);所述第二安装腔(22)的轴线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1),所述第二转轴(51)缠绕有第二反光喷绘布(52),所述第二反光喷绘布(52)伸出所述第二条形口(32)连接有第二固定拉条(53);所述地面固定套杆(1)的两端均设置有复位驱动壳(6),每一复位驱动壳(6)内均安装有发条(61),两个发条(61)分别与伸入所述复位驱动壳(6)的第一转轴(41)及第二转轴(51)连接;每一复位驱动壳(6)远离中心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端(7),沿垂直所述第一反光喷绘布(42)伸出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丽戴必辉陈爱梅韩毓王锲刁建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