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可变组件、硬度可变单元、磁场发生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12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度可变单元,包括柔性软管,所述软管内部具有一个以上沿所述软管的轴向延伸的管腔,所述管腔中的第一管腔内填充有磁流变液;以及缆绳,所述缆绳穿过所述第一管腔,所述缆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腔的首端固定连接、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一管腔的尾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硬度可变组件、磁场发生组件。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自如地对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硬度进行控制,以便于内窥镜在复杂腔道内的插入。在复杂腔道内的插入。在复杂腔道内的插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硬度可变组件、硬度可变单元、磁场发生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组件及其硬度可变组件、硬度可变单元、磁场发生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肠疾病的检查及微创手术都要用到柔性大肠镜。柔性大肠镜从肛门进入人体,一直到盲肠。
[0003]由于大肠镜本身是柔软的,且大肠本身也是柔软的,所以插入大肠镜的过程费时耗力。
[0004]如果提高大肠镜本身的硬度,虽然有利于插入过程中力的传导和控制,但是会在多处拐弯的地方对患者造成痛苦。
[0005]而如果降低大肠镜本身的硬度,又会使得医生在体外施加的力无法有效传导到大肠镜头端,很难完成插入操作。
[0006]通常的,医生将大肠镜头端弯折成钩子的形状,钩拉肠壁回撤,以此完成大肠形状的捋直,便于大肠镜插入。但这个过程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且需要医生熟练的操作技巧,并伴有大肠镜结袢和大肠壁受损伤的风险。
[0007]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医生顺利地在肠体内完成插入的内窥镜。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内窥镜组件及其硬度可变组件、硬度可变单元、磁场发生组件,其可作为内窥镜的插入部使用,能够自如地对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硬度进行控制,以便于内窥镜在复杂腔道内的插入。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硬度可变单元,柔性软管,所述软管内部具有一个以上沿所述软管的轴向延伸的管腔,所述管腔中的第一管腔内填充有磁流变液;以及缆绳,所述缆绳穿过所述第一管腔设置
[0010]其中,所述软管为空心软管,所述软管内部仅具有一个所述管腔,所述管腔是所述第一管腔。
[0011]其中,所述软管为实心软管,所述软管内部具有两个以上相互间隔的所述管腔,至少一个所述管腔是所述第一管腔。
[0012]其中,两个以上所述管腔是第一管腔,所述第一管腔之间均匀间隔排列。
[0013]其中,所述第一管腔的首端设置有第一防漏部件、尾端设置有第二防漏部件,所述第一管腔通过所述第一防漏部件和所述第二防漏部件密封。
[0014]其中,所述缆绳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漏部件、第二端穿出所述第二防漏部件。
[0015]其中,所述第二防漏部件开设有供所述缆绳穿过的过孔,且所述第二防漏部件中至少所述过孔的周缘区域具有弹性密封性,所述过孔紧密抵接穿过所述过孔的所述缆绳以
防止所述磁流变液漏出。
[0016]其中,所述第二防漏部件整体或者至少在所述过孔的周缘区域采用弹性密封材料制成。
[0017]其中,所述第二防漏部件开设有供所述缆绳穿过的过孔,所述缆绳表面形成有弹性的覆层,穿过所述过孔的所述缆绳表面的所述覆层紧密抵接所述过孔以防止所述磁流变液漏出。
[0018]其中,所述第二防漏部件开设有供所述缆绳穿过的过孔,所述缆绳表面套设有弹性的套管,穿过所述过孔的所述缆绳表面的所述套管紧密抵接所述过孔以防止所述磁流变液漏出。
[0019]其中,所述第一防漏部件及/或所述第二防漏部件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管腔的数量。
[0020]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管腔对应由一个所述第一防漏部件和一个所述第二防漏部件密封。
[0021]其中,两个以上所述第一管腔对应由一个以上所述第一防漏部件和一个以上所述第二防漏部件密封。
[0022]其中,所述硬度可变单元具有第三防漏部件,第三防漏部件封堵所述软管的尾端,所述缆绳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防漏部件后从所述第三防漏部件伸出。
[0023]其中,所述第二防漏部件及所述第三防漏部件为一体式结构,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管腔的尾端及所述软管的尾端。
[0024]其中,所述第一管腔中的所述缆绳为一根以上。
[0025]其中,所述缆绳是不可弹性伸缩且柔性的缆绳。
[0026]其中,所述缆绳是钢丝绳或合金绳或尼龙绳。
[0027]其中,所述缆绳是可弹性伸缩且弹力系数恒定的缆绳。
[0028]其中,所述软管是弹性软管。
[0029]其中,所述软管的壁体上设置有磁场发生单元,所述磁场发生单元用于产生磁场以改变所述磁流变液的状态进而改变所述硬度可变单元的硬度。
[0030]其中,所述磁场发生单元是电磁线圈及/或电磁铁。
[0031]其中,所述电磁线圈及/或电磁铁数量为一个,具有一对正负极;或者,所述电磁线圈及/或电磁铁数量为两个以上且相互独立,每一所述电磁线圈及/或电磁铁均具有一对正负极。
[003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磁场发生组件,包括:磁场发生单元,所述磁场发生单元用于产生磁场以改变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中的磁流变液的状态进而改变所述硬度可变单元的硬度。
[0033]其中,所述磁场发生组件还包括套管,所述磁场发生单元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壁体上,所述套管用于可分离地收容所述硬度可变单元。
[0034]其中,所述磁场发生组件包括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用于披覆于人体表面,所述磁场发生单元设置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内部。
[0035]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至少披覆人体上半身躯干的衣物。
[0036]其中,所述衣物是马甲的形式。
[0037]其中,所述磁场发生组件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用于供人体躺卧,所述磁场发生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的内部。
[0038]其中,所述磁场发生单元是电磁线圈及/或电磁铁。
[0039]其中,所述电磁线圈及/或电磁铁数量为一个,具有一对正负极;或者,所述电磁线圈及/或电磁铁数量为两个以上且相互独立,每一所述电磁线圈及/或电磁铁均具有一对正负极。
[004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硬度可变组件,包括:柔性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一个以上沿所述套筒轴向延伸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中的第一容置腔内可分离地收容有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所述套筒的壁体及/或所述硬度可变单元的软管的壁体设置有磁场发生组件,所述磁场发生组件用于产生磁场以改变所述磁流变液的状态进而改变所述硬度可变单元的硬度。
[004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硬度可变组件,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
[0042]及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磁场发生组件,所述磁场发生组件用于产生磁场以改变所述磁流变液的状态进而改变所述硬度可变单元的硬度。
[0043]其中,所述硬度可变组件包括柔性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一个以上沿所述套筒轴向延伸的容置腔,所述硬度可变单元可分离地收容于所述容置腔中的第一容置腔内。
[0044]其中,所述套筒为弹性套筒。
[0045]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收容有一个以上的所述硬度可变单元。
[004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内窥镜组件,包括:控制组件;及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硬度可变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硬度可变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软管,所述软管内部具有一个以上沿所述软管的轴向延伸的管腔,所述管腔中的第一管腔内填充有磁流变液;以及缆绳,所述缆绳穿过所述第一管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为空心软管,所述软管内部仅具有一个所述管腔,所述管腔是所述第一管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为实心软管,所述软管内部具有两个以上相互间隔的所述管腔,至少一个所述管腔是所述第一管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所述管腔是第一管腔,所述第一管腔之间均匀间隔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腔的首端设置有第一防漏部件、尾端设置有第二防漏部件,所述第一管腔通过所述第一防漏部件和所述第二防漏部件密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漏部件、第二端穿出所述第二防漏部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漏部件开设有供所述缆绳穿过的过孔,且所述第二防漏部件中至少所述过孔的周缘区域具有弹性密封性,所述过孔紧密抵接穿过所述过孔的所述缆绳以防止所述磁流变液漏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漏部件整体或者至少在所述过孔的周缘区域采用弹性密封材料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漏部件开设有供所述缆绳穿过的过孔,所述缆绳表面形成有弹性的覆层,穿过所述过孔的所述缆绳表面的所述覆层紧密抵接所述过孔以防止所述磁流变液漏出。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漏部件开设有供所述缆绳穿过的过孔,所述缆绳表面套设有弹性的套管,穿过所述过孔的所述缆绳表面的所述套管紧密抵接所述过孔以防止所述磁流变液漏出。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漏部件及/或所述第二防漏部件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管腔的数量。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管腔对应由一个所述第一防漏部件和一个所述第二防漏部件密封。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所述第一管腔对应由一个以上所述第一防漏部件和一个以上所述第二防漏部件密封。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度可变单元具有第三防漏部件,第三防漏部件封堵所述软管的尾端,所述缆绳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防漏部件后从所述第三防漏部件伸出。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防漏部件及所述第三防漏部件为一体式结构,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管腔的尾端及所述软管的尾端。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腔中的所述缆绳为一根以上。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是不可弹性伸缩且柔性的缆绳。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是钢丝绳或合金绳或尼龙绳。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是可弹性伸缩且弹力系数恒定的缆绳。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度可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是弹性软管。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敏韩新生郝金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澳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