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听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508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听音装置,包括:喇叭、传输模块、耳机音腔以及出音孔;所述传输模块与所述喇叭置于所述耳机音腔内部;所述传输模块与喇叭电性连接;所述传输模块电性连接到外部音源的输出;所述出音孔设置于所述耳机音腔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喇叭的喇叭口朝向的一端。在佩戴时,后腔体贴合于人耳的颅骨和耳道附近位置,使扬声器的振动通过骨传导发声会有重低音振感和音感,而在前腔内的全音域的声音通过出音孔再通过人耳的耳道被使用者很好的接收到。好的接收到。好的接收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听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音频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听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传导耳机分为骨传导扬声器技术耳机、骨传导麦克风技术耳机
[0003](一)骨传导扬声器技术耳机:
[0004]利用骨传导技术受话,紧贴骨头,声波直接通过骨头传至听神经。因此可以开放双耳,不伤害鼓膜。军民领域,一般都是利用面部颊骨直接传导声音。
[0005](二)骨传导麦克风技术耳机:
[0006]利用骨传导技术收集声音,声波通过骨头传至麦克风。民用领域中,一般都是采用骨传导技术降噪。
[0007]骨传导有移动式和挤压式两种方式,二者协同可刺激螺旋器引起听觉,其具体传导途径为:“声波-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通常人们也并不需利用自己的颅骨去感受声音,但是,当外耳和中耳的病变使声波传递受阻时,则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弥补听力。如骨传导式助听器、骨传导式耳机等,就是利用骨传导来感受声音的。
[0008]佩戴使用时开放双耳,不堵塞耳朵,解决了入耳式耳机佩戴的不适感。同时,也避免了戴耳机运动时耳内出汗带来的一系列卫生和健康问题。因此,骨传导扬声器耳机十分适合用来运动使用。骨传导耳机适用场景骨传导耳机适用场景开放双耳也保证了危险场景下耳机使用的可能性。
[0009]以上常见的传导式耳机虽然比入耳式众多优点,但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具体的为:无论是入耳式或非入耳式,我们佩戴耳机的目的是为了从耳机中获得想要的信息。目前市场上多为入耳式或者骨传导式耳机为主,入耳式长期佩戴耳朵会痛、有压迫,骨传导佩戴舒适但中高音则要比入耳式差很多,且声音还原度不高,尤其是低音效果差,从非入耳式的耳机中获得的信息会导致,听到的声音质量不高,且不能全频域的听到装置发出的声音,当人耳获取的音频质量不高时极可能会导致获取的信息错误或丢失信息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新型听音装置。
[001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听音装置,包括:振动全频喇叭、传输模块、弹片、耳机音腔以及出音孔进气孔;
[0012]所述传输模块与所述振动全频喇叭置于所述耳机音腔内部;
[0013]所述弹片置于所述振动全频喇叭内部;
[0014]所述传输模块与振动全频喇叭电性连接;
[0015]所述传输模块电性连接到外部音源的输出;
[0016]所述出音孔设置于所述耳机音腔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喇叭的喇叭口朝向的一端。
[0017]优选地,所述振动全频喇叭,包括:鼓膜、音圈、胶边、喇叭本体、内支架以及磁路;
[0018]所述音圈为设置在所述磁路内的线圈,且置于所述内支架内部,并通过导线与所述传输模块连接;
[0019]所述鼓膜、音圈、胶边、弹片、内支架以及磁路,均置于所述喇叭本体中;
[0020]所述内支架的通过所述弹片与所述喇叭本体连接,且使所述内支架通过所述弹片悬空;
[0021]所述内支架的内部通过所述胶边与所述喇叭本体的内部连接;
[0022]所述鼓膜为薄面状结构,位于所述磁路的正上方,并与连接到所述喇叭本体和内支架之间所述胶边的部位连接。
[0023]优选地,所述传输模块为与外部音源电性连接的线材及PCB或蓝牙模块。
[0024]优选地,所述弹片的材质为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0025]优选地,所述耳机音腔,包括:前腔、后腔体以及分隔壁;
[0026]所述分隔壁将所述耳机音腔分隔为前腔和后腔体;
[0027]所述分隔壁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喇叭本体的外部;
[0028]所述分隔壁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耳机音腔内部;
[0029]所述分隔壁的第一端的口径小于第二端的口径;
[0030]所述出音孔位于所述前腔。
[0031]优选地,所述振动全频喇叭至少包含一个高保真扬声器。
[0032]优选地,所述装置配对设置,其中设置一个所述装置为左声道,设置另一个所述装置为右声道。
[0033]优选地,所述耳机音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耳机音腔的腔体上的进气孔。
[0034]优选地,所述振动全频喇叭,为发声喇叭(扬声器)和振动喇叭(扬声器)结合为一体的喇叭(扬声器);
[0035]优选地,所述振动全频喇叭,工作频率涵盖45—25000Hz的频率;
[0036]所述发声喇叭为通过接收音源直接发声的喇叭(扬声器);
[0037]所述振动喇叭为通过接收音源不能直接发声的喇叭(扬声器),而是通过振动传导到其他部件来发声的喇叭(扬声器)。
[0038]本技术包括以下优点:
[0039]目前市场上多为入耳式或者骨传导式耳机为主,入耳式长期佩戴耳朵会痛有压迫,骨传导佩戴舒适但中高音则要比入耳式差很多,但低音振感表现优异。本技术即可以有良好的中高音也可以有很好的低音振感。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听音装置的剖面图;
[0041]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听音装置的内部喇叭结构示意图;
[0042]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听音装置佩戴位置示意图。
[0043]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4]1、鼓膜;2、胶边;3、喇叭本体;31、磁路;32、内支架;4、音圈;5、弹片;6、后腔体;7、
振动全频喇叭;8、前腔;9、出音孔;10、耳机音腔;11、分隔壁;12、耳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6]本技术的核心构思之一在于,接收到音源的音频信号后,利用装置内部的高保真喇叭(扬声器),结合弹片振动,使声音更稳定;本装置在利用骨传导声音的技术,同时又通过佩戴位置使出音孔将声音经耳道传入耳中,使骨传导的声音与通过耳道听到的声音可以互补,实现了高频声音和低频声音能更好的被人接收到;带有弹片的高保真扬声器设置在腔体内,在佩戴时,后腔体贴合于人耳的头骨和耳道附近位置,通过高保真扬声器的对声音的高还原性能,以及用于骨传导的弹片的振动,使装置发出的低音具有很好的下潜效果,以及重低音振感和音感,而在前腔内的全音域的声音通过出音孔也可以很好的通过人耳的耳道被使用者很好的接收到。
[0047]参照图1-3,并结合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听音装置的实施例,具体可以包括:振动全频喇叭7、传输模块、耳机音腔10以及出音孔9;所述传输模块与所述振动全频喇叭7置于所述耳机音腔10内部;所述传输模块与振动全频喇叭7电性连接;
[0048]所述耳机音腔10为矩形长方体;所述出音孔9设置于所述耳机音腔10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振动全频喇叭7的喇叭口朝向的一端。
[0049]所述振动全频喇叭7为高保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听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全频喇叭、传输模块、弹片、耳机音腔以及出音孔;所述传输模块与所述振动全频喇叭置于所述耳机音腔内部;所述弹片置于所述振动全频喇叭内部;所述传输模块与振动全频喇叭电性连接;所述传输模块电性连接到外部音源的输出;所述出音孔设置于所述耳机音腔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喇叭的喇叭口朝向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全频喇叭,包括:鼓膜、音圈、胶边、喇叭本体、内支架以及磁路;所述音圈为设置在所述磁路内的线圈,且置于所述内支架内部,并通过导线与所述传输模块连接;所述鼓膜、音圈、胶边、弹片、内支架以及磁路,均置于所述喇叭本体中;所述内支架通过所述弹片与所述喇叭本体连接,且使所述内支架通过所述弹片悬空;所述内支架的内部通过所述胶边与所述喇叭本体的内部连接;所述鼓膜为薄面状结构,位于所述磁路的正上方,并与连接到所述喇叭本体和内支架之间所述胶边的部位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为与外部音源电性连接的线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明悦达电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