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掌门门联网技术的多功能智能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483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掌门门联网技术的多功能智能门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客户端,移动端和智能门锁的设置,住户包括UPS电源,客户端,移动端和智能门锁,分别通过客户端和移动端就能够控制智能门锁的开启状态,当住户不在家,而又来了拜访者的时候,住户可通过移动端进行开启楼宇的门锁,使拜访者进入楼道,避免了尴尬的事情发生;摄像头和人脸识别模块的设置,人脸识别模块便于对住户的人脸进行识别,在开启楼道门的时候省去利用钥匙开启,十分便捷,通过摄像头能对每天的拜访者和进入者进行监控拍摄,有利于避免非法分子的进入和不法行为的发生,为以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有效的保证了楼道住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了楼道住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了楼道住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掌门门联网技术的多功能智能门锁


[0001]本技术属于门联网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掌门门联网技术的多功能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IOT行业的高速发展,软、硬件平台日新月异的升级,物联网产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智能门锁就是这些物联网产品之一。现有技术的智能门锁包括指纹识别、刷卡识别等方式开门取代了传统的钥匙开门,虽然可以提高用户生活的便利性,但是上述的开门方式容易被复制,缺少对应的用户校验模块,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08376436 A,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智能门锁,包括锁体、射频读卡模块、指纹采集模块、通信模块、语音提示模块、锁芯驱动模块以及中央处理模块,所述射频读卡模块、指纹采集模块、通信模块、语音提示模块、锁芯驱动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锁芯驱动模块与锁体传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身份信息或用户指纹后,通过通信模块与后台服务器通信,对用户身份信息或用户指纹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时,控制锁芯驱动模块工作,所述锁芯驱动模块在工作时打开锁体,以实现开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非法入侵的风险,能够提高智能门锁的安全性能,同时还具有省电的效果。但是现有的智能门锁还存在着当住户在家时才能打开门禁锁,如果住户不在家有人拜访时,拜访者打不开楼宇的门锁,只能在外面等,这样一来显得十分不友好,住户不能通过移动端进行对门锁进行开启操作,不能人脸识别,以及不能判断强行开启和胁迫开启的情况,无法保证住户的安全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掌门门联网技术的多功能智能门锁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掌门门联网技术的多功能智能门锁,以解决现有的智能门锁还存在着当住户在家时才能打开门禁锁,如果住户不在家有人拜访时,拜访者打不开楼宇的门锁,只能在外面等,这样一来显得十分不友好,住户不能通过移动端进行对门锁进行开启操作,不能人脸识别,以及不能判断强行开启和胁迫开启的情况,无法保证住户的安全的问题。一种基于掌门门联网技术的多功能智能门锁,包括UPS电源,客户端,移动端和智能门锁,所述UPS电源通过电源线与智能门锁连接;所述客户端采用多个,均通过信号线与智能门锁连接;所述移动端采用多个,与智能门锁无线连接;所述智能门锁包括门禁电磁锁,麦克风,摄像头,补光灯,门禁外壳,扬声器,操作面板,智能控制系统,指纹识别窗和验证芯片,所述门禁电磁锁通过螺钉安装在门禁外壳的左端,并通过导线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麦克风,摄像头,补光灯和扬声器均嵌装在门禁外壳上,分别通过导线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操作面板嵌装在门禁外壳的上部;所述指纹识别窗开设在门禁外壳的左下端,通过导线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验证芯片设置在门禁外
壳内部,并与智能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0006]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人脸识别模块,通讯模块,GPRS模块,控制模块,监测模块,音频模块,单片机和指纹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模块通过信号线分别与客户端和单片机连接;所述GPRS模块通过导线与单片机连接,并与移动端无线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门禁电磁锁,补光灯和单片机连接;所述监测模块分别与监测模块和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音频模块分别与单片机,麦克风,摄像头和扬声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嵌装在指纹识别窗内,并通过导线与单片机连接。
[0007]所述人脸识别模块,通讯模块,GPRS模块,控制模块,监测模块,音频模块,单片机和指纹识别模块分别采用的型号为:fam520人脸识别模块摄像头模组;HC-05主从机一体通讯模块;GA6-B GPRS/GSM模块;7-32V门禁门锁继电器模块;WCS1800直流交流检测模块;UT588C语音模块;EM78P153BSO8J型单片机和AS608光学指纹识别模块。
[0008]所述门禁电磁锁采用WS-S280D280KG公斤双门磁力锁,通过电磁技术进行锁门,能有效的减少损坏程度,增加使用寿命,而且闭锁十分牢靠。
[0009]所述UPS电源具体采用YQ-S6型门禁用电源,在断电的时候能有效的保证智能门锁的正常使用,避免出现门锁打不开的现象。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客户端,移动端和智能门锁的设置,住户分别通过客户端和移动端就能够控制智能门锁的开启状态,当住户不在家,而又来了拜访者的时候,住户可通过移动端进行开启楼宇的门锁,使拜访者进入楼道,避免了尴尬的事情发生。
[0012]2.本技术的摄像头和人脸识别模块的设置,人脸识别模块便于对住户的人脸进行识别,在开启楼道门的时候省去利用钥匙开启,十分便捷,通过摄像头能对每天的拜访者和进入者进行监控拍摄,有利于避免非法分子的进入和不法行为的发生,为以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有效的保证了楼道住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0013]3.本技术的验证芯片和监测模块的设置,通过对楼道门的开启方式进行判断门锁的开启是正常开启还是非法开启,并配合摄像头工作,当出现非法/暴力开启门锁的时候,能够通过扬声器进行发出警报,来提醒住户有人非法进入,有利于保证楼道住户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智能门锁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电路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UPS电源,2-客户端,3-移动端,4-智能门锁,41-门禁电磁锁,42-麦克风,43-摄像头,44-补光灯,45-门禁外壳,46-扬声器,47-操作面板,48-智能控制系统,481-人脸识别模块,482-通讯模块,483-GPRS模块,484-控制模块,485-监测模块,486-音频模块,487-单片机,488-指纹识别模块,49-指纹识别窗,40-验证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0]实施例:
[0021]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0022]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掌门门联网技术的多功能智能门锁,包括UPS电源1,客户端2,移动端3和智能门锁4,所述UPS电源1通过电源线与智能门锁4连接;所述客户端2采用多个,均通过信号线与智能门锁4连接;所述移动端3采用多个,与智能门锁4无线连接;所述智能门锁4包括门禁电磁锁41,麦克风42,摄像头43,补光灯44,门禁外壳45,扬声器46,操作面板47,智能控制系统48,指纹识别窗49和验证芯片40,所述门禁电磁锁41通过螺钉安装在门禁外壳45的左端,并通过导线与智能控制系统48连接;所述麦克风42,摄像头43,补光灯44和扬声器46均嵌装在门禁外壳45上,分别通过导线与智能控制系统48连接;所述操作面板47嵌装在门禁外壳45的上部;所述指纹识别窗49开设在门禁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掌门门联网技术的多功能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UPS电源(1),客户端(2),移动端(3)和智能门锁(4),所述UPS电源(1)通过电源线与智能门锁(4)连接;所述客户端(2)采用多个,均通过信号线与智能门锁(4)连接;所述移动端(3)采用多个,与智能门锁(4)无线连接;所述智能门锁(4)包括门禁电磁锁(41),麦克风(42),摄像头(43),补光灯(44),门禁外壳(45),扬声器(46),操作面板(47),智能控制系统(48),指纹识别窗(49)和验证芯片(40),所述门禁电磁锁(41)通过螺钉安装在门禁外壳(45)的左端,并通过导线与智能控制系统(48)连接;所述麦克风(42),摄像头(43),补光灯(44)和扬声器(46)均嵌装在门禁外壳(45)上,分别通过导线与智能控制系统(48)连接;所述操作面板(47)嵌装在门禁外壳(45)的上部;所述指纹识别窗(49)开设在门禁外壳(45)的左下端,通过导线与智能控制系统(48)连接;所述验证芯片(40)设置在门禁外壳(45)内部,并与智能控制系统(48)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掌门门联网技术的多功能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48)包括人脸识别模块(481),通讯模块(482),GPRS模块(483),控制模块(484),监测模块(485),音频模块(486),单片机(487)和指纹识别模块(488),所述人脸识别模块(481)和人脸识别模块(481)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模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哲昌袁童童
申请(专利权)人:掌门物联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