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4835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在液晶显示中产生亮度不均和色度不均的背光源装置。背光源装置(1)包括:由碱石灰玻璃制的玻璃基板(2)和粘附在其前表面上的具有光学散射功能的光学膜(4)构成的漫射板(10),与漫射板(10)相对地设置了多个冷阴极管等光源(3),在背光源装置(1)的背面侧和两端部分别设置的、向光源(3)提供电力的电源部(5),以及在光源(3)和电源部(5)之间设置的、反射来自光源(3)的光的反射板(7)。这里,液晶显示面板(8)与漫射板(10)相距预定间隔进行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源装置,尤其涉及液晶显示面板用背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用作便携电话、便携信息终端、电视机、个人计算机等监视器等显示装置。作为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源装置的一种,有图5所示的侧光型背光源装置。如图5所示,侧光型背光源装置51包括由丙烯基树脂等构成的矩形的导光板52,在导光板52的两个端面52a、52b的外侧设置的多个荧光灯等线状光源53,在导光板52的前表面粘附的具有光漫射功能的光学膜54,在侧光型背光源装置51的背面侧设置的电源部55,以及设置在光源53的周围、反射来自光源53的光的反射板57。由于光学膜54具有光散射功能,所以能向在光学膜54之上叠加配置的液晶显示面板58提供均匀的光A。由此,防止了在液晶显示面板58上产生显示不均(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8-315619号公报)。具有上述结构的侧光型背光源装置51,由于光源53设置在导光板52的两端面52a、52b的外侧,所以虽然具有可以使厚度变薄的优点,但是也有亮度低的缺点。因此,不能适用于画面尺寸大、且要求高亮度的液晶电视(LCD-TV)。因此,画面尺寸大、且要求高亮度的液晶电视使用图6所示的正下型背光源装置。如图6所示,正下型背光源装置61包括由丙烯基树脂基板62和在其前表面粘附的具有光学散射功能的光学膜64构成的漫射板60,为得到高亮度而与漫射板60相对地设置的多个冷阴极管等光源63,在正下型背光源装置61的背面侧和两端部分别设置的电源部65,以及在光源63的背面侧设置的、反射来自光源63的光的反射板67。这里,液晶显示面板68叠加配置在光学膜64上(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1882208号公报)。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在正下型背光源装置61上设置了多个光源63,因此这些光源63亮灯时,丙烯基树脂基板62的温度升高到约85℃,因从吸湿的丙烯基树脂基板62(图7(a))放出水份和丙烯基树脂基板62的热膨胀,漫射板60产生了翘曲(图7(b)和图7(c))。因此,如图7所示,需要在漫射板60和液晶显示面板68之间设置预定的间隔(间隙),有正下型背光源装置61,即,使用了正下型背光源装置61的液晶电视的厚度变厚了的问题。另外,还有因漫射板60的翘曲引起的漫射板60和液晶显示面板68间的距离变化,而产生亮度不均的问题。液晶显示面板68的画面尺寸越大,该问题越显著。另外,因光源63亮灯,在漫射板60中反复进行来自一定方向的加热,因此有在漫射板60上产生一定的翘曲和变形的问题。另外,因光源63发射的紫外线,而有漫射板60中的丙烯基树脂基板62发生变质,随时间经过同时上色的、即液晶显示面板68的色调(色度)发生变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在液晶显示中产生亮度不均和色度不均的背光源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源装置,包括发出光的光源,以及使所述光漫射的漫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射板包括玻璃基板。本专利技术中,最好在所述玻璃基板的表面,粘附具有光学散射功能的光学膜。本专利技术中,最好所述玻璃基板的表面为凹凸形状。本专利技术中,最好所述玻璃基板实施了喷砂处理。本专利技术中,最好所述玻璃基板的全光线透射率为63%~73%,漫射光透射率为57%~67%,模糊率为86%~96%,全光线反射率为15%~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源装置,由于漫射板由玻璃基板构成,所以可以提高漫射板的耐吸湿性和耐紫外线性,并且可以减小漫射板的热膨胀,因此,可以防止在液晶显示中产生亮度不均和色度不均。最好,在玻璃基板的表面上粘附具有光学散射功能的光学膜,所以能提供均匀的光。最好,玻璃基板的表面为凹凸形状,所以即使不粘附光学膜也可提供均匀的光。最好,所述玻璃基板实施了喷砂处理,所以能容易地使玻璃基板的表面形成为凹凸形状。最好,玻璃基板的全光线透射率为63%~73%,散射光透射率为57%~67%,模糊率为86%~96%,全光线反射率为15%~25%,所以可以可靠地提供均匀的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图1的背光源装置的工作时间和漫射板的翘曲移位量的关系的曲线;图3是表示图1的背光源装置的工作时间和色度(Y值)的关系的曲线; 图4是为说明漫射板的色度变化测量方法而使用的图;图5是现有的侧光型背光源装置的剖面图;图6是现有的正下型背光源装置的剖面图;图7是现有的正下型背光源装置的剖面图,(a)表示不工作时,(b)表示初始工作时,(c)表示长时间工作后的各个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人为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锐意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具有发出光的光源和使光漫射的漫射板的背光源装置中,漫射板由玻璃基板构成时,可以提高漫射板的耐吸湿性和耐紫外线性,并且,可以减少漫射板的热膨胀,因此,可以防止液晶显示中发生亮度不均和色度不均。另外,本专利技术人还发现在玻璃基板的表面粘附了具有光学散射功能的光学膜时,可以提供均匀的光。另外,本专利技术人还发现玻璃基板的表面为凹凸形状时,即使不粘附光学膜,也可提供均匀的光。另外,本专利技术人还发现玻璃基板实施了喷砂处理后,可以容易地使玻璃基板的表面形成凹凸形状。另外,本专利技术人还发现,玻璃基板的全光线透射率为63%~73%、散射光透射率为57%~67%、模糊(haze)率为86%~96%、全光线反射率为15%~25%时,可以可靠地提供均匀的光。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而作出的。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剖面图。图1中,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1包括由碱石灰玻璃制成的玻璃基板2和在其前表面粘附的具有光学散射功能的光学膜4构成的漫射板10,与漫射板10相对地设置了多个冷阴极管等光源3,分别设置在背光源装置1的背面侧和两端部的、向光源3供给电力的电源部5,以及在光源3和电源部5之间设置的、反射来自光源3的光的反射板7。这里,液晶显示面板8与漫射板10相距预定间隔进行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由于漫射板由碱石灰玻璃制的玻璃基板2构成,所以可提高漫射板10的耐吸湿性和耐紫外线性,并且,可以减少热膨胀,因此,可以防止产生液晶显示的亮度不均和色度不均,除此之外,由于玻璃基板2是无机物,所以可以容易添加吸收电磁波(EMI)功能、防止反射(AR)功能和防止带电(TEC)功能等功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由于在玻璃基板2的前表面粘附了具有光学散射功能的光学膜4,所以可以向液晶显示面板8提供均匀的光。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为了对液晶显示面板8提供光而使用了背光源装置1,但是其用途并不限于此。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玻璃基板2的前表面粘附具有光学散射功能的光学膜4,而使漫射板10具有光学散射功能,但是,也可通过喷砂处理等使玻璃基板2的表面形成凹凸形状,而使漫射板10具有光学散射功能。这里,在对玻璃基板2的表面进行了喷砂处理的情况下,玻璃基板2的全光线透射率为63%~73%,散射光透射率为57%~67%,模糊率为86%~96%,全光线反射率为15%~25%,可以向液晶显示面板8提供均匀的光。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玻璃基板2使用了碱石灰玻璃,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无碱玻璃基板。实施例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人制造了使用板厚为1.8m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源装置,包括发出光的光源和使所述光漫射的漫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射板包括玻璃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田俊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