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排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4597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排引流袋,包括精密计量盒本体,虹吸管路,储液袋体下方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计量盒本体内腔底部下方置有通向储液袋体的排液通路,所述虹吸管路入口起始于排液通路;所述排液通路装配有管路开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便,成本低的可以采用一次吹塑成型的精密计量盒进行精密计量、无排液残留的适合实际的可以大批量大规模生产制造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自控排液精密引流袋。自控排液精密引流袋。自控排液精密引流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排引流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排引流袋。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精密引流袋,我们在对产品长期观察、试验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的缺点和不足:第一,现有精密计量引流袋配件多,结构复杂,生产及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使用不便,普及率低。
[0003]第二,目前现有串接式精密计量引流袋技术中,由于设计问题,结构及制造工艺等多方面原因,目前实际产品中只有注塑的精密计量盒,而没有可以串接使用的吹塑工艺制造的精密计量盒。
[0004]第三,现有自控式精密计量盒结构和制造工艺复杂,导致目前现有技术中没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生产及制造工艺简单的技术,特别是虹吸管路与精密计量盒的制造与装配问题,因此截至目前为止,精密计量误差大,也没有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的普及产品。
[0005]第四,目前自控式精密计量引流袋技术中,精密计量盒自控排液过程中存在液体残留问题。
[0006]第五,目前自控式精密计量引流袋技术中,精密计量盒是与储液袋体串接,由于存在两者之间的连接固定及自控式精密计量引流袋自身需要固定的原因,所以目前解决方案中是精密计量盒背部装配或者焊接有挂钩悬挂储液袋体的储液袋体挂架,这样配件需要另外注塑制造和焊接和装配,增加工艺制造难度及成本。
[0007]第六,现有自控式精密计量引流袋技术中,储液袋体由于属于软膜袋体,计量误差大,使用刻度标记额定自排容积可能出现误读。
[0008]第七,目前串接式精密计量引流袋技术中,产品总长度过长及悬挂问题妨碍产品的普及及推广。
[0009]第八,目前储液袋体侧向排液技术中,我们经过长期研究实验观察发现,其存在储液袋体液体积聚时袋体会膨胀进而使排液管路正上方内腔底缘的延伸线上的储液袋袋体前后壁顺向内凹不能撑开,出现排液时阻碍上方袋体液体向下流动和排出。另外横向排液管路设置问题,会存在排液不通畅,液体残留,设计不合理而制约其实际开发及推广。
[0010]第九,自控式精密计量引流袋技术中,目前现有的精密计量盒额定容量是500毫升,对于精密计量盒的额定自控排液容量及其储液袋体的容积标记方式的最佳方案目前各种文献和公开知识中我们没有发现相关的报道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精密计量盒自排容量我们在反复测试研究中发现,自排容量太小时会出现频繁启动排液出现误差和出现使用不便,储液袋体刻度也变密集,储液袋体由于自身属于软袋误差大可能出现误读随之变大;容积大时比如500毫升则容量太大,由于受高度限制,起始小容量又不能精密计量,特别是100毫升内的计量误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便,成本低的可以采用一次吹塑成型的精密计量盒进行精密计量、无排液残留的适合实际的可以大批量大规模生产制造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自控排液精密引流袋。
[001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排引流袋,包括精密计量盒本体,虹吸管路,储液袋体下方的排液阀,所述精密计量盒本体内腔底部下方置有通向储液袋体的排液通路,所述虹吸管路入口起始于排液通路;所述排液通路装配有管路开关。
[0013]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精密计量盒本体置有上管路接口和下管路接口;所述下管路接口接塑料管路连接储液袋体组成排液通路;所述虹吸管路前端插入上管路接口并经过上管路接口内腔进入排液通路内腔;所述虹吸管路在上管路接口处的管路被固定密封。
[0014]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精密计量盒本体后壁置有容纳虹吸管路的“n”形凹槽。
[0015]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精密计量盒本体下部置有侧排通路,所述侧排通路末端置有上管路接口和下管路接口;所述虹吸管路插接入上管路接口粘接密封,虹吸管路入口经上管路接口内腔进入下管路接口管腔;下管路接口接塑料管路连接储液袋体组成排液通路。
[0016]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精密计量盒本体两侧置有与精密计量盒本体内腔相通的空心悬挂固定座。
[0017]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精密计量盒本体触发虹吸排液容积为250毫升。
[0018]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精密计量盒本体底部下方置有接于排液通路和虹吸管路的2个管路接口,所述精密计量盒本体和2个管路接口一体吹塑成型。
[0019]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精密计量盒本体内腔底部下方置有竖向的下管路接口;所述下管路接口斜向外上分出上管路接口;所述下管路接口接塑料管路连接储液袋体构成排液通路,所述排液通路置有管路开关;所述上管路接口接塑料管路斜向上至精密计量盒本体内腔底壁后,向上穿过精密计量盒本体内腔底壁后缘内凹的空隙在精密计量盒本体后壁沿凹槽延伸,其后部向下穿过精密计量盒本体内腔底壁后缘内凹的另一空隙连接储液袋体构成虹吸管路。
[0020]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储液袋体容积标记方式为刻度区间标记,刻度区间标记值为精密计量盒本体启动自动排液容积的倍数。
[0021]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储液袋体排液管路出储液袋体内腔后在储液袋体内腔下方向袋体侧下倾斜;所述储液袋体排液管路位于储液袋体内腔中的储液袋体排液管路内口上下缘相邻的左右侧内腔底缘反向向储液袋体外上延伸;所述储液袋体排液管路末端排液口向下。
[0022]上述所有描述是根据精密自排引流袋在实际使用中状态下的描述,所述方位及方位词都是明确的,未给予限定的单个方位词都是指其词义的正方向。
[0023]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第一、由于解决了串接式精密计量引流袋中吹塑精密计量盒的制造问题,可以极大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实现串接式精密计量引流袋产品普及及推广。
[0024]第二,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解决了串接精密计量引流袋中不能使用吹塑工艺制造精密计量盒的难题,特别是自控式精密计量引流袋中精密计量盒的吹塑制造的设计及工艺问
题。
[0025]第三,解决了目前自控式精密计量引流袋技术中,由于结构设计问题,排液存在残留,计量不准确的问题。
[0026]第四,解决串接式精密引流袋的悬挂固定问题,特别是吹塑制造计量盒的精密计量引流袋的悬挂固定问题。
[0027]第五,解决目前串接式精密计量引流袋技术中总长度过长及悬挂导致不能普及不能推广的问题。
[0028]第六,可以解决目前现有自控式精密计量引流袋技术中,储液袋体刻度标记可能出现的误读问题。
[0029]第七,解决了目前引流袋体侧向排液技术中存在的排液不通畅,液体残留,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0030]第八,精密计量盒设置自排容量值为250毫升,既可以兼顾精密性,又兼顾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实施例中精密计量盒的立体图(背部)。
[0032]图中所述的数字标注表示为:1、虹吸管路;2、精密计量盒本体;3、悬挂固定座;41、储液袋体挂带;42、精密引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排引流袋,包括精密计量盒本体,虹吸管路,储液袋体下方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计量盒本体内腔底部下方置有通向储液袋体的排液通路,所述虹吸管路入口起始于排液通路;所述排液通路装配有管路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排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计量盒本体置有上管路接口和下管路接口;所述下管路接口接塑料管路连接储液袋体组成排液通路;所述虹吸管路前端插入上管路接口并经过上管路接口内腔进入排液通路内腔;所述虹吸管路在上管路接口处的管路被固定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排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计量盒本体后壁置有容纳虹吸管路的“n”形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排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计量盒本体下部置有侧排通路,所述侧排通路末端置有上管路接口和下管路接口;所述虹吸管路插接入上管路接口粘接密封,虹吸管路入口经上管路接口内腔进入下管路接口管腔;下管路接口接塑料管路连接储液袋体组成排液通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排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计量盒本体两侧置有与精密计量盒本体内腔相通的空心悬挂固定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排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计量盒本体触发虹吸排液容积为250毫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东王雪灏张焕娥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精亮微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