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金属氧化态共存的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4576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54
为了克服现有工业化多金属氧化态共存纳米粉末制备方法存在的缺点和局限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简洁的多金属氧化态共存的纳米粉末制备方法,具体为:以气雾化法制备的二元或三元两种Zr基非晶合金粉末通过直接燃烧过程和高能球磨工艺制备而成;按原子百分比计,Zr基非晶合金化学成分为:二元体系:Z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金属氧化态共存的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氧化物粉末的制备
,特别提供了一种金属单质氧化态和金属氧化态共混的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米材料是迄今为止最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型材料之一。纳米材料由于表面与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等不同寻常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存在,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电子、生物、医药、催化、陶瓷等众多领域。尤其是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通常作为催化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和应用得到广泛关注。然而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研究和应用的关键在于高质量高性能高效率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可以分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三大类。固相法是运用复分解原理,其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且污染少,但容易引入杂质,纯度低,分布不均匀,形貌不易控制,易团聚。气相法利用金属在气态情况下发生化学反应,该方法制得的粉末纯度高,团聚少,尺寸小,但成本高并且污染严重。液相法是溶液为介质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水热法是液相法中最为流行的有效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纳米颗粒纯度高,分散性好,尺寸可控,但是在复杂的纳米金属氧化的制备和规模化制备技术等方面仍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0003]本专利技术所述非晶合金直接燃烧法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末的制备提供了一条简单、绿色、有效的合成路线,能够实现多种金属氧化物混合和多元素掺杂氧化物纳米粉末催化剂的高效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工业化多金属氧化态共存纳米粉末制备方法存在的缺点和局限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简洁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多金属氧化态共存的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气雾化法制备的二元或三元两种Zr基非晶合金粉末,通过直接燃烧过程和高能球磨工艺制备出多金属氧化态共存的纳米粉末;
[0007]按原子百分比计,Zr基非晶合金化学成分为:
[0008]二元体系:Zr
x
M
100-x
[0009]其中,M代表Fe或Co,55≤x≤80;
[0010]三元体系:Zr
x
Cu
y
M

100-x-y
[0011]其中,M

代表Fe、Co、Ni或Pd中的一种,55≤x≤75,15≤y≤35。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多金属氧化态共存的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不同成分的合金通过气雾化法制备成非晶粉末,并使其在空气气氛下发生燃烧反应,然后将燃烧所得氧化产物研磨至200目以下,并置于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高能球磨得到最终的混合粉体;
[0013]其中,雾化制粉参数:喷粉气体流量:0.35~0.65m3/h;球磨参数:球料比:10:1~50:1,转速:200~450rpm/min,球磨时间:1~10h。
[0014]进一步优选为:雾化制粉参数:喷粉气体流量:0.4~0.6m3/h;球磨参数:球料比:15:1~25:1,转速:280~320rpm/min,球磨时间:2~5h。
[0015]本专利技术选取纯度大于99.5%的各合金原材料,按照设计好的化学成分原子百分比进行配制进行气雾化制备非晶粉末。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本专利技术利用非晶合金作为前驱体,采用空气气温燃烧过程和高能球磨工艺制备多种金属氧化物共存的纳米粉体,可以有效地调控前驱体成分进而控制所形成的各种氧化物的相对含量,满足不同化学反应的需求。
[0018](2)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便,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技术成熟,无需大量的资金,易于实现产业化等优点。
[0019](3)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粉末具有颗粒尺寸均一、不易团聚、稳定性强、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作为催化剂不易失活等特点。可良好地应用于化学催化和新材料研发等领域,例如高效催化降解反应、光电催化二氧化碳制甲醇反应、生物质催化转化等一些反应。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分别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6实验过程中得到的OP和NP实物图;
[0021]图2是由实施例1中研磨后所制氧化物粉末OP的XRD曲线;
[0022]图3是由实施例1所制多金属氧化态纳米粉末NP的TEM曲线;
[0023]图4是由实施例1中研磨工艺后所制氧化物粉末OP的XPS分析;
[0024]图5是由实施例1所制多金属氧化态纳米粉末NP的XPS分析;
[0025]图6是由实施例2所制多金属氧化态纳米粉末NP的XPS分析;
[0026]图7是由实施例6-7中研磨工艺后所制氧化物粉末OP的XRD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8]实施例1-7
[0029]由Zr基非晶合金制备多金属氧化态纳米粉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1)按照设计好的化学成分原子百分比进行配制合金成分(纯度大于99.5%的合金原材料),将配制好的合金成分放入到真空电弧熔炼炉内,预抽真空至3.0
×
10-3
Pa后,迅速充入氩气保护气,然后利用电弧加热将各种原料熔炼均匀得到合金锭;
[0031](2)将步骤(1)熔炼均匀的母合金切割成大小适中的小块合金锭放入气雾化坩埚内,控制气体流量为0.1m3/h,保护母合金融化过程中不被氧化,同时通过气压阀控制体系的气压达到气雾化压力值0.15MPa,然后利用感应加热将合金锭融化,迅速加大进入气雾化坩埚气体流量至0.4~0.6m3/h进而得到非晶粉末,所得非晶粉末通过连续加热反应器使非晶粉末发生类燃烧反应,得到氧化复合物粉末并研磨至200目以下,记为OP。
[0032](3)将步骤(2)所得的氧化物复合粉末置于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高能球磨操作得到纳米粉末,记为NP。球磨参数:球料比:15:1~25:1,转速:280~320rpm/min,球磨时间:2~5h。
[0033]各实施例所述Zr基非晶合金的化学成分元素配比详见表1。
[0034]各实施例由Zr基非晶合金制备的纳米粉末中氧化物的种类详见表2。
[0035]表1 Zr基非晶合金的化学成分元素比例
[0036][0037]表2纳米粉末中氧化物的种类
[0038]各例合金体系氧化物种类1Zr
65
Co
35
ZrO2、CoO2Zr
76
Fe
24
ZrO2、Fe2O33Zr
70
Cu
20
Fe
10
ZrO2、Cu2O、Fe2O34Zr
70
Cu
20
Co
10
ZrO2、Cu2O、CoO5Zr
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金属氧化态共存的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气雾化法制备的二元或三元两种Zr基非晶合金粉末通过直接燃烧过程和高能球磨工艺制备出多金属氧化态共存的纳米粉末;按原子百分比计,Zr基非晶合金化学成分为:二元体系:Zr
x
M
100-x
其中,M代表Fe或Co,55≤x≤80;三元体系:Zr
x
Cu
y
M

100-x-y
其中,M

代表Fe、Co、Ni或Pd中的一种,55≤x≤75,15≤y≤3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多金属氧化态共存的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不同成分的合金通过气雾化法制备成非晶粉末,并使其在空气气氛下发生燃烧反应,然后将燃烧所得氧化产物研磨至200目以下,并置于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高能球磨得到最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正旺赵博文张海峰张宏伟李宏付华萌王爱民李正坤张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