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睑缘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71448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睑缘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苦参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睑缘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睑缘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睑缘炎是睑缘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组织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其病因复杂,一般与细菌感染、理化刺激、屈光不正、慢性结膜炎、溢泪、隐斜、不良卫生习惯和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为临床常见眼病。根据临床不同特点,可分为三类: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眦部睑缘炎。轻者导致患者眼部刺激症状,严重者可累及睑板腺和角膜而影响视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蠕形螨感染可能是睑缘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0003]蠕形螨是一种永久性的小型寄生螨,在人体寄居的有两种,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在眼部,毛囊蠕形螨常寄居于睫毛囊,而皮脂蠕形螨多寄居于眼睑皮肤的皮脂腺和睑板腺。蠕形螨寄生于睫毛毛囊或皮脂腺内,虫体摄食、交配等活动所造成的机械性刺激和分泌物、代谢产物的化学刺激,以及虫体出入毛囊、皮脂腺时将某些致病微生物带入是目前认为引起蠕形螨性睑缘炎的主要原因。
[0004]目前针对蠕形螨睑缘炎的治疗主要以驱除病因,局部清洁,避免刺激因素,外用甲硝唑、茶树油眼膏等,病程相对较长、易复发,往往效果不甚理想,且茶树油的局部刺激性较强,患者常因不慎滴入眼内出现难以忍受的刺激,需立即生理盐水冲洗,从而为治疗带来了麻烦。由此,急需一种能有效治疗蠕形螨睑缘炎且刺激性小的药物。
[0005]文献“中药煎剂外用治疗睑缘炎疗效观察,刘增昌等”公开了一种治疗睑缘炎的外用中药煎剂,该中药煎剂的组成为:黄连15g,秦皮20g,苦参20g,蛇床子20g,银花20g,防风20g,薄荷10g,甘草10g。使用方法为:每剂用水450mL,煎至250mL后放入薄荷再煎5分钟,用纱布过滤后,用药液蒸汽熏患眼10分钟,然后用软布蘸药液反复敷及洗患眼睑缘,药液可反复加热重复应用,每天3~5次,每天用原药1剂,不间断连用12天。虽然该中药煎剂对睑缘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其药物组成复杂,包括黄连等8味原料药,增加了药物制备的成本。
[0006]因此,开发出一种生产成本低、刺激性小、治疗效果优异的治疗睑缘炎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睑缘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苦参10-60份、薄荷10-40份。
[0009]进一步地,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苦参15~30份,薄荷15~30份;
[0010]优选的,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苦参30份,薄荷15份。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是以上述原料药的药粉、水提取物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常用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0012]进一步地,所述制剂为外用制剂。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外用制剂为溶液剂、散剂、酊剂、醑剂、洗剂、油剂、乳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涂膜剂、膜剂、巴布膏剂、凝胶剂、搽剂、气雾剂、颗粒剂。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1)按照配比称取苦参、薄荷;
[0016](2)将苦参、薄荷加水煎煮,得到药液,然后加入药学上常用的辅料制备成制剂。
[0017]进一步地,所述苦参和薄荷的总重量与水的重量之比为1:(8~10);所述煎煮时间为0.5~1小时;
[0018]和/或,所述药液还经过了以下处理步骤:将药液浓缩、精制,通过喷雾干燥得到浸膏粉,再通过干粉制粒,即得;所述精制方法为过滤后再浓缩、水提醇沉法、吸附澄清法、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盐析法、透析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睑缘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0020]进一步地,所述睑缘炎为蠕形螨睑缘炎。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杀螨剂中的用途;优选的,所述螨为蠕形螨。
[0022]蠕形螨睑缘炎中医类似于“睑弦赤烂”,主要症见睑弦红赤、溃烂、倒睫、睫毛脱落等。中医认为,湿热内生,复感风邪,风、湿、热三邪相搏,客于睑弦,久则生虫。苦参味苦性寒,苦则燥湿、寒则泄热,故可杀湿热所生之虫;薄荷芳香避秽,清扬升浮,清利头目。二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杀虫止痒之功。
[0023]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
[0024]薄荷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的茎叶,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之功。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由特定比例的苦参、薄荷组合制备而成,其无毒副作用,能有效杀灭螨虫,治疗睑缘炎;经临床验证,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能够明显改善眼异物感、畏光流泪、烧灼感、目痒等症状,尤其对蠕形螨睑缘炎疗效显著,其安全性和经济效益良好,在制备杀螨剂、预防和/或治疗睑缘炎的药物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适合工业化生产。
[0027]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0028]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所用原料与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所得。
[0030]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31]取苦参15g、薄荷30g,加8~10倍重量的水煎煮0.5~1小时,然后将药液与药渣分离,再浓缩、精制药液,通过喷雾干燥得到浸膏粉,最后通过干粉制粒,即得到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颗粒剂。
[0032]本实施例所述的精制药液的方法为将浓缩后的药液过滤后再浓缩。
[0033]上述精制药液的方法还可以采用中药领域的常规精制方法,包括水提醇沉法,吸附澄清法,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盐析法,透析法。
[0034]实施例2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35]取苦参15g、薄荷15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6]实施例3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37]取苦参30g、薄荷15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8]实施例4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39]取苦参45g、薄荷15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40]实施例5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41]取苦参60g、薄荷15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42]实施例6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苦参10-60份、薄荷10-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苦参15~30份,薄荷15~30份;优选的,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苦参30份,薄荷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是以权利要求1或2所述原料药的药粉、水提取物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常用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外用制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为溶液剂、散剂、酊剂、醑剂、洗剂、油剂、乳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涂膜剂、膜剂、巴布膏剂、凝胶剂、搽剂、气雾剂、颗粒剂。6.权利要求1-5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李运帆杨凤姣万婧雯易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