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连续碳/碳化硅纤维混杂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整体涡轮叶盘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整体涡轮叶盘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连续碳/碳化硅纤维混杂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整体涡轮叶盘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性能飞行器技术发展,对航空发动机的燃油效率、涡轮温度、使用寿命等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常规高温合金涡轮叶盘在耐温性能、高温强度、疲劳寿命等方面逐渐逼近其应用极限,而且在合金成分、涡轮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空间逐步缩小,性能提升难度和复杂度巨大,严重制约未来高性能飞行器发展和技术进步。
[0003]在文献1(Nakamura T,Oka T,Imanari K,et al.Development of CMC turbine parts for aero engines[J].IHI Engineering Review,2014,47(1):29-32.)中的研究认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高硬度、高耐磨性、使用温度高以及导热系数大、热膨胀系数小、抗氧化能力强、吸振性能好等优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连续碳/碳化硅纤维混杂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整体涡轮叶盘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连续碳纤维和碳化硅纤维进行束间混杂,得到连续C/SiC混杂纤维;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连续C/SiC混杂纤维的表面制备BN与PyC交替的多层界面层,得到含有界面层的混杂纤维;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含有界面层的混杂纤维进行二维单元层编织,得到涡轮叶盘预制体二维单元层;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涡轮叶盘预制体二维单元层进行进一步的编织,得到定型后的整体涡轮叶盘预制体;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定型后的整体涡轮叶盘预制体采用PIP法预致密化,得到初级预致密化整体涡轮叶盘;步骤六:重复步骤五2~5次,最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热压和裂解,得到预致密化整体涡轮叶盘;步骤七:对步骤六中的预致密化整体涡轮叶盘进行机械加工,得到加工后的预致密化整体涡轮叶盘;步骤八:对步骤七中加工后的预致密化整体涡轮叶盘进行致密化处理,得到基于连续碳/碳化硅纤维混杂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整体涡轮叶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碳/碳化硅纤维混杂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整体涡轮叶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连续碳纤维和碳化硅纤维是指纤维型号规格为3K及以下的连续碳纤维和碳化硅纤维;束间混杂的质量比为碳纤维:碳化硅纤维=(20~50):(80~50);所述步骤一中,束间混杂的具体步骤为:在惰性气氛且温度400~600℃下的高温炉对C和SiC纤维进行热处理,去除纤维表面的杂质;然后将去除杂质的碳纤维和碳化硅纤维在上浆设备中,进行合股、上浆;最后,通过烘干、收卷程序,获得连续C/SiC混杂纤维;其中:上浆的上浆剂采用2~5%的聚乙烯醇水溶液,水采用去离子水,烘干的温度110~3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碳/碳化硅纤维混杂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整体涡轮叶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界面层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2-1:BN层的制备:将连续C/SiC混杂纤维安装在气相沉积炉内,保持真空度小于103Pa,升温至600~1200℃;NH3作为氮源,BCl3提供硼源,H2为稀释气体,NH3、BCl3和H2的体积流量分别为500ml/min、1000ml/min和2000ml/min,沉积区间长度为1米,放丝速度为0.1~10m/min,每次沉积的BN厚度范围是1~20nm;2-2:PyC层的制备:将2-1中已沉积BN界面的混杂纤维安装在气相沉积炉内,保持真空度小于103Pa,升温至600~1200℃;C3H6作为碳源,N2为稀释气体,C3H6和N2的体积流量分别为2.5L/min和8L/min,沉积区间长度为1米,放丝速度为0.1~10m/min,每次沉积PyC的厚度范围是1~20nm;2-3:将步骤2-1和2-2重复2~5次,使BN与PyC交替的多界面层总厚为100~200nm,得到含有界面层的混杂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碳/碳化硅纤维混杂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整体涡轮叶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