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巨首楔蚌的人工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440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巨首楔蚌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亲本采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巨首楔蚌的人工繁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巨首楔蚌的人工繁育方法,属于淡水贝类的繁育方法的 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淡水蚌类是世界上受威胁状况最严重的生物类群之一。由于人为活动、 栖息地破坏等原因导致了大量淡水蚌类物种灭绝,这样的结果不仅会导致生 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急剧下降以外,还会导致许多地区生态系统遭到严重 破坏。我国淡水贝类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但其受威胁状 况也不容乐观,处于近危或受威胁状态的种类达到了总数的56.5%,其中以蚌 科的种类最为明显,蚌科物种丰富度与历史资料比较呈现严重下降趋势。其 中,巨首楔蚌是我国的特有种,由于大范围的商业捕捞、水资源污染、挖沙 等原因导致该物种存有濒临灭绝的危险。
[0003]在自然水体中,巨首楔蚌繁育过程比较特别,成熟的钩介幼虫须寄生在 鱼鳃或鱼鳍上来完成变态发育,从而脱苗长成稚蚌;但由于大部分钩介幼虫 在自然水体中较难及时遇到寄主鱼而夭折,所以仅依靠天然增殖巨首楔蚌资 源是十分有限的,无法满足稀有蚌类或濒危蚌类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巨首楔蚌的人工繁育方法,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改善 创新巨首楔蚌的人工繁育方法。填补了巨首楔蚌的人工繁育方法研究的空缺。 用人工繁育技术介入蚌的繁殖。
[0005]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巨首楔蚌的人工繁 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繁育方法包括:亲本采集

亲蚌培育
r/>采集钩介幼 虫

确定最佳寄主鱼

开展寄生培育

蚌苗变态发育

脱苗后蚌苗培育;具 体如以下步骤:
[0006]5)、亲本采集:每年4月~6月从自然水体中采集亲本,将采集回来的 巨首楔蚌按照个体大小,分别放在不同水池中并进行流水养殖,水池的规格 是水深0.5~1.0米,透明度在30厘米,单个池面积为6平方米;
[0007]6)、亲蚌培育:用开口器轻轻开壳检查并筛选出育儿囊饱满的亲蚌,然 后将这些亲蚌单独暂养于大储物箱中,使用增氧设备,把池水的溶氧量调至 5mg/L以上,同时每天投喂适量的绿藻用于培育亲蚌,每天投喂适量的绿藻;
[0008]7)、采集钩介幼虫:每天观察母蚌是否排出钩介幼虫,待排除后,用显 微镜观察钩介幼虫的成熟度,将钩介幼虫用曝气自来水经200-250目过滤网 过滤清洗后,用显微镜观察钩介幼虫的成熟程度,准备人工采苗,用于寄生 繁育;将取出的钩介幼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目测钩介幼虫全部或大部分破 膜,且两壳已能微微扇动,足丝粘连,则表明钩介幼虫成熟;
[0009]8)、确定最佳寄主鱼:巨首楔蚌的最佳寄主鱼是黄鲢,寄主鱼选择个体 重30~50g、体表光滑且粘液丰富、无病无伤的健康的黄鲢,黄鲢暂养一般 采用池塘或网箱,网箱
规格为4m
×
4m
×
1m,网目直径约1~2cm,网箱底部铺 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止寄主鱼体磨擦损伤,以提高成活率,每箱放养70~100 kg,繁殖100万只幼蚌约需要80kg寄主鱼;
[0010]5)、开展寄生培育:将寄生后的寄主鱼放入铺盖塑料薄膜的培育池中; 根据巨首楔蚌的钩介幼虫的变态发育的有效积温在112.5℃,一般在第5天开 始,采苗采取静水采苗法;静水采苗,将宿主鱼放入含有钩介幼虫的液体中, 采苗时间控制在10-20min,水温保持在20℃-26℃,寄生密度以每亩2~3万 个/kg寄主鱼为宜,采苗期间,用一个小型增氧泵给产苗盆中增氧,将成熟的 钩介幼虫置于干净的大盆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放入适量条数的最佳寄主 鱼,让钩介幼虫附着在寄主鱼的鱼鳃上;然后目测宿主鱼的鳃片,如鳃片上 已布满小白点,钩介幼虫已寄生在宿主鱼身上,采好苗的寄主鱼应及时放入 流水育苗池内饲养,寄生阶段蚌苗培育重点是寄主鱼强化饲养;每天观察鱼 鳃上的稚蚌是否完全脱落,等全脱落后,即可将宿主鱼转移到养鱼池中;
[0011]6)、蚌苗变态发育:稚蚌税落后,要加强管理,始终保持不间断的水流, 流水量做到前期慢后期快,保持水质新鲜,溶氧充足,营养丰富,使稚蚌有 良好的发育生长环境,并及时排除池底淤泥,以免发臭,闷死稚蚌,排除淤 泥是用手或木板轻揽动水体,使淤泥泛起,随水带走,培育池避免阳光照射, 以防青台,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培育池吞害稚蚌;
[0012]7)、脱苗后蚌苗培育:巨首楔蚌在培育池经过3-4个月流水生长后,体 长达到2-4厘米叫仔蚌,可以进入成蚌养殖;
[0013]仔蚌养殖初期:择风浪小的小型水面养殖,防止风浪把仔蚌从篓子中吹 走,仔蚌吊养用竹子或木做成50厘米
×
50厘米
×
20厘米的四方小篓子,底 下铺一层塑料膜,四周用乙稀网片,网目为1-2厘米,吊养用绳子拉好两头, 吊上浮子和篓子,深度为20-30厘米,进行浅水养殖,每只篓子可投放仔蚌 50-100只,仔蚌养殖初期的养殖巨首楔蚌的水域每隔10-15天加注新水一次, 注水量为原水量的1/4,新水为蓄水池内存储5-7天并经阳光照射或药物消毒 处理后的河水,保持养殖水体的透明度为20-30厘米,每隔三个月全池拨洒 生石灰一次,每亩生石灰的用量20-25公斤,每隔5-7天养殖区域内除杂、 清除野蚌、水草,防止敌害,促使巨首楔蚌仔蚌养殖初期的加速生长;
[0014]仔蚌养殖成长期:待仔蚌每长3-5厘米时应及时分篓进行成养殖,每篓 投放成蚌20-50只,成蚌池采取鱼蚌混养,混养鱼类主要是黄颡鱼,黄颡鱼 投放规格为20条/斤,亩投放量为2000-3000条;每隔7-10天投放40-70公 斤家禽粪,保持养殖水体的透明度为20-30厘米;每隔三个月全池拨洒生石 灰一次,每亩生石灰的用量20-25公斤;每隔5-7天养殖区域内除杂、清除 野蚌、水草,防止敌害,促使巨首楔蚌仔蚌成长期的加速生长。
[0015]本专利技术有助于解决自然界中巨首楔蚌繁殖率低的问题,同时填补了巨首 楔蚌的人工繁育方法研究的空缺。用人工繁育技术介入蚌的繁殖,可大大提 高蚌的繁殖率,利于解决巨首楔蚌在自然水体中濒危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
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 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 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
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7][0018]实施例1,一种巨首楔蚌幼蚌的繁育方法,步骤如下:
[0019]一、亲蚌培育与选择步骤
[0020](1)每年4月~6月从自然水体中采集亲本,将采集回来的巨首楔蚌按照 个体大小,分别放在不同培育池中并进行流水养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巨首楔蚌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繁育方法包括:亲本采集

亲蚌培育

采集钩介幼虫

确定最佳寄主鱼

开展寄生培育

蚌苗变态发育

脱苗后蚌苗培育;具体如以下步骤:1)、亲本采集:每年4月~6月从自然水体中采集亲本,将采集回来的巨首楔蚌按照个体大小,分别放在不同水池中并进行流水养殖,水池的规格是水深0.5~1.0米,透明度在30厘米,单个池面积为6平方米;2)、亲蚌培育:用开口器轻轻开壳检查并筛选出育儿囊饱满的亲蚌,然后将这些亲蚌单独暂养于大储物箱中,使用增氧设备,把池水的溶氧量调至5mg/L以上,同时每天投喂适量的绿藻用于培育亲蚌,每天投喂适量的绿藻;3)、采集钩介幼虫:每天观察母蚌是否排出钩介幼虫,待排除后,用显微镜观察钩介幼虫的成熟度,将钩介幼虫用曝气自来水经200-250目过滤网过滤清洗后,用显微镜观察钩介幼虫的成熟程度,准备人工采苗,用于寄生繁育;将取出的钩介幼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目测钩介幼虫全部或大部分破膜,且两壳已能微微扇动,足丝粘连,则表明钩介幼虫成熟;4)、确定最佳寄主鱼:巨首楔蚌的最佳寄主鱼是黄鲢,寄主鱼选择个体重30~50g、体表光滑且粘液丰富、无病无伤的健康的黄鲢,黄鲢暂养一般采用池塘或网箱,网箱规格为4m
×
4m
×
1m,网目直径约1~2cm,网箱底部铺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止寄主鱼体磨擦损伤,以提高成活率,每箱放养70~100kg,繁殖100万只幼蚌约需要80kg寄主鱼;5)、开展寄生培育:将寄生后的寄主鱼放入铺盖塑料薄膜的培育池中;根据巨首楔蚌的钩介幼虫的变态发育的有效积温在112.5℃,一般在第5天开始,采苗采取静水采苗法;静水采苗,将宿主鱼放入含有钩介幼虫的液体中,采苗时间控制在10-20min,水温保持在20℃-26℃,寄生密度以每亩2~3万个/kg寄主鱼为宜,采苗期间,用一个小型增氧泵给产苗盆中增氧,将成熟的钩介幼虫置于干净的大盆中,加入适量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明飞陈莹莹舒凤月宁军袁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