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载氧纳米声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4346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靶向载氧纳米声敏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超声法杂交人血清白蛋白(HSA)和载氧血红蛋白(Hb),包裹疏水的声敏剂锰卟啉(MnPP),制备靶向载氧纳米声敏剂。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得到的靶向载氧纳米声敏剂性质稳定、生物利用度高、靶向性好、能够将外源氧分子和MnPP高效靶向递送到肿瘤内部,从而改善肿瘤缺氧微环境,提高声动力疗效。提高声动力疗效。提高声动力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向载氧纳米声敏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医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靶向载氧纳米声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肿瘤光学治疗因具有非侵入和时空可控的优势特征而逐渐成为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肿瘤光学治疗主要包括光动力治疗(PDT)和光热治疗(PTT)。然而,近红外光组织穿透深度有限,深层肿瘤的治疗效果不佳。与之相比,声动力治疗(SDT)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利用超声更强的组织强穿透能力,使聚集在深层肿瘤中的声敏剂产生活性氧(ROS)或空化效应来治疗肿瘤。目前,声动力治疗已用于临床,结合内分泌疗法和免疫疗法成功治愈了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常用的声敏剂分子包括:卟啉、卟啉衍生物、抗癌药物DOX、酸性黄、亚甲基蓝、多羟基富勒烯等有机分子。然而,这些传统有机声敏剂分子存在生物利用度低、氧依赖以及缺乏肿瘤靶向性等问题,导致声动力治疗效率低,严重阻碍该方法的临床推广。
[0003]近年来,全球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癌症治疗带来一场全新的变革。纳米材料的新型药物载体可实现特异的靶向定位,将药物高效地富集到肿瘤病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载氧纳米声敏剂,其特征在于,外部为杂合蛋白体,内部包裹声敏剂锰卟啉,所述杂合蛋白体由人血清白蛋白和载氧血红蛋白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氧纳米声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锰卟啉由金属锰离子与卟啉结构的大环化合物络合形成。3.一种靶向载氧纳米声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锰卟啉的制备:将卟啉结构的大环化合物和金属锰盐混合,过滤沉淀,干燥,分离;(2)用人血清白蛋白、载氧血红蛋白、步骤(1)得到的锰卟啉制备靶向载氧纳米声敏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卟啉结构的大环化合物和所述金属锰盐为等摩尔比。5.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卟啉结构的大环化合物为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林涛尹婷邢婕华马爱青郑明彬陈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