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432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口罩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的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通过在口罩本体中间层设置有抗菌、抗病毒的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熔喷负离子无纺布材料,该负离子无纺布材料由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母粒经高温融至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中进行混纺获得;该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母粒由电气石、镧系稀土材料、活性炭、高分子聚合物构成,使得该口罩产生浓度高达5800个/cm3的负离子,通过该负离子使得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到大于99%,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达到97%;且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的抗病毒活性率达到95%以上。性率达到95%以上。性率达到9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口罩的
,具体涉及到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步伐的进展,目前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植被破坏和工业污染导致雾霾越来越严重,同时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导致前所未有的疾病在人类群体中频发,如2003年的SARS病毒传染,其病毒首先由蝙蝠传至果子狸,再传至人类,最终病毒通过人传人的效应产生了深远严重的影响。那么,如何阻止类似病毒人传人,医学研究表明,隔绝唾液、飞沫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0003]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够阻止雾霾吸入、阻止病毒的扩散传播等。然而现在市场上的一般口罩,如活性炭口罩等,仅能吸附雾霾和气味,而无法阻止飞沫、病毒的传播,功能单一,适用范围受到限制;并且现有市场上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通常是将负离子发生器负载于口罩内,造成口罩的载重量增加,易损伤佩戴者的鼻梁或耳朵,造成佩戴者的不适感,且该结构的负离子口罩不方便携带。
[0004]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设计研发了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及其制造方法,采用了特殊的工艺方法,解决了上述口罩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及其制造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外层上端设有压鼻条,所述口罩本体两端对称设有拉紧带,所述口罩本体包括亲肤层、中间层、过滤层,所述亲肤层、中间层、过滤层按顺序依次叠加,所述亲肤层为聚丙烯无纺布材料;所述中间层设置有抗菌、抗病毒的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熔喷负离子无纺布材料,所述抗菌、抗病毒的聚酯或聚酰胺纤维熔喷负离子无纺布材料由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母粒经高温融至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中进行混纺获得;所述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母粒由电气石、镧系稀土材料、活性炭、高分子聚合物构成;所述过滤层由聚丙烯熔喷的无纺布过滤材料制成。
[0007]进一步的,电石气、镧系稀土材料、活性炭的粒径大小为50-80nm,其中所述电气石包括镁电气石、铁电气石、锂电气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镧系稀土材料包括镧化合物、钆化合物、镥化合物、镱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酯或聚酰胺。
[0008]进一步的,电气石、镧系稀土材料、活性炭、高分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3-4:6-7:7-8:5-6。
[0009]进一步的,亲肤层、中间层、过滤层呈现不同的纤网结构,所述亲肤层纤网的密闭性大于所述过滤层纤网;所述中间层纤网的密闭性大于所述亲肤层纤网。
[0010]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的制造方法,制备上述的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其方法具体如下:
[0011]S1:将电气石、镧系稀土材料、活性炭、高分子聚合物置于反应釜中共混,挤出、切片,获得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母粒;
[0012]S2:将步骤S1中的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母粒与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以1:5000-10000的比例混合,在中性条件下以250-300℃进行高温热熔,熔喷,制成35-50g/m2的抗菌、抗病毒的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熔喷负离子无纺布材料;
[0013]S3:依次将聚丙烯无纺布材料的亲肤层、设置有抗菌、抗病毒的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熔喷负离子无纺布材料的中间层、聚丙烯熔喷无纺布过滤材料的过滤层按顺序叠合后,将周边热压粘合,制得口罩本体;
[0014]S4:将步骤S3制得的口罩本体的过滤层上端安装压鼻条,口罩本体的两端对称设置拉紧带,形成具有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
[0015]进一步的,步骤S1中的镧系稀土材料再添加至反应釜中混合前,需除去镧系稀土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
[0016]进一步的,步骤S1中共混的温度为150-180℃。
[0017]进一步的,步骤S2熔喷后进行后整理,所述后整理包括喷淋、浸钆、涂覆、烘干中的一种或多种工序,其中所述喷淋工序在室温30-40℃,湿度55
±
10%的独立喷淋室内进行;所述浸轧工序需至少浸泡24小时,且不超过36小时;所述涂覆工序在温度40-50℃下每1小时涂覆一次,至少涂覆10次。
[0018]进一步的,还包括对所述口罩进行抗菌、抗病毒、负离子的检测,通过检测所述口罩的抗菌率达到97%以上;所述口罩的抗病毒活性率达到95%以上,所述口罩的负离子浓度达到5800个/cm3以上。
[0019]进一步的,抗菌检测包括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检测;所述抗病毒检测包括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的检测。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通过在口罩的中间层设置抗菌、抗病毒的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熔喷负离子无纺布材料,使得该口罩产生浓度高达5800个/cm3的负离子,该负离子不仅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而且还可以供佩戴者呼吸负离子,增加氧气量的吸入,同时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给佩戴者提供更好的体验。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口罩制造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持续时间长,效果良好,其中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大于99%,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达到97%;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的抗病毒活性率达到95%以上。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的截面图。
[0024]附图标记:1、口罩本体;11、亲肤层;12、中间层;13、过滤层;2、压鼻条;3、拉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参照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所述口罩本体1外层上端设有压鼻条2,所述口罩本体1两端对称设有拉紧带3,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亲肤层11、中间层12、过滤层13,所述亲肤层11、中间层12、过滤层13按顺序依次叠加,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所述口罩本体(1)外层上端设有压鼻条(2),所述口罩本体(1)两端对称设有拉紧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亲肤层(11)、中间层(12)、过滤层(13),所述亲肤层(11)、中间层(12)、过滤层(13)按顺序依次叠加,所述亲肤层(11)为聚丙烯无纺布材料;所述中间层(12)设置有抗菌、抗病毒的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熔喷负离子无纺布材料,所述抗菌、抗病毒的聚酯或聚酰胺纤维熔喷负离子无纺布材料由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母粒经高温融至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中进行混纺获得;所述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母粒由电气石、镧系稀土材料、活性炭、高分子聚合物构成;所述过滤层(13)由聚丙烯熔喷的无纺布过滤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石气、镧系稀土材料、活性炭的粒径大小为50-80nm;其中所述电气石包括镁电气石、铁电气石、锂电气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镧系稀土材料包括镧化合物、钆化合物、镥化合物、镱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酯或聚酰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石、镧系稀土材料、活性碳、高分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3-4:6-7:7-8:5-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11)、中间层(12)、过滤层(13)呈现不同的纤网结构,所述亲肤层(11)纤网的密闭性大于所述过滤层(13)纤网;所述中间层(12)纤网的密闭性大于所述亲肤层(11)纤网。5.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高效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口罩,其方法具体如下:S1:将电气石、镧系稀土材料、活性炭、高分子聚合物置于反应釜中共混,挤出、切片,获得抗菌、抗病毒的负离子母粒;S2:将步骤S1中的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宽
申请(专利权)人:康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