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蒸发率的全容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427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蒸发率的全容储罐,其包括外罐体、内储罐、基础承台、底部绝热组件、罐壁保冷组件以及灌顶绝热组件,其中,所述外罐体以及内储罐均支撑设置在基础承台上,且所述基础承台的底端通过多跟支柱支撑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所述外罐体与内储罐环壁间设置有罐壁保冷组件;所述内储罐的罐底与基础承台的上表面铺设有底部绝热组件;所述内储罐的顶部设置有灌顶绝热组件,且所述灌顶绝热组件的上端面通过吊杆与外罐体的顶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基础承台的下端面与混凝土地面的垂直距离为650mm,以便保证整个储罐的稳定性;所述内储罐的底部通过多个锚固装置固定连接在基础承台内部。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蒸发率的全容储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全容储罐
,具体是一种低蒸发率的全容储罐。

技术介绍

[0002]全容储罐适用于储存液化天然气、乙烯、液氮、液氧以及其他低温液体,其中,广泛用于液化天然气的储存,相对于单容罐而言具有占地面积小,安全性高等优点,然而据调查发现,目前现有的全容储罐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0003]1.内储罐顶端采用金属吊杆将吊顶与外罐体内壁直接相连,使得外罐体温度通过吊杆不断向吊顶传递,且,贯穿管体内外的进液管、泵井等管口也是直接与内储罐内的低温液体直接接触,使得外界温度直接向内储罐内部传递,导致内储罐内的低温液体蒸发速率加快;
[0004]2.在全容储罐初次进液或补充进液时,由于进液管温度较高,使得部分低温液体直接汽化,而在初次使用时,内储罐的温度没有得到预冷处理,也会使得大量低温液体蒸发,造成浪费和损失;
[0005]3.在内储罐外壁与外罐体内壁之间仅设置有热角保护组件,热角保护组件与保冷层以及外罐体内壁与基础承台的连接点为直角结构,由于直角结构受力点较为集中,且间隙较大,无法较好地缓冲液体泄露产生的冲击力,且依然存在漏液的情况
[0006]4.在泡沫玻璃砖的铺设过程中,仅通过泡沫玻璃砖相互贴合交错铺设的方式,使得相邻两块泡沫玻璃砖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间隙,导致漏热,从而加快罐内低温液体的蒸发。
[0007]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低蒸发率的全容储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蒸发率的全容储罐,其包括外罐体、内储罐、基础承台、底部绝热组件、罐壁保冷组件以及灌顶绝热组件,其中,所述外罐体以及内储罐均支撑设置在基础承台上,且所述基础承台的底端通过多跟支柱支撑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所述外罐体与内储罐环壁间设置有罐壁保冷组件;
[0009]所述内储罐的罐底与基础承台的上表面铺设有底部绝热组件;
[0010]所述内储罐的顶部设置有灌顶绝热组件,且所述灌顶绝热组件的上端面通过吊杆与外罐体的顶壁相固定连接;
[0011]所述基础承台的下端面与混凝土地面的垂直距离为650mm,以便保证整个储罐的稳定性;
[0012]所述内储罐的底部通过多个锚固装置固定连接在基础承台内部。
[0013]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底部绝热组件包括热角保护组件以及保冷层,其中,所述保冷层的上下两端均铺设有混凝土找平层,所述保冷层主要由多层泡沫玻璃砖以及防潮垫
相互叠加间隔铺设而成,以一层泡沫玻璃砖和防潮垫为一组,紧密叠加铺设4层;
[0014]每层所述防潮垫上下两侧的泡沫玻璃砖的拼接间隙相互交错分布,且,每相邻两块所述泡沫玻璃砖的间隙间填充有密实的珠光砂。
[0015]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热角保护组件包括防潮垫、泡沫玻璃砖以及玻璃纤维毡,且,其总厚度为200mm,高度为3m;
[0016]所述热角保护组件由外向内依次为防潮垫、两层泡沫玻璃砖以及两层玻璃纤维毡,其中,两层所述泡沫玻璃砖的铺设方式与保冷层的铺设方式相同,每层所述玻璃纤维毡厚度为30mm;
[0017]所述热角保护组件远离外罐体内壁的一侧与保冷层连接拐角处铺设有一层弧形凹面弹性改性沥青。
[0018]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罐壁保冷组件包括组合式柔性弹性层以及预冷装置,所述预冷装置嵌入在组合式柔性弹性层内,并与内储罐的侧壁相贴合;
[0019]所述组合式柔性弹性层由外向内依次为防潮垫、弹性棉以及玻璃纤维毡,且在弹性棉与玻璃纤维毡之间填充有密实的珠光砂。
[0020]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预冷装置包括冷却管、弹性绝热套以及输料管,所述输料管贯穿设置在外罐体的左上方,且,其下端通过弹性绝热套与冷却管相连通;
[0021]所述输料管的外管壁包裹有聚氨酯管套,且,其下端由内侧管壁向下延伸形成延伸管口;
[0022]所述冷却管的上端由其内侧管壁向弹性绝热套的内环壁延伸形成承接管口,所述承接管口的顶端高于延伸管口的最低端,所述承接管口的横截面为漏斗形结构;
[0023]所述冷却管盘绕在内储罐的外壁上,且,其外管壁包裹有聚氨酯管套。
[0024]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外罐体的内壁与基础承台连接拐角铺设有一层弹性改性沥青,且,所述弹性改性沥青远离拐角的一侧为弧形凹面结构。
[0025]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灌顶绝热组件包括吊顶以及绝热层,所述绝热层紧密铺设贴合于吊顶的上端面,且,其所分布的范围与吊顶上端面的范围相匹配;
[0026]所述绝热层由两层泡沫玻璃砖以及两层玻璃纤维毡相互间隔交错铺设而成,且,通过珠光砂将其中的间隙填充压实。
[0027]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吊杆为两段式,且,其通过绝热套管固定连接;
[0028]所述绝热套管的内部填充有玻璃棉。
[0029]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锚固装置包括锚杆、限位壳以及绝热毯,所述锚杆向下贯穿至基础承台内部的一端置于限位壳内,所述限位壳的外部包裹有绝热毯;
[0030]所述锚杆的底端横截面为倒T形结构;
[0031]所述限位壳的上部与基础承台直接接触固定。
[0032]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外罐体的左上方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向下延伸至内储罐的底部,且其位于内储罐以上的部分采用冷却管与输料管相同的绝热结构,所述进液管处于内储罐内的部分与内储罐的左侧内壁相贴合固定。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4]1.本装置中所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管道均采用分段式结构,且两段之间通过弹性绝热套连接,大大降低了外界温度由管道传递至内储罐,与此同时,吊杆也采用两段间接连接
的方式,避免了外罐体的温度通过吊杆直接向吊顶传递,从而降低罐内低温液体的蒸发率;
[0035]2.本设备中设置有预冷装置,通过与外界液氮冷却系统相连通,在初次使用时可对内储罐以及进液管进行预冷处理,大大降低了初次进液时低温液体的蒸发量;
[0036]3.热角保护组件与保冷层以及外罐体内壁与基础承台的连接点为均铺设有一层弧形凹面弹性改性沥青,增大接触面积,更好地缓冲漏液使得冲击力,且弹性改性沥青具有很好的防水形,可以有效防止渗漏至外罐体外部。
[0037]4.在泡沫玻璃砖的铺设过程中,每铺设完一层均会在其表面铺上珠光砂并通过机器对其反复震动压实处理,直至珠光砂完全填满泡沫玻璃砖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漏热,进一步降低了低温液体的蒸发率。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冷却管和输料管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吊杆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4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保冷层的局部铺设结构示意图;
[0043]图中:1、外罐体;2、内储罐;3、基础承台;4、底部绝热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蒸发率的全容储罐,其包括外罐体(1)、内储罐(2)、基础承台(3)、底部绝热组件(4)、罐壁保冷组件(5)以及灌顶绝热组件(6),其中,所述外罐体(1)以及内储罐(2)均支撑设置在基础承台(3)上,且所述基础承台(3)的底端通过多跟支柱(7)支撑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体(1)与内储罐环壁间设置有罐壁保冷组件(5);所述内储罐(2)的罐底与基础承台(3)的上表面铺设有底部绝热组件(4);所述内储罐(2)的顶部设置有灌顶绝热组件(6),且所述灌顶绝热组件(6)的上端面通过吊杆(8)与外罐体(1)的顶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基础承台(3)的下端面与混凝土地面的垂直距离为650mm,以便保证整个储罐的稳定性;所述内储罐(2)的底部通过多个锚固装置(9)固定连接在基础承台(3)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蒸发率的全容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绝热组件(4)包括热角保护组件(19)以及保冷层(20),其中,所述保冷层(20)的上下两端均铺设有混凝土找平层(12),所述保冷层(20)主要由多层泡沫玻璃砖(10)以及防潮垫(11)相互叠加间隔铺设而成,以一层泡沫玻璃砖(10)和防潮垫(11)为一组,紧密叠加铺设4层;每层所述防潮垫上下两侧的泡沫玻璃砖(10)的拼接间隙相互交错分布,且,每相邻两块所述泡沫玻璃砖(10)的间隙间填充有密实的珠光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蒸发率的全容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角保护组件(19)包括防潮垫、泡沫玻璃砖以及玻璃纤维毡,且,其总厚度为200mm,高度为3m;所述热角保护组件(19)由外向内依次为防潮垫、两层泡沫玻璃砖以及两层玻璃纤维毡,其中,两层所述泡沫玻璃砖的铺设方式与保冷层(20)的铺设方式相同,每层所述玻璃纤维毡厚度为30mm;所述热角保护组件(19)远离外罐体(1)内壁的一侧与保冷层(20)连接拐角处铺设有一层弧形凹面弹性改性沥青(2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蒸发率的全容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壁保冷组件(5)包括组合式柔性弹性层(13)以及预冷装置(14),所述预冷装置(14)嵌入在组合式柔性弹性层(13)内,并与内储罐(2)的侧壁相贴合;所述组合式柔性弹性层(13)由外向内依次为防潮垫、弹性棉以及玻璃纤维毡,且在弹性棉与玻璃纤维毡之间填充有密实的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旭高明明刘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杜尔气体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