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前搅拌桩斜桩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416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超前搅拌桩斜桩基坑支护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测量放线:在现场标注出搅拌桩的角点的位置,同时放样出斜桩打入点的位置,并进行校核;S2、支护桩施工;S21、三轴搅拌桩施工;S22、斜桩施工:振动沉桩;S23、冠梁施工及斜桩浇筑节点:在斜桩施工结束后,冠梁启动施工,同时将斜桩浇筑在冠梁中;S24、土方开挖及垫层施工:在斜桩及冠梁施工后,到达设计强度80%后,土方开挖。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在安全等级二级区域平行支撑、斜抛撑、桩锚以及自稳式基坑支护的不足的问题。不足的问题。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前搅拌桩斜桩基坑支护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前搅拌桩斜桩基坑支护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国家房地产快速发展,出现许多大型小区,地下车库面积也越来越大,这样基坑面积从几千增加到几万平方米,也越来越深。与此同时小区之间距离越来越近,环境要求越来越严,不得越红线等问题导致以往很多在基坑工程施工中使用的锚杆,土钉墙以及其他的措施无法使用。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使得基坑工程不得不向内部寻求发展。出现了采用支撑、斜抛撑、超前支撑及自稳式基坑支护等各种形式。
[0003]平行支撑有钢支撑,预制式支撑以及混凝土支撑等各种形式。这些支撑形式总体上相比斜支撑等刚度大,基坑位移变形小,适合安全及环境保护等级要求高的区域。
[0004]斜抛撑的采用使得工程的造价降低,但需要在底板进行分割。分期施工底板,使得基坑底部的底板封闭时间延长。同时由于留土的问题。导致该区域的挖土变得比较困难。
[0005]自稳式基坑支护,由于其采用超前斜支撑,可以在土方开挖的时候不用分区进行土方开挖。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为工程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尤其在大面积基坑深度不深的基坑中显示了其优越性。
[0006]目前常规方法对于基坑工程所采取的支护方式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7]一、平行支撑的缺点:在安全及防护等级要求不是很高的二级区域,采用平行支撑就会出现以下问题,首先采用平行支撑的造价大、工期长,在经济效益及安全性上无法最优。因为存在以上问题,使得斜抛撑、超前支撑、自稳式基坑支护的研究及应用开始日益多起来。
[0008]二、斜抛撑的缺点:斜抛撑底板式牛腿底座的形式,使得斜抛撑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很多问题。比如需要在底板进行分割。分期施工底板,使得基坑底部的底板封闭时间延长,不安全。同时由于留土的问题,导致该区域的挖土变得比较困难,从而使工期延长。在目前经济的形势环境下,工期的延长意味着造价的增加和财务成本费用增加,使得其应用越来越受限。
[0009]三、斜撑及自稳式基坑支护的不足:基坑的斜撑提供了反力来自于基坑下部土体对斜撑的摩擦力和端部的反力。由于斜撑的施工是斜角度施工,施工设备在以前不具备大型设备施工的能力、导致斜撑的长度无法达到足够的长度,不能提供足够的反力,导致某些情况下位移过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0010]四、桩锚式的缺点:由于用地红线的问题,桩锚经常触及到超越红线问题,所以其应用也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超前搅拌桩斜桩基坑支护施工工艺,解决现有在安全等级二级区域平行支撑、斜抛撑、桩锚以及自稳式基坑支护的不足的问题。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种超前搅拌桩斜桩基坑支护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13]S1、测量放线:在现场标注出搅拌桩的角点的位置,同时放样出斜桩打入点的位置,并进行校核;
[0014]S2、支护桩施工
[0015]S21、三轴搅拌桩施工
[0016]S211、施工放样:
[0017]c1、根据现场复核过的基准点,直线段部分放出将要施工的一排桩的中心线,然后将中心线向桩机外侧方向移出1.425m,并标记该引线,其中,中心线为首末2幅桩的一个边孔中心的连线;
[0018]c2、曲线段的桩位逐点放出,并由曲线圆心直径方向向外侧方向移出1.425m,并标记该引线;
[0019]S212、开挖沟槽、障碍物清除:
[0020]用挖机沿桩中心线开挖一沟槽,沟槽宽度1.0m,深度0.8m,清除现场障碍物;
[0021]S213、桩机就位、调正:
[0022]a1、施工前在钻杆上划出深度的标尺线,用来控制施工桩长,以便严格控制下钻、提升的速度和深度;
[0023]a2、施工时确保有足够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移动结束后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
[0024]a3、桩机控制平稳、平整,并用经纬仪进行观测以确保钻机的垂直度控制在1/300之内,桩机机位与桩位偏差小于20mm;
[0025]S214、搅拌注浆:
[0026]b1、水泥浆采用BZ-20环保型水泥自动搅拌注浆站搅拌,并通过高压注浆泵、水泥管输送至钻杆头部,根据设计要求深度,钻机在钻进和提升全过程中,保持螺旋杆匀速转动,匀速下沉提升,通过控制下沉、提升的速度均匀一致,使水泥土搅拌桩在初凝前达到充分搅拌,水泥浆液与土充分拌和;
[0027]S215、清理沟槽内泥浆:
[0028]水泥浆注入搅拌孔内,将有一部分水泥土被置换出沟槽内,采用挖机将沟槽内的水泥土清理出沟槽,保持沟槽沿边的整洁,确保三轴搅拌桩的硬化成型及下道工序的施工,被清理出的水泥土集中堆放,随日后基坑开挖一起运出场地或分期分批外运出场;
[0029]S216、移位:施工完一根桩,根据跳打式施工的方法,将钻机移至下一根桩桩位,进行下一根桩施工,若长时间停止施工,应对压浆管道及设备进行清洗;
[0030]S217、报表记录:施工过程中由专人负责记录,记录要求详细、真实、准确;
[0031]其中,三轴搅拌机搅拌头采用叶片式搅拌头,同时注浆压力控制在0.8~1.2Mpa;
[0032]三轴搅拌机的水灰比控制在在1.4~1.6,水泥掺入量为30%以上;
[0033]三轴搅拌机在设计加固深度内,下沉速度控制在0.5m~0.8m/min之间,提升速度控制在0.8m~1.1m/min之间;
[0034]S22、斜桩施工:振动沉桩
[0035]S221、振动锤振动频率大于钢桩的自振频率,振桩前,振动锤的桩夹夹紧钢桩上
端,并使振动锤与钢桩重心在同一直线上;
[0036]S222、振动锤夹紧钢桩吊起,吊至于固定架上,待桩稳定、位置正确,角度正确,再振动下沉,钢桩每下沉1~2

,停振检测桩的倾斜度,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0037]S223、振动沉没钢桩试桩数量不小于3根;
[0038]S224、沉桩中钢桩下沉速度若突然减小,应停止沉桩,并将钢桩向上拔起0.6~1.0m,然后重新快速下沉,如仍不能下沉,采取其他措施;
[0039]S23、冠梁施工及斜桩浇筑节点:在斜桩施工结束后,冠梁启动施工,同时将斜桩浇筑在冠梁中;
[0040]S24、土方开挖及垫层施工:在斜桩及冠梁施工后,到达设计强度80%后,土方开挖;
[0041]其中,土方开挖必须分片开挖,每段不超过20m,每段完成后24小时内,及时浇筑垫层及施工底板。
[0042]优选地,步骤S1测量放线需要注意斜桩的中心线要和超前搅拌桩的中心相对应,不得偏移,误差不超过5cm。
[0043]优选地,步骤S22中的斜桩采用管桩,预制方桩,钢管桩中的一种。
[0044]优选地,步骤S22的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前搅拌桩斜桩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测量放线:在现场标注出搅拌桩的角点的位置,同时放样出斜桩打入点的位置,并进行校核;S2、支护桩施工S21、三轴搅拌桩施工S211、施工放样:c1、根据现场复核过的基准点,直线段部分放出将要施工的一排桩的中心线,然后将中心线向桩机外侧方向移出,并标记该引线,其中,中心线为首末2幅桩的一个边孔中心的连线;c2、曲线段的桩位逐点放出,并由曲线圆心直径方向向外侧方向移出,并标记该引线;S212、开挖沟槽、障碍物清除:用挖机沿桩中心线开挖一沟槽,清除现场障碍物;S213、桩机就位、调正:a1、施工前在钻杆上划出深度的标尺线,用来控制施工桩长,以便严格控制下钻、提升的速度和深度;a2、施工时确保有足够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移动结束后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a3、桩机控制平稳、平整,并用经纬仪进行观测以确保钻机的垂直度控制在1/300之内,桩机机位与桩位偏差小于20mm;S214、搅拌注浆:b1、水泥浆采用水泥自动搅拌注浆站搅拌,并通过高压注浆泵、水泥管输送至钻杆头部,根据设计要求深度,钻机在钻进和提升全过程中,保持螺旋杆匀速转动,匀速下沉提升,通过控制下沉、提升的速度均匀一致,使水泥土搅拌桩在初凝前达到充分搅拌,水泥浆液与土充分拌和;S215、清理沟槽内泥浆:水泥浆注入搅拌孔内,将有一部分水泥土被置换出沟槽内,采用挖机将沟槽内的水泥土清理出沟槽,保持沟槽沿边的整洁,确保三轴搅拌桩的硬化成型及下道工序的施工,被清理出的水泥土集中堆放,随日后基坑开挖一起运出场地或分期分批外运出场;S216、移位:施工完一根桩,根据跳打式施工的方法,将钻机移至下一根桩桩位,进行下一根桩施工,若长时间停止施工,应对压浆管道及设备进行清洗;S217、报表记录:施工过程中由专人负责记录,记录要求详细、真实、准确;其中,三轴搅拌机搅拌头采用叶片式搅拌头,同时注浆压力控制在0.8~1.2Mpa;三轴搅拌机的水灰比控制在在1.4~1.6,水泥掺入量为30%以上;三轴搅拌机在设计加固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建金高强顾然吴斌华黎寒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院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