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无纺布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414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16
本申请涉及无纺布的领域,公开了一种阻燃无纺布及其加工工艺。一种阻燃无纺布,无纺布由阻燃整理液整理,所述阻燃整理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无纺布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纺布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阻燃无纺布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
[0003]而目前市场上的无纺布采用的聚丙烯原料为碳氢类材料,较易于造成燃烧,无法满足安全防火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降低无纺布的易燃性,满足安全防火需求,本申请提供一种阻燃无纺布及其加工工艺。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阻燃无纺布,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由阻燃整理液整理,所述阻燃整理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0-40份磷酸三(异丙基苯)酯;5-8份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2-3份三氧化二锑。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添加具有捕获自由基HO
·
的作用的磷酸三(异丙基苯)酯,可在聚合物燃烧过程中抑制活性较大的HO
·
的链锁反应,从而达到阻燃目的;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作为助剂,和磷酸三(异丙基苯)酯混合得到的产物可提升阻燃效果;三氧化二锑在阻燃过程中会产生锑的氮氧化物,通过释放气体达到阻燃目的,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和三氧化二锑混合,提高三氧化二锑的分散性,使组分间相容性得到提升,提高阻燃性;采用该阻燃整理液整理无纺布,获得阻燃性能较好的阻燃无纺布,满足安全防火需求。
[0007]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3-4份改性聚亚苯醚树脂。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聚亚苯醚树脂含有多芳环结构和醚键,成炭指数高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且改性聚亚苯醚树脂与磷酸三(异丙基苯)酯之间可产生协同作用,磷酸酯化合物可有效促进的改性聚亚苯醚树脂的成炭作用,从而可使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炭层,隔绝材料与氧和热的接触,达到更好的阻燃效果。
[0009]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1-2份液体丁腈橡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丁腈橡胶具有的腈基基团作为反应性官能团,可与改性聚亚苯醚树脂在80-90℃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在聚合物界面上形成起过渡作用的新结构,和阻燃液各组分混合后,可增进阻燃整理液共混组分间的相容性和联结紧密度,
由此得到具有更优异的阻燃性能的产物,提升阻燃效果;且液体丁腈橡胶的添加可提升共混物的物理性能,有利于获得阻燃性能更持久的阻燃整理液。
[0011]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2-3份聚乙烯蜡和1-2份苯甲酸苄酯。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蜡和苯甲酸苄酯混合后得到的复合物可提高阻燃剂各组分的相容性,从而辅助提升阻燃剂的阻燃效果。
[0013]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2-3份聚乙烯醇缩丁醛。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常采用阻燃整理液处理的无纺布的力学性能接近未经处理的无纺布,其原因在于,阻燃整理液通过吸附作用附着于无纺布上,因此不影响无纺布的力学性能,但也无法对此进行提升;而本申请中,通过具有较强附着力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添加,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具有交联剂的效果,在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的存在下,聚乙烯醇缩丁醛可与磷酸三(异丙基苯)酯产生交联,从而使阻燃整理液吸附于无纺布上的同时还可填充于无纺布的孔隙中,获得更好的阻燃效果的同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无纺布的力学性能。
[0015]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0.6-0.8份乙二胺。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乙二胺和聚乙烯醇缩丁醛共混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加成产物可提升与磷酸三(异丙基苯)酯间的交联反应速率,且混合产物有助于提升阻燃整理液的阻燃性。
[00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阻燃无纺布的加工工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阻燃整理液的制备;称取所需组分,将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和三氧化二锑混合并搅拌3-5min,再加入磷酸三(异丙基苯)酯,升温至105-115℃,搅拌30-4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阻燃整理液;S2.无纺布的阻燃整理;将无纺布浸泡于S1得到的阻燃整理液中静置10-20min;将浸泡过的无纺布置于压辊机的两个橡胶压辊之间,挤压除去多余液体;将阻燃整理后的无纺布在100-110℃下烘干,得到阻燃无纺布。
[0018]优选的:所述S1中,将5-8份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2-3份三氧化二锑、2-3份聚乙烯蜡和1-2份苯甲酸苄酯混合并搅拌3-5min;然后添加2-3份聚乙烯醇缩丁醛和0.6-0.8份乙二胺在30-35℃下搅拌反应8-10min后的产物;再继续加入30-40份磷酸三(异丙基苯)酯,升温至105-115℃,搅拌反应30-40min;最后加入3-4份改性聚亚苯醚树脂和1-2份液体丁腈橡胶在80-90℃下搅拌反应40-60min的产物,再继续搅拌0.5-1h,冷却至室温,得到阻燃整理液。
[0019]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磷酸三(异丙基苯)酯可在聚合物燃烧过程中抑制活性较大的HO
·
的链锁反应,三氧化二锑在阻燃过程中可释放气体达到阻燃目的;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作为助剂,和磷酸三(异丙基苯)酯混合得到的产物可提升阻燃效果,并可提升三氧化二锑的分散性,采用该阻燃整理液整理无纺布,获得阻燃性能较好的阻燃无纺布;2.本申请中优选采用改性聚亚苯醚树脂,可与磷酸三(异丙基苯)酯之间产生协同作用,磷酸酯化合物可有效促进的改性聚亚苯醚树脂的成炭作用,从而可使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炭层,隔绝材料与氧和热的接触,达到更好的阻燃效果;
3.液体丁腈橡胶具有的腈基基团作为反应性官能团,可与改性聚亚苯醚树脂在80-90℃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在聚合物界面上形成起过渡作用的新结构,和阻燃液各组分混合后,可增进阻燃整理液共混组分间的相容性和联结紧密度,由此得到具有更优异的阻燃性能的产物,提升阻燃效果;且液体丁腈橡胶的添加可提升共混物的物理性能,有利于获得阻燃性能更持久的阻燃整理液;4.聚乙烯蜡和苯甲酸苄酯混合后得到的复合物可提高阻燃剂各组分的相容性,从而辅助提升阻燃剂的阻燃效果;5.在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的存在下,聚乙烯醇缩丁醛可与磷酸三(异丙基苯)酯产生交联,从而使阻燃整理液吸附于无纺布上的同时还可填充于无纺布的孔隙中,获得更好的阻燃效果的同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无纺布的力学性能;6.乙二胺和聚乙烯醇缩丁醛共混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加成产物可提升与磷酸三(异丙基苯)酯间的交联反应速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本申请中,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购于上海慈太龙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由阻燃整理液整理,所述阻燃整理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0-40份磷酸三(异丙基苯)酯;5-8份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2-3份三氧化二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3-4份改性聚亚苯醚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1-2份液体丁腈橡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2-3份聚乙烯蜡和1-2份苯甲酸苄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2-3份聚乙烯醇缩丁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0.6-0.8份乙二胺。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阻燃整理液的制备;称取所需组分,将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和三氧化二锑混合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奇施钦胡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富驰无纺布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