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414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检测系统,包括烘箱主体、检测装置、处理装置、旁通管、换热装置和配气组件,其中,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和第二加热件,第二加热件设于机壳的内腔,机壳具有一处理出口端和两处理入口端,一处理入口端与一助燃管道相连,助燃管道设有第一流量控制阀,换热装置具有冷却入口端、冷却出口端、加热入口端和加热出口端,冷却入口端与处理出口端通过第一排气管相连,冷却出口端与一第二排气管相连,加热入口端与一净化管道相连,净化管道上设有第二流量控制阀。如上,通过处理装置可以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废气不需要使用溶液来吸收,减少溶液的消耗。减少溶液的消耗。减少溶液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废气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废气,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后才可排放至大气中,在废气处理前后均需要进行废气检测,分析其有害物质浓度以及废气处理的效果。一些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挥发性有机物,可以用VOCs的浓度作为污染的评价因子。
[0003]对于上述以VOCs为主要污染物的废气进行分析,可以用采样袋收集多袋废气,通过气相色谱仪等检测设备对废气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分析后的废气通入溶液,溶液吸收有害物质,从而可对废气进行处理。对于该种处理方式,需要消耗溶液,且溶液的回收处理也较为繁琐,溶液等分析耗材使用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废气检测系统,能够对废气进行分解处理,不需要使用溶液吸收。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废气检测系统,其包括:烘箱主体,设有第一烘箱入口端、第二烘箱入口端、烘箱出口端、容置腔和置物口,第一烘箱入口端、第二烘箱入口端、烘箱出口端和置物口均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置物口处设有箱门,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第一加热件、与第一烘箱入口端相连的进气管以及与烘箱出口端相连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上均设有第一通断阀;检测装置,具有检测输入端和检测输出端,所述检测输入端与出气管通过第一检测管道相连,所述第一检测管道设有第二通断阀;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和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二加热件设于机壳的内腔,所述机壳具有一处理出口端和两处理入口端,其中一处理入口端与所述检测输出端通过第二检测管道相连,另一处理入口端与一助燃管道相连,所述助燃管道设有第一流量控制阀;旁通管,其一端连接于第二检测管道,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通断阀与出气管之间的所述第一检测管道,所述旁通管上设有第三通断阀;换热装置,具有冷却入口端、冷却出口端、加热入口端和加热出口端,所述冷却入口端和冷却出口端连通,加热入口端和加热出口端连通,所述冷却入口端与处理出口端通过第一排气管相连,冷却出口端与一第二排气管相连,加热入口端与一净化管道相连,所述净化管道上设有第二流量控制阀;配气组件,包括配气主管、第一配气支管和第二配气支管,所述配气主管与加热出口端相连,第一配气支管分别与配气主管和第一烘箱入口端相连,第二配气支管分别与配气主管和第二烘箱入口端相连,所述第一配气支管和第二配气支管上均设有第四通断阀。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内设有载料板,所述载料板上具有催化剂颗粒。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载料板设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载料板依次排列,相邻载料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加热件。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的内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所述处理出口端设于第一腔段的远离第二腔段的一端,所述处理入口端设于第二腔段的远离第一腔段的一端,所述第二腔段呈两端宽中间窄。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装置设置为管式换热器。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烘箱主体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机壳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一主控模块电性连接。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具有隔温腔。
[0012]上述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处理装置可以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废气不需要使用溶液来吸收,减少溶液的消耗;可以对采样袋的内部进行空气置换清洁,以使采样袋能够多次使用。
[0013]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18]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废气检测系统,其包括烘箱主体10、检测装置20、处理装置30、旁通管40、换热装置50、配气组件60和主控模块91。
[0020]其中,烘箱主体10上设有第一烘箱入口端11、第二烘箱入口端12、烘箱出口端13、容置腔14和置物口,第一烘箱入口端11、第二烘箱入口端12、烘箱出口端13和置物口均与容
置腔14连通。在置物口处设有箱门15,通过箱门15封闭置物口。在容置腔14内设置有第一加热件16、进气管17和出气管18,进气管17与第一烘箱入口端11相连,出气管18与烘箱出口端13相连。在进气管17和出气管18上均设置有第一通断阀71。
[0021]检测装置20具有检测输入端和检测输出端,检测输入端与出气管18通过第一检测管道21相连,第一检测管道21上设置有第二通断阀72。检测装置20可以设置为气相色谱仪等。处理装置30包括机壳31和第二加热件32,第二加热件32设置于机壳31的内腔中,机壳31具有一个处理出口端314和两个处理入口端315,其中一个处理入口端315与检测输出端通过第二检测管道22相连,另一个处理入口端315与一个助燃管道33相连,在助燃管道33上设置有第一流量控制阀81。旁通管40的一端连接第二检测管道22,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通断阀72与出气管18之间的第一检测管道21,在旁通管40上设置有第三通断阀73。
[0022]换热装置50具有冷却入口端51、冷却出口端52、加热入口端53和加热出口端54,冷却入口端51和冷却出口端52连通,加热入口端53和加热出口端54连通,冷却入口端51与处理出口端314通过第一排气管55相连,冷却出口端52与一个第二排气管56相连,加热入口端53与一个净化管道57相连,在净化管道5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箱主体,设有第一烘箱入口端、第二烘箱入口端、烘箱出口端、容置腔和置物口,第一烘箱入口端、第二烘箱入口端、烘箱出口端和置物口均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置物口处设有箱门,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第一加热件、与第一烘箱入口端相连的进气管以及与烘箱出口端相连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上均设有第一通断阀;检测装置,具有检测输入端和检测输出端,所述检测输入端与出气管通过第一检测管道相连,所述第一检测管道设有第二通断阀;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和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二加热件设于机壳的内腔,所述机壳具有一处理出口端和两处理入口端,其中一处理入口端与所述检测输出端通过第二检测管道相连,另一处理入口端与一助燃管道相连,所述助燃管道设有第一流量控制阀;旁通管,其一端连接于第二检测管道,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通断阀与出气管之间的所述第一检测管道,所述旁通管上设有第三通断阀;换热装置,具有冷却入口端、冷却出口端、加热入口端和加热出口端,所述冷却入口端和冷却出口端连通,加热入口端和加热出口端连通,所述冷却入口端与处理出口端通过第一排气管相连,冷却出口端与一第二排气管相连,加热入口端与一净化管道相连,所述净化管道上设有第二流量控制阀;配气组件,包括配气主管、第一配气支管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强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久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