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409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属于清扫车技术领域。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腔分别开凿有第一工作仓、第二工作仓和第三工作仓,所述第一工作仓的内腔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第二工作仓的内腔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左侧贯穿第二工作仓连接于滑动块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工作仓的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地面上的粘粘物体进行清除,避免人工二次清理,该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清扫捕捉运动信息,从而提高导航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扫车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 清扫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清扫车行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产品从单一的纯扫式发展到多种型式, 产品性能和产品质量迅速提高,通过进口关键外购件使扫路车产品性能和可靠 性大大提高。但如今我国扫路车的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 距,特别是在产品的可靠性方面。为尽快提高我国扫路车的水平,缩小与先进 国家扫路车水平的差距,满足我国环卫部门对路面清扫作业的要求,扫路车生 产企业应选择一个合适的扫路车研究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再满足 于单纯意义上的吸尘车,将从多功能、环保、经济等方面提出更多的要求,市 场呼唤能满足各种需求的吸尘车。就是在上述情况下,由北京中兴英杰科技有 限公司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新的多功能扫吸式电动清扫车已正式投放市 场。这种全新的车型可一次完成地面清扫等工作,适用于各种气候和不同干燥 路面的清扫作业,更适合于广场、公路、住宅小区、停车场、码头、机场、车 站、水泥厂、电厂等场所的清洁除尘。
[0003]现有的室内的清扫车都是通过旋转清理毛刷对地面进行清理,当 地面上粘粘一些粘状物,只通过清理毛刷进行旋转清理效果较差,导 致地面一些粘状物清理不掉需要人工二次清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 们提出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室内的清扫车都是通过 旋转清理毛刷对地面进行清理,当地面上粘粘一些粘状物,只通过清 理毛刷进行旋转清理效果较差,导致地面一些粘状物清理不掉需要人 工二次清理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 腔分别开凿有第一工作仓、第二工作仓和第三工作仓,所述第一工作 仓的内腔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第二 工作仓的内腔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左侧贯穿第二工作仓连接于滑 动块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工作仓的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 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底部转动连接在第二 工作仓的底部,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滑动块的 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有清理摩擦块,所述 第三工作仓的内腔设置有清扫机构,所述清扫车本体上分别设置有 GPS定位模块、自动感应模块、CPU、数据处理模块和控制终端,所 述GPS定位模块、自动感应模块、CPU、数据处理模块和控制终端电 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工作仓的内侧壁, 所述滑动块的左侧开凿有滑槽,所述固定杆插接于滑槽内,所述滑槽 的内腔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侧
分别连接在滑槽的内侧壁和固定 杆上。
[0008]优选的,所述清扫装置包括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转动连接在 第三工作仓的两侧,所述第二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两组 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壁套接有第二齿轮带,所述第二转杆的底壁贯穿第 三工作仓连接有清理毛刷。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 轮位于凸轮的底部,右侧所述第二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的外壁套接有第一齿轮带,所述第三齿轮位 于第二齿轮的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半圆形固定块,所述固定 块与凸轮相对应。
[0011]优选的,所述清理毛刷由聚乙烯材料组成,所述清理摩擦块由记 忆棉组成。
[0012]优选的,所述自动感应模块包括3D识别模块和生物识别模块。
[0013]优选的,所述CPU包括室内导航模块、地图引擎模块和视觉导航 模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 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清理摩擦块左右移动从 而对地面上一些粘粘物体进行清除,通过第一转杆上设置的第一齿轮 通过第一齿轮带带动第三齿轮进行旋转,第三齿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带 动第二转杆进行旋转,第二转杆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第二齿轮带带动 两组第二齿轮同时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清理毛刷进行旋转对地面进行 清扫,GPS定位模块将当前的位置信息和自动感应模块得到信息通过 发送给CPU内,在CPU上显示辆车的当前工作状态,因此车辆在作业 时,所有的工作状态通过数据处理模块传输带控制终端,在控制终端 平台上都能实时监测到,并且如果在工作时间该车辆没有在制定区域 或者没有开启清扫工作,在控制终端就可以直接输出报警信息。
[0016]2、该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3D识别模块具有体态姿 势和肌肉运动特点进行精确跟踪识别,并且实现基于事件和语义的主 动式防御预警和实时报警,此外,该技术还可对识别目标的体温、心 跳、呼吸、体重等生物特征进行非接触测量,从而多维度确保了对个 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高精度识别和预判。
[0017]3、该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生物识别模块根据人体 特征具有人体所固有的不可复制的独一性,这一生物密钥无法复制, 失窃或被遗忘,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定,安全、可靠、准确, 而常见的口令、IC卡、条纹码、磁卡或钥匙则存在着丢失、遗忘、 复制及被盗用诸多不利因素。
[0018]4、该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室内导航模块利用Wi-Fi 热点对室内进行定位和导航,地图引擎模块可以快速创建交互式的地 图应用,依靠视觉所提供的实时信息可以与惯性导航和GPS信息进行 融介,弥补后两者的缺陷,摄像机更善于捕捉运动信息,从而提高导 航精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的结 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的剖 视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图2的 A-A剖视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第二 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图2的 A部放大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的电 路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自动 感应模块的电路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CPU的 电路图。
[0027]图中:100、盒体;200、第一工作仓;210、滑动块;211、固定 杆;212、滑槽;213、弹簧;220、支撑杆;221、清理摩擦块;230、 框架;300、第二工作仓;310、电机;320、第一转杆;321、凸轮; 322、第一齿轮;323、第一齿轮带;400、第三工作仓;410、第二转 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包括盒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00)的内腔分别开凿有第一工作仓(200)、第二工作仓(300)和第三工作仓(400),所述第一工作仓(200)的内腔设置有滑动块(210),所述滑动块(210)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杆(211),所述第二工作仓(300)的内腔设置有框架(230),所述框架(230)的左侧贯穿第二工作仓(300)连接于滑动块(210)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工作仓(300)的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310),所述电机(3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320),所述第一转杆(320)的底部转动连接在第二工作仓(300)的底部,所述第一转杆(32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凸轮(321),所述滑动块(2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20),所述支撑杆(220)的底部安装有清理摩擦块(221),所述第三工作仓(400)的内腔设置有清扫机构,所述清扫车本体上分别设置有GPS定位模块(500)、自动感应模块(510)、CPU(520)、数据处理模块(530)和控制终端(540),所述GPS定位模块(500)、自动感应模块(510)、CPU(520)、数据处理模块(530)和控制终端(540)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智能清扫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工作仓(200)的内侧壁,所述滑动块(210)的左侧开凿有滑槽(212),所述固定杆(211)插接于滑槽(212)内,所述滑槽(212)的内腔设置有弹簧(213),所述弹簧(213)的两侧分别连接在滑槽(212)的内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