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楼承板、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402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质楼承板、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安装结构技术领域,该轻质楼承板包括轻型钢骨架、冷拔钢丝网、水泥珍珠岩芯材填料、主肋和抗渗耐磨涂层,所述冷拔钢丝网固定在所述轻型钢骨架上,所述水泥珍珠岩芯材填料填充在所述轻型钢骨架和所述冷拔钢丝网之间,所述主肋固定在所述轻型钢骨架的四周,所述抗渗耐磨涂层设在所述轻型钢骨架的外表面,该方案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责任制,按具体质量要求对施工工序进行层层分解,把质量责任落实到了最基层,根据项目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起完善的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并定期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大大的提高了工程质量。大大的提高了工程质量。大大的提高了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楼承板、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轻质楼承板、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轻质楼承板适用于输煤栈桥、公共民用等建筑围护屋面、楼面、墙面。轻质楼承板由轻型钢骨架、冷拔钢丝网、BAS改性水泥珍珠岩复合芯材、BAS复合抗渗耐磨涂层组成。轻质楼承板集轻质、承重、节能、防火、隔声、泄爆、抗震等功能于一体,既保持了传统钢筋混凝土构件安全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又满足了现代建筑对轻质、节能、环保的要求。
[0003]目前,现有的轻质楼承板的安装装置,施工人员常常根据自身的经验对轻质楼承板进行安装操作,如此不能保证轻质楼承板的安装质量,大大的降低了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质楼承板、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旨在改善现有的边坡防护结构对边坡表层发生的小面积滑坡并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对边坡表层起不到很好的加固效果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质楼承板,包括轻质楼承板本体。
[0007]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包括轻型钢骨架、冷拔钢丝网、水泥珍珠岩芯材填料、主肋和抗渗耐磨涂层,所述冷拔钢丝网固定在所述轻型钢骨架上,所述水泥珍珠岩芯材填料填充在所述轻型钢骨架和所述冷拔钢丝网之间,所述主肋固定在所述轻型钢骨架的四周,所述抗渗耐磨涂层设在所述轻型钢骨架的外表面。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的厚度为100-120mm,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宽度按1200mm-1250mm。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肋宽度为120-140mm,所述主肋的长度为2400-1800mm。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及安装装置,包括上述的轻质楼承板以及安装装置。
[0011]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钢筋混凝土梁、化学锚栓、发泡聚乙烯棒、水凝珍珠岩保温砂浆填料、端肋、钢梁、角钢和焊缝,所述角钢通过所述化学锚栓固定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梁上,所述钢梁固定在所述角钢上,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固定在所述钢梁的上表面,所述焊缝设在所述钢梁和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所述发泡聚乙烯棒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和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所述发泡聚乙烯棒同样设在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所述端肋套设在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上,所述水凝珍珠岩保温砂浆填料填充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和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所述水凝珍珠岩保温砂浆填料同样填充在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化学锚栓包括化学锚栓本体和螺母,所述化学
锚栓本体固定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内,所述角钢套设在所述化学锚栓本体上,所述螺母螺纹套设在所述化学锚栓本体上。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楼面装修层,所述楼面装修层设在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的上表面。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搁置在所述钢梁的长度大于等于60mm。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板缝的宽度应小于10mm。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焊缝大于等于20mm,所述焊缝的厚度大于等于4mm。
[0017]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一种安装装置的安装方法,其利用上述的安装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结构复测:待钢梁结构验收合格后,根据排板图,实测轻质楼承板本体加工尺寸,同时校核排板图与现场结构是否相符;
[0019]S2混凝土梁边角钢链接:根据钢梁梁顶标高,在钢筋混凝土梁的对应位置弹上角钢上平线,把角钢用化学锚栓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梁上;化学锚栓间距不大于300mm,制孔深度不小于150mm,孔径为18mm,批量施工前应现场做化学锚栓拉拔试验,合格后方可批量施工;角钢根据尺寸先排尺预打孔,不得现场火焰开孔;
[0020]S3楼面板吊装:用起重设备将轻质楼承板本体就近轻放至钢梁支托上,轻质楼承板本体搁置在钢梁上的长度不得小于60mm,就位后轻质楼承板本体主肋应与钢梁焊接牢固;轻质楼承板本体的两端搭接长度和空隙均匀;
[0021]S4调节板缝:依据09CJ20、09CG12要求,把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的缝隙调整至允许偏差范围内,轻质楼承板本体缝宽度偏差不得大于10mm;
[0022]S5焊接:钢梁与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采用焊接连接,采用焊接时焊缝质量等级为三级,每块轻质楼承板本体与相邻轻质楼承板本体焊接至少有两点焊接,焊缝长度不小于20mm,焊缝厚度为4mm以保证轻质楼承板本体的稳定;
[0023]S6嵌缝:在板缝处填充大于板缝宽度的发泡聚乙烯棒,如:板缝宽为20mm,可选用直径为20mm的发泡聚乙烯棒,用钢筋将发泡聚乙烯棒压至板底钢筋处,再将配好的水凝珍珠岩保温砂浆填料浇注在板缝中,浇筑时用钢筋将砂浆插实;小于20mm的板缝用发泡胶填充;
[0024]S7自检:检查轻质楼承板本体与钢梁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返工;
[0025]S8验收:焊接完成后,自检无误,将现场杂物清理完毕后,填写报验资料申请验收。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使用时,根据钢梁梁顶标高,在钢筋混凝土梁的对应位置弹上角钢上平线,将角钢通过化学锚栓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梁上,化学锚栓间距不大于300mm,制孔深度不小于150mm,批量施工前应现场做化学锚栓拉拔试验,合格后方可批量施工,利用起重设备将轻质楼承板本体就近轻放至钢梁支托上,轻质楼承板本体缝宽度偏差不得大于10mm,钢梁与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采用焊接连接,采用焊接时焊缝质量等级为三级,每块轻质楼承板本体与相邻轻质楼承板本体焊接至少有两点焊接,焊缝长度不小于20mm,焊缝厚度为4mm以保证轻质楼承板本体的稳定,利用钢筋把发泡聚乙烯棒按压在钢筋混凝土梁和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
的底部,再利用钢筋把发泡聚乙烯棒按压在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的底部,再把配好的水凝珍珠岩保温砂浆填料浇筑在板缝中,浇筑时用钢筋将砂浆插实,本专利技术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分解质量目标,按具体质量要求对施工工序进行层层分解,把质量责任落实到了最基层,根据项目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起完善的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并定期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大大的提高了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轻质楼承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轻质楼承板本体和钢筋混凝土梁的关系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楼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轻质楼承板本体(100),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100)包括轻型钢骨架(110)、冷拔钢丝网(120)、水泥珍珠岩芯材填料(130)、主肋(140)和抗渗耐磨涂层(150),所述冷拔钢丝网(120)固定在所述轻型钢骨架(110)上,所述水泥珍珠岩芯材填料(130)填充在所述轻型钢骨架(110)和所述冷拔钢丝网(120)之间,所述主肋(140)固定在所述轻型钢骨架(110)的四周,所述抗渗耐磨涂层(150)设在所述轻型钢骨架(110)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100)的厚度为100-120mm,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100)宽度按1200mm-12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肋(140)的宽度为120-140mm,所述主肋(140)的长度为2400-1800mm。4.一种轻质楼承板的安装装置,用于安装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轻质楼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组件(200),所述安装组件(200)包括钢筋混凝土梁(210)、化学锚栓(220)、发泡聚乙烯棒(230)、水凝珍珠岩保温砂浆填料(240)、端肋(250)、钢梁(260)、角钢(280)和焊缝(290),所述角钢(280)通过所述化学锚栓(220)固定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梁(210)上,所述钢梁(260)固定在所述角钢(280)上,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100)固定在所述钢梁(260)的上表面,所述焊缝(290)设在所述钢梁(260)和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100)之间,所述发泡聚乙烯棒(230)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梁(210)和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100)之间,所述发泡聚乙烯棒(230)同样设在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100)之间,所述端肋(250)套设在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100)上,所述水凝珍珠岩保温砂浆填料(240)填充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梁(210)和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100)之间,所述水凝珍珠岩保温砂浆填料(240)同样填充在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100)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锚栓(220)包括化学锚栓本体(221)和螺母(222),所述化学锚栓本体(221)固定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梁(210)内,所述角钢(280)套设在所述化学锚栓本体(221)上,所述螺母(222)螺纹套设在所述化学锚栓本体(221)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200)还包括楼面装修层(270),所述楼面装修层(270)设在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兰尹海松王舟王子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