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志学专利>正文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3815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属于固液分离技术领域。技术方案要点:分离总成包括过滤容器和驱动过滤容器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以及驱动过滤容器移动的第二驱动部,过滤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固体出料开关;收集总成包括液体回收容器、固体回收容器和驱动液体回收容器升降的第三驱动部;分离总成与收集总成均设置在支撑架上,第二驱动部驱动过滤容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过滤容器位于第一位置时,过滤容器与液体回收容器相对设置,第三驱动部驱动液体回收容器上升,以使过滤容器位于液体回收容器中;当过滤容器位于第二位置时,过滤容器位于固体回收容器的上方。上述方案能够解决固液分离装置存在操作不方便及固液分离效果较差的问题。果较差的问题。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固液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据较大的地位,而飞灰和脱硫废水是火力电厂运行产生的副产物,我国每年飞灰和脱硫废水的产生量巨大,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目前对于大多数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通常采用石灰石-石膏的湿法烟气脱硫,烟气经过碱性石灰乳液水洗,使得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碱性石灰乳液吸收,生成亚硫酸盐溶液,在亚硫酸盐溶液接近饱和后再进行氧化反应,进而生成硫酸钙(俗名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脱硫效率较高,但需要消耗大量的石灰石和水资源,产生的脱硫废水也是电厂较难处理的废水之一。
[0003]脱硫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重金属,其中很多都是国家环保标准中要求严格控制的第一类污染物,如果直接进行排放,对人类生产生活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脱硫废水的有效处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影响较为重要。
[0004]目前的技术方案中,由于脱硫废水中含有较多的固体杂质,因此需要将固体杂质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但是现有的固液分离装置在固液分离后,其中的固体杂质需要人工操作将其从过滤装置中取出,由于此过程中人工操作较为不方便,因此比较浪费较多人力;与此同时,过滤分离后的固体杂质通常含有较多的水分,使得分离后的固体杂质含水率较高,从而使得固液分离的效率及效果均比较差。可见,目前的固液分离装置存在操作不方便及固液分离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固液分离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现有固液分离装置存在操作不方便,及固液分离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总成、收集总成和支撑架;所述分离总成包括过滤容器和驱动过滤容器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以及驱动过滤容器移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过滤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固体出料开关;所述收集总成包括液体回收容器、固体回收容器和驱动液体回收容器升降的第三驱动部;所述分离总成与收集总成均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过滤容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过滤容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滤容器与液体回收容器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驱动部驱动液体回收容器上升,以使过滤容器位于液体回收容器中;当所述过滤容器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滤容器与固体回收容器相对设置,且所述过滤容器位于固体回收容器的上方。
[0007]其中,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移动板和驱动移动板移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支撑架上,过滤容器和第一驱动部均设置于移动板。
[0008]其中,所述第二驱动部还包括第一丝杆,第一驱动电机为旋转电机,第一丝杆的两
端均与支撑架转动设置,且所述第一丝杆的任意一端穿过支撑架,且与旋转电机驱动相连,移动板上的第一啮合部与第一丝杆啮合。
[0009]其中,所述第二驱动部还包括至少一根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的两端均固定在支撑架上,且第一导向杆穿过移动板的导向孔、且与导向孔滑动配合。
[0010]其中,所述第三驱动部包括第二丝杆和驱动第二丝杆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液体回收容器上的第二啮合部与第二丝杆啮合,第二丝杆的任意一端穿过支撑架,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一斜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斜齿轮。
[0011]其中,所述第三驱动部还包括至少一根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两端均固定在支撑架上,且第二导向杆与液体回收容器上的导向部导向配合。
[0012]其中,所述过滤容器的侧壁为过滤网罩,所述过滤容器的底部为第一固定板,所述过滤网罩通过固体出料开关与第一固定板拆卸连接。
[0013]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三驱动电机、转轴和横杆,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一端连接,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与过滤容器端口的侧壁连接。
[0014]其中,所述支撑架上与液体回收容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进液部,进液部的出口与过滤容器的顶部端口相对设置,且进液部的形状为漏斗状。
[0015]本专利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固液分离装置中,第二驱动部驱动过滤容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过滤容器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三驱动部驱动液体回收容器,使得液体回收容器上行,且使得过滤容器位于液体回收容器中,第一驱动部驱动过滤容器转动对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分离,并甩出液体进入液体回收容器中,从而使得固体杂质留在过滤容器中,过滤容器还可以继续转动,以减少液体残留在固体杂质中,使得固体杂质中的含水量继续降低,从而能够使得分离后的固体杂质含水率较低,与此同时,第三驱动部驱动液体回收容器下行,第二驱动部驱动过滤容器位于第二位置时,打开固体出料开关,能够使得固体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固体回收容器中,由于人工从固体回收容器取出固体杂质较为方便,因此,此装置能够较大地方便固体杂质收集工作,节约人力物力。由此可见,相比于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而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固液分离装置能够较好地解决目前的固液分离装置存在操作不方便及固液分离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固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纵剖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三驱动部220的结构示意图;100、分离总成;110、过滤容器;111、固体出料开关;112、过滤网罩;113、第一固定板;114、进液部;120、第一驱动部;121、第三驱动电机;122、转轴;123、横杆;130、第二驱动部;131、移动板;1311、第一啮合部;1312、导向孔;132、第一驱动电机;133、第一丝杆;134、第一导向杆;200、收集总成;
210、液体回收容器;211、排液接口;212、第二啮合部;213、导向部;220、第三驱动部;221、第二丝杆;222、第二驱动电机;2221、输出转轴;223、第一斜齿轮;224、第二斜齿轮;225、第二导向杆;230、固体回收容器;300、支撑架;310、底座;320、支撑板;330、支承板;340、第二固定板;350、第三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4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总成100、收集总成200和支撑架300,其中,分离总成100包括过滤容器110、第一驱动部120和第二驱动部130,其中,第一驱动部120与过滤容器110相连,第一驱动部120驱动过滤容器110转动。第二驱动部130驱动过滤容器110移动。具体的,第一驱动部120驱动过滤容器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总成(100)、收集总成(200)和支撑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总成(100)包括过滤容器(110)和驱动过滤容器(110)转动的第一驱动部(120)以及驱动过滤容器(110)移动的第二驱动部(130),所述过滤容器(110)的底部设置有固体出料开关(111);所述收集总成(200)包括液体回收容器(210)、固体回收容器(230)和驱动液体回收容器(210)升降的第三驱动部(220);所述分离总成(100)与收集总成(200)均设置在支撑架(300)上;所述第二驱动部(130)驱动过滤容器(11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过滤容器(11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滤容器(110)与液体回收容器(210)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驱动部(220)驱动液体回收容器(210)上升,以使过滤容器(110)位于液体回收容器(210)中;当所述过滤容器(110)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过滤容器(110)与固体回收容器(230)相对设置,且所述过滤容器(110)位于固体回收容器(230)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130)包括移动板(131)和驱动移动板(131)移动的第一驱动电机(132),所述移动板(131)设置在支撑架(300)上,过滤容器(110)和第一驱动部(120)均设置于移动板(1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130)还包括第一丝杆(133),第一驱动电机(132)为旋转电机,第一丝杆(133)的两端均与支撑架(300)转动设置,且所述第一丝杆(133)的任意一端穿过支撑架(300),且与旋转电机驱动相连,移动板(131)上的第一啮合部(1311)与第一丝杆(133)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130)还包括至少一根第一导向杆(1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学
申请(专利权)人:黄志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