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控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377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供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远控断路器,该远控断路器包括壳体、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手柄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作动机构,所述作动机构能接收外部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手柄切换于合闸位置及分闸位置,所述作动机构包括电机、轴接于所述电机的转轴的蜗杆及传动连接于所述蜗杆及所述手柄之间的传动组件,所述蜗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操作头,所述操作头能够被外部操作工具驱动旋转,并带动所述蜗杆同步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远控断路器可以在远程控制信号中断消失后完成“分闸”或“合闸”动作,且不会增加远控断路器的生产成本及体积。产成本及体积。产成本及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控断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
,尤其涉及一种远控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远控断路器一般是指传统的塑壳断路器(MCCB)、家用及类似场所用途断路器(MCB)及家用及类似场所用途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断路(RCBO)与远程控制功能单元模块(RCV)的组合,使其能接收控制信号或命令,从而使其能够在远程(异地)控制完成“合闸”或“分闸”的操作的三种新型式断路器(RC-MCB、RC-MCCB、RC-RCBO)的统称。
[0003]远控断路器的“合闸”及“分闸”的操作过程是由远控单元(RCV)中的作动机构(包括按照传动关系依次设置的直流微电机、蜗杆—蜗轮、减速副、齿轮减速副及扇形齿轮传动副)带动手柄动作完成,即基于控制信号使直流微电机正转或反转,实现手柄动作并切换于“合闸”及“分闸”位置。
[0004]然而,在上述“合闸”及“分闸”的操作过程中,如遇控制信号中断消失(如控制停电等),作动机构停止运动,由于蜗轮蜗杆传动副的“自锁”特性,手柄的手动操作不能带动扇形齿轮传动副、齿轮减速副、减速副、蜗轮-蜗杆作正反向旋转,即远控断路器会被锁死在“合闸”或“分闸”的过程中间。
[0005]此状态下,远控断路器的动、静触头已从“合闸”或“分闸”的位置移动,此时,一种情况是,动、静触头处于非接触状态,但动、静触头之间的电气间隙已减少,不能满足电路隔离之要求,如有非专业人员去检修电路或设备,就有遭至电击的危险。另一种情况是,动、静触头已接触(假接触),但在远控断路器未完成“合闸”之前,动、静触头压力偏离原设计要求,即触头压力偏小,接触电阻增加,此时主回路通电(未停主电路电源或主电恢复供电),负载电流会导致触头发热烧损。
[0006]为此,用于人身电击保护的(远控)家用及类似场所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RC-RCBO)标准规定,在远程控制过程中,若突遇停电的情况下要求其仍能完成“分闸”或“合闸”过程,以避免上述危险情况。现有的做法是在远控功能单元(RCV)增加一套储能装置(如电容),以在远控断路器遇控制信号中断消失后,储能装置可继续驱动电机完成“分闸”或“合闸”过程,但该做法不仅会增加远控断路器的生产成本,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增大远控断路器的体积,对运输、安装等各生产及使用环节带来不便。
[0007]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控断路器,该远控断路器可以在远程控制信号中断消失后完成“分闸”或“合闸”动作,且不会增加远控断路器的生产成本及体积。
[0009]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远控断路器,包括壳体、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手柄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作动机构,所述作动机构能接收外部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手柄切换于合闸位置及分闸
位置,所述作动机构包括电机、轴接于所述电机的转轴的蜗杆及传动连接于所述蜗杆及所述手柄之间的传动组件,所述蜗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操作头,所述操作头能够被外部操作工具驱动旋转,并带动所述蜗杆同步旋转。
[0011]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操作头正对的通孔,所述操作头背向所述蜗杆的一端容置于所述通孔。
[0012]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能够开放或闭合所述通孔的弹性薄膜。
[0013]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操作头正对的通孔,所述操作头背向所述蜗杆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
[0014]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头伸出所述通孔的外周设置有防滑纹。
[0015]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头与所述蜗杆之间设置有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被配置为使所述操作头及所述蜗杆相分离以独立动作,或使所述操作头及所述蜗杆相嵌合以同步动作。
[0016]作为优选,所述离合组件包括:
[0017]第一嵌合部和第二嵌合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操作头与所述蜗杆相对的端面,所述第一嵌合部和所述第二嵌合部能够嵌合,以在所述操作头转动时能带动所述蜗杆同步转动;及
[0018]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嵌合部和所述第二嵌合部之间,所述弹簧能在所述操作工具朝向所述蜗杆施加压力时收缩变形,以使所述第二嵌合部能够朝向所述第一嵌合部移动并与所述第一嵌合部嵌合,并在所述压力撤销时恢复变形以使所述第二嵌合部复位并保持于与所述第一嵌合部分离。
[0019]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的两端与所述操作头及所述蜗杆固定连接;或,所述弹簧被所述壳体保持于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操作头及所述蜗杆抵接。
[002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嵌合部和所述第二嵌合部设置为使所述操作头仅能单向转动所述蜗杆的单向棘齿结构。
[0021]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头与所述蜗杆形成为一体式结构。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远控断路器可以在远程控制信号意外中断消失后,可借助操作工具手动完成“分闸”及“合闸”动作,操作过程无需开启壳体,“分闸”及“合闸”动作的操作简单,无需专业知识,且操作过程无电击危险,此外,由于该远控断路器的改进主要在于部分部件的结构改动,无需额外增加储能装置及与储能释放相关的控制电路,不增加远控断路器的生产成本及体积。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远控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远控断路器移出部分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作动机构驱动手柄处于分闸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作动机构驱动手柄处于合闸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作动机构驱动手柄处于中间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离合组件处于嵌合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离合组件处于分离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
[0032]1、壳体;11、通孔;2、手柄;3、作动机构;31、电机;32、蜗杆;321、操作头;33、传动组件;331、蜗轮减速副;332、齿轮减速副;333、扇形齿轮传动副;34、离合组件;341、第一嵌合部;342、第二嵌合部;34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控断路器,包括壳体(1)、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手柄(2)和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作动机构(3),所述作动机构(3)能接收外部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手柄(2)切换于合闸位置及分闸位置,所述作动机构(3)包括电机(31)、轴接于所述电机(31)的转轴的蜗杆(32)及传动连接于所述蜗杆(32)及所述手柄(2)之间的传动组件(33),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32)远离所述电机(31)的一端设置有操作头(321),所述操作头(321)能够被外部操作工具驱动旋转,并带动所述蜗杆(32)同步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控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操作头(321)正对的通孔(11),所述操作头(321)背向所述蜗杆(32)的一端容置于所述通孔(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控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能够开放或闭合所述通孔(11)的弹性薄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控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操作头(321)正对的通孔(11),所述操作头(321)背向所述蜗杆(32)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控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头(321)伸出所述通孔(11)的外周设置有防滑纹。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远控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头(321)与所述蜗杆(32)之间设置有离合组件(34),所述离合组件(34)被配置为使所述操作头(321)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卫利朱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斯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