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光控制元件、透镜镜筒和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3537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一种液晶光控制元件、透镜镜筒和成像装置,它们被设计成在明亮的环境下照相时,能够适当控制导向成像元件的光量。透镜镜筒(10)由光学系统(14)、液晶光控制元件(16)和成像元件(18)组成。光学系统(14)捕捉到的物像通过液晶光控制元件(16)达到成像元件(18),该液晶光控制元件包括第一液晶光控制单元(16A)、第二液晶光控制单元(16B)、以及第一和第二液晶层(1614、1626),其在其厚度方向上彼此叠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光控制元件、透镜镜筒和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成像装置具有透镜镜筒,该透镜镜筒保持有引导物像的光学系统、与光学系统的光轴对齐的成像装置(例如CCD)、以及用于调节引导到成像装置的光量的光控制装置,所述光控制装置横跨光学系统的光轴。光控制装置通常是机械调节孔径的可变光圈。该可变光圈具有需要可变光阑片(iris blade)及用于驱动可变光阑片的机构的缺陷,这个机构占用透镜镜筒的大量空间。因此,该可变光圈对于减少透镜镜筒的尺寸是不利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提出一种成像装置,它具有不需要大量空间的液晶光控制元件。(参见专利文献1。)在图4中用参考标记16表示的常规的液晶光控制元件仅仅具有一个液晶层,该层在图4中用参考标记1614表示。液晶层1614包括大量棒状液晶分子1615,它们气密性地被密封在一个容器中,从而使得们可以倾斜并保持它们的长轴互相平行。倾斜角度(相对于液晶层的厚度方向)与施加到光控元件16上的电压成比例地变化。当液晶分子1615长轴取向相对于光路的角度减小时,它们允许更多的光通过,从而导致透光率增加。相反,当液晶分子1615长轴取向相对于光路的角度增加时,它们允许更少的光通过,从而导致透光率减小。专利文献1日本开平第2002-82358号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仅仅具有一个液晶层1614的常规光控元件16在可调光量方面受到限制。换句话说,不能在大量光环境下适当调节导向成像装置的光量。根据前述的内容完成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光控制元件,它能够在有大量光的环境中适当调节导向成像装置的光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和成像装置,该透镜镜筒和成像装置装备有所述的液晶光控制元件。为了获得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光控制元件,它包括多个液晶光控制单元,每个都具有保持在透明电极之间的液晶层,这些透明电极在所述液晶层厚度方向上彼此叠置,因此构成每个所述液晶光控制单元从而响应于施加到所述透明电极上的电压来控制在所述液晶层厚度方向上通过的光量。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引导物像的光学系统的透镜镜筒、具有横跨所述光学系统光轴布置的成像平面的成像元件、和横跨在所述光学系统和所述成像元件之间的所述光轴布置的液晶光控制元件,所述液晶光控制元件包括多个液晶光控制单元,每个都具有保持在透明电极之间的液晶层,这些透明电极在所述液晶层厚度方向上彼此叠置,因此构成每个所述液晶光控制单元从而响应于施加到所述透明电极上的电压来控制所述液晶层厚度方向上通过的光量。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它包括引导物像的光学系统、具有横跨所述光学系统光轴布置的成像平面的成像元件、以及横跨在所述光学系统和所述成像元件之间的所述光轴布置的液晶光控制元件,所述液晶光控制元件包括多个液晶光控制单元,每个都具有保持在透明电极之间的液晶层,这些透明电极在所述液晶层厚度方向上彼此叠置,因此构成所述每个液晶光控制单元从而响应于施加到所述透明电极上的电压来控制横跨所述液晶层厚度方向的光量。根据本专利技术,液晶光控制单元如下构成。多个所述液晶光控制单元包括布置在第一液晶光控制单元顶部的第一液晶光控制单元和第二液晶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液晶光控制单元具有相距一定距离且互相平行延伸的第一和第二透明基板,第一和第二透明基板的相对两侧形成有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的相对两侧形成有第一和第二配向层,第一和第二配向层之间密封有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二液晶光控制单元具有相距一定距离且互相平行延伸的第二透明基板和第三透明基板,第二和第三透明基板的相对两侧形成有第三和第四透明电极,第三和第四透明电极的相对两侧形成有第三和第四配向层,第三和第四配向层之间密封有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二透明基板具有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伸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的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具有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伸出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电连接所述第三和第四透明电极的第二连接端子。根据本专利技术,液晶光控制单元如下构成。所述多个液晶光控制单元包括相互邻接的第一液晶光控制单元和第二液晶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液晶光控制单元具有相距一定距离且互相平行延伸的第一和第二透明基板,第一和第二透明基板的相对两侧形成有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的相对两侧形成有第一和第二配向层,第一和第二配向层之间密封有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二液晶光控制单元具有相距一定距离且互相平行延伸的第二和第三透明基板,第二和第三透明基板的相对两侧形成有第三和第四透明电极,第三和第四透明电极的相对两侧形成有第三和第四配向层,第三和第四配向层之间密封有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具有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伸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的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具有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伸出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电连接所述第三和第四透明电极的第二连接端子。根据本专利技术,液晶光控制单元如下构成。所述多个液晶光控制单元包括相互邻接的第一液晶光控制单元和第二液晶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液晶光控制单元具有相距一定距离且互相平行延伸的第一和第二透明基板,第一和第二透明基板的相对两侧形成有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的相对两侧形成有第一和第二配向层,第一和第二配向层之间密封有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二液晶光控制单元具有相距一定距离且互相平行延伸的第二透明基板和第三透明基板,第二和第三透明基板的相对两侧形成有第三和第四透明电极,第三和第四透明电极的相对两侧形成有第三和第四配向层,第三和第四配向层之间密封有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具有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伸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的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具有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伸出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电连接所述第三和第四透明电极的第二连接端子。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多个液晶光控制单元包括相互邻接的第一液晶光控制单元和第二液晶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液晶光控制单元具有相距一定距离且互相平行延伸的第一和第二透明基板,第一和第二透明基板的相对两侧形成有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的相对两侧形成有第一和第二配向层,第一和第二配向层之间密封有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二液晶光控制单元具有相距一定距离且互相平行延伸的第二透明基板和第三透明基板,第二和第三透明基板的相对两侧形成有第三和第四透明电极,第三和第四透明电极的相对两侧形成有第三和第四配向层,第三和第四配向层之间密封有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具有从第三透明基板伸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透明电极的第一连接端子,还具有电连接所述第三和第四透明电极的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突出部具有面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表面和面向所述第四透明电极的表面,面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面向第四透明电极的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和第二透明基板设为近似相同尺寸的矩形形状,所述第二透明基板设为短边等于所述矩形形状短边、长边大于所述矩形形状长边的矩形形状,所述突出部包括从所述第一和第三透明基板突出的第二透明基板的那部分。所述第一透明基板设为圆盘的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光控制元件,包括多个液晶光控制单元,每个都具有保持在透明电极之间的液晶层,这些透明电极在所述液晶层的厚度方向上彼此叠置,由此构造所述每个液晶光控制单元如此构造以响应于施加到所述透明电极上的电压控制在所述液晶层厚度方向通过的光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巧宇高融安藤正树田中和洋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