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352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农业技术领域的一种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该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包括如下组成成分:三元素菌肥、保水剂和防害剂,将三元素肥、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和硅酸盐细菌混合;将聚丙烯酰胺置于矿物质水中,使得聚丙烯酰胺充分吸收水分,再将菌根真菌与聚丙烯酰胺混合,造粒;将地衣芽孢杆菌和泾阳链霉菌混合;将菌肥粉料投入到滚筒内,再将保水剂颗粒投入到滚筒,通过滚筒的翻转使得菌肥粉料附着在保水剂颗粒的表面上,再将防害粉剂投入到滚筒内,通过滚筒的翻转使得防害粉剂附着在菌肥粉料的外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重的肥料设置逐渐增强番茄根株的健康,能够有效的防治番茄脐腐病。能够有效的防治番茄脐腐病。能够有效的防治番茄脐腐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为一种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0003]番茄即西红柿,是管状花目、茄科、番茄属的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0.6~2米,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花序总梗长2~5厘米,常3~7朵花,花萼辐状,花冠辐状,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
[0004]番茄脐腐病,又称蒂腐病,是番茄上常见的病害之一,该病一般发生在果实长至核桃大时。最初表现为脐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扩大,致使果实顶部凹陷、变褐,此病是由水分供应失调、缺钙、缺硼等原因导致的生理性病害,现有的番茄脐腐病多是通过覆盖地膜或者播撒抗旱保水剂的方式对番茄进行保水处理,防治番茄脐腐病,但是,覆盖地膜操作繁琐,效率低下,而抗旱保水剂只能够简单的对番茄补充水分,而无法有效的增强番茄根株的强度,提高番茄根株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番茄脐腐病多是通过覆盖地膜或者播撒抗旱保水剂的方式对番茄进行保水处理,防治番茄脐腐病,但是,覆盖地膜操作繁琐,效率低下,而抗旱保水剂只能够简单的对番茄补充水分,而无法有效的增强番茄根株的强度,提高番茄根株的健康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该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包括如下组成成分:
[0007]三元素菌肥:50-60份、保水剂:25-30份和防害剂:10-25份。
[0008]优选的,所述三元素菌肥是由三元素肥、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和硅酸盐细菌构成,其份量为三元素肥:30-40份、圆褐固氮菌:8-10份、巨大芽孢杆菌:5-8份和硅酸盐细菌:4-5份。
[0009]优选的,所述三元素肥是由磷肥、氮肥和钾肥构成,其份量为磷肥:10-12份、氮肥10-13份和钾肥10-15份。
[0010]优选的,所述保水剂是由聚丙烯酰胺、菌根真菌和矿物质水构成,其份量为聚丙烯酰胺:3-4份、菌根真菌:1-2份和矿物质水:20-25份。
[0011]优选的,所述防害剂是由地衣芽孢杆菌和泾阳链霉菌组成,其份量为地衣芽孢杆
菌:5-12.5份和泾阳链霉菌:5-12.5份。
[0012]一种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的制备方法,该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S1:菌肥粉料制备:将三元素肥、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和硅酸盐细菌混合,制得菌肥粉料;
[0014]S2:保水剂颗粒制备:将聚丙烯酰胺置于矿物质水中,使得聚丙烯酰胺充分吸收水分,再将菌根真菌与聚丙烯酰胺混合,造粒,制得保水剂颗粒;
[0015]S3:防害粉剂制备:将地衣芽孢杆菌和泾阳链霉菌混合,制得防害粉剂;
[0016]S4:复合:将菌肥粉料投入到滚筒内,再将保水剂颗粒投入到滚筒,通过滚筒的翻转使得菌肥粉料附着在保水剂颗粒的表面上,再将防害粉剂投入到滚筒内,通过滚筒的翻转使得防害粉剂附着在菌肥粉料的外壁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施与番茄的根部,番茄的根部首先与防害粉剂接触,番茄的根部吸收防害粉剂,提高番茄的防害虫的能力,最外层的防害粉剂被吸收完成后与菌肥粉料接触,通过菌肥粉料助于番茄的生长,当菌肥粉料被吸收完成后与保水剂颗粒,对番茄补充水分,能够有效的防治番茄脐腐病,通过多重的肥料设置逐渐增强番茄根株的健康,能够有效的防治番茄脐腐病。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通过对复合肥进行多重设置,使得肥料的药性缓慢释放,逐渐增强番茄根株的健康,能够有效的防治番茄脐腐病,请参阅图1,
[0021]该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包括如下组成成分:
[0022]三元素菌肥:50-60份、保水剂:25-30份和防害剂:10-25份;
[0023]三元素菌肥是由三元素肥、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和硅酸盐细菌构成,其份量为三元素肥:30-40份、圆褐固氮菌:8-10份、巨大芽孢杆菌:5-8份和硅酸盐细菌:4-5份,三元素肥是由磷肥、氮肥和钾肥构成,其份量为磷肥:10-12份、氮肥10-13份和钾肥10-15份,保水剂是由聚丙烯酰胺、菌根真菌和矿物质水构成,其份量为聚丙烯酰胺:3-4份、菌根真菌:1-2份和矿物质水:20-25份,防害剂是由地衣芽孢杆菌和泾阳链霉菌组成,其份量为地衣芽孢杆菌:5-12.5份和泾阳链霉菌:5-12.5份,圆褐固氮菌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并且能够分泌生长素,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因此,将圆褐固氮菌制成菌剂,施用到土壤中,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巨大芽孢杆菌具有很好的降解土壤中有机磷的功效,磷肥施入土壤后,非常容易与土壤中的正离子(钙、铁、铝、镁等)结合,形成不溶性的磷化合物,如磷
酸钙、磷酸铁、磷酸铝等,且磷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差,不易流失而常在农田中累积,该菌会分泌有机酸类等物质,溶解土壤中作物不易吸收的钙磷化合物、铁磷化合物及铝磷化合物,促使土壤无效磷的溶解及利用,进而协助土壤中微生物的增长,预防土壤病害发生,减少连作障碍等问题,其分泌的多糖物质,可使土壤团粒构造变好,增加土壤的优良物理特性,以达到土壤改良的功效,硅酸盐细菌一方面由于其生长代谢产生的有机酸类物质,能够将土壤中含钾的长石、云母、磷灰石、磷矿粉等矿物的难溶性钾及磷溶解出来为作物和菌体本身利用,菌体中富含的钾在菌死亡后又被作物吸收;另一方面它所产生的激素、氨基酸、多糖等物质促进作物的生长,地衣芽孢杆菌能较强的促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成腐殖质,极大地提高土壤肥效,同时还对植物的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泾阳链霉菌是一种放线菌,它的代谢活动能促进有机物分解,使养分有效化,同时能释放抗菌物质,从而能有效地防止多种作物病虫害,并能产生刺激植物生产的激素。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的制备方法,
[0025]该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S1:菌肥粉料制备:将三元素肥、圆褐固氮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其特征在于:该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包括如下组成成分:三元素菌肥:50-60份、保水剂:25-30份和防害剂:10-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素菌肥是由三元素肥、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和硅酸盐细菌构成,其份量为三元素肥:30-40份、圆褐固氮菌:8-10份、巨大芽孢杆菌:5-8份和硅酸盐细菌:4-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素肥是由磷肥、氮肥和钾肥构成,其份量为磷肥:10-12份、氮肥10-13份和钾肥10-1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微生物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是由聚丙烯酰胺、菌根真菌和矿物质水构成,其份量为聚丙烯酰胺:3-4份、菌根真菌:1-2份和矿物质水:20-25份。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恩来冯学军王煜宋建国金利烨王伟华曹宗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和田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